米家said:
平凡更可品嘗到生活的原味,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幸福是童話故事裡找不到的幸福
  「溺愛」不是愛─檢視你對寶寶的溺愛指數!  
資料來源:BabyDJ
「草莓族」一詞形容現代孩子抗壓性不足,像草莓般一壓就爛;過度受寵、受保護的孩子也是一樣,在長輩溺愛下成長的孩子,人格與行為上都可能會有所偏差,無法成長為成熟穩重的個體...


 現代人晚婚,甚至不婚的比率越來越高,相對地生育下一代的意願更大為降低,家庭已不復見「多子多孫」的景況,也因此每個孩子,都成為父母捧在手心上的寶貝,不但吃、穿、用都是最好的,也經常因而養成孩子「唯我獨尊」的個性。其實,疼愛孩子不表示要對孩子的要求完全接收,甚至過度的溺愛,否則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會有不良的影響。

對孩子的溺愛,可能不經意就會發生…

每個寶寶的父母,相信都不會承認自己對孩子過度溺愛,因此在教養孩子時,不妨停下腳步反省自己的態度,如果你對於孩子的教養總是抱持下列的態度,就可能是促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推手:

態度一:幫孩子找藉口

當孩子犯錯、任性時,父母總是為他找台階下,例如:寶寶年紀還小不懂事、寶寶個性就是這樣,或是當孩子與別人有爭執時,都認為不是孩子的錯,從不讓寶寶學習正確的生活方式並適時的反省,久而久之孩子便習慣以大人替他找的藉口來搪塞不當的行為,儼然以「小霸王」自居。

態度二:經常「捨不得」孩子

捨不得讓孩子打理自己的生活、捨不得孩子在外遭受挫折,甚至認為外界環境險惡,不肯讓孩子有社會化的學習,生活圈經常只在家庭打轉,這時父母的良心美意就會變質成「過度保護」。俗話說:「慈母多敗兒」,寶寶必須藉由不斷地接觸練習,才能慢慢學習獨立與生活自理的能力,幫孩子包辦所有事,他便永遠沒有學習的機會。

態度三:當孩子「有求必應」的活菩薩

父母總是把孩子擺在第一位,甚至經常因為工作忙碌,就以物質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因此只要孩子有所要求,總是無限制的給予滿足,包括物質、金錢、想做什麼事等等,因此孩子會視所有的獲得都是理所當然,缺乏「付出」的觀念,不但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甚至對於金錢也沒有概念,容易養成浪費、予取予求的行為。

態度四:經常對孩子讓步

家長總是禁不起孩子的要求,或是受不了寶寶哭鬧,使得教養的主導權經常在孩子手上,父母無法堅定自己的立場而妥協、讓步,不但會使孩子缺乏紀律的訓練,也未培養「為他人著想」的美德,並使孩子的「自我主義」更加強烈。

過度寵愛,對孩子有害無益!

「草莓族」一詞形容現代孩子抗壓性不足,像草莓般一壓就爛;過度受寵、受保護的孩子也是一樣,在長輩溺愛下成長的孩子,人格與行為上都可能會有所偏差,無法成長為成熟穩重的個體:

1.自我中心主義者:可能會有霸道、不合群的行為產生,凡事都只考慮到自己,對於他人則缺乏尊重,在群體中有控制慾望,對反對其意見者有敵意。

2.自制力差:難以自我約束,做事衝動,不愛遵守群體中的規範,在情緒上的管理也不佳,容易遷怒於他人。

3.無責任感:由於從前天塌下來有父母扛,因此從未學習「一人做事一人當」,面臨問題時容易放棄、逃避,沒有承擔責任的肩膀。

4.抗壓性低:溫室的花朵,難以承受風吹雨打!過度被保護的孩子缺乏挑戰的勇氣,也由於沒有處理事情的經驗與能力,面對環境的應變力極差,一旦受到挫折,或者事情的演變超出他的想像,便容易懷疑、放棄自我。

叮嚀

當今日講求「愛的教育」,所有的藤條都被收起;當少子化風潮和雙薪家庭的興起,每個父母都能給孩子最好的;但對孩子來說,什麼才是最好的呢?不管是金錢還是物質上的富裕,都比不上孩子身心健全來的重要!因此孩子的教養不該只是集三千寵愛於寶寶一身;給孩子一條魚,不如教他們如何捕魚!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零到三歲的情緒管理

異網資訊編輯處

自從作家丹尼爾‧高曼提出「EQ (情緒商數)」一詞後,情緒管理的概念立刻風靡全球。許多學校的博碩士面試時要看EQ,進入就業職場時,許多企業主也將面試者的EQ列為重要參考指標,可見情緒管理的重要。

已有許多觀察研究發現,EQ對事業、婚姻、人生的影響遠高於IQ,即使IQ並不特別優異,但如果EQ這個心靈情緒智能夠好,就能在遇考驗時化險為夷。可喜的是,EQ不若IQ先天注定,而是可以透過學習培養的。只要透過親子相處的機會,從小引導孩子認識情緒,並進而學習情緒的表達與管理,你也可以教出高EQ的優質兒!

認識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

三歲的情緒感受已趨複雜多元

孩子從一出生就有情緒,肚子餓了、尿布濕了、身體不舒服了,尚不會言語表達的嬰兒就會以哭鬧來表達情緒。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到了三歲時其情緒感受就很多元、複雜了,例如期待落空、覺得受委屈、被責罵而難過……等。

但是,縱然情緒的感受已經很敏感複雜,孩子的語言與理解能力卻還無法完整傳達他自己的情緒感受。如果父母沒有體貼地多加觀察、詢問,孩子負面情緒沒有被安慰,就很容易使他以更激烈的方式來表現,像哭鬧不休、耍賴,甚至發脾氣、摔東西的暴力傾向!

孩子的情緒問題應儘早發現、處理

父母最好平常就培養跟孩子固定聊天、溝通的習慣,才能在孩子的情緒有異常波動時儘快發覺、處理。一般來說,會讓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有下列幾種。

1. 身體不適

例如生病、受傷、肚子餓、睡眠不足…等等,身體的不適會讓孩子容易鬧情緒,孩子可能會哭鬧不止、彆扭、故意發脾氣等方式來表現。

2. 遇到不公平的對待

有句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家有兩個以上的孩子時,父母還是難免對表現比較好的那一個多一些讚美跟偏愛,長久下來,就容易讓另一個表現平平的孩子一直處於不被重視的感受中。而為了要博得父母的關愛,孩子就常會以鬧情緒,甚至打人、破壞東西來吸引父母的目光!

3. 需求沒有被滿足

在百貨公司的玩具區,常會看到孩子哭鬧耍賴地吵著要玩具,父母好言相勸、強拉帶走都沒有用!此時,孩子是想要以蠻橫的哭鬧來讓父母就範,也是考驗父母處理問題的EQ的時機!

如何培養孩子的EQ?

步驟一:教孩子認識「情緒」

發現孩子的情緒有異時,父母應先溫柔詢問,如「寶寶怎麼了?在生氣喔!」讓他明白自己目前的情緒狀態。甚至父母也可以在自己有不同情緒時告訴孩子說「我生氣了喔!因為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這樣是不對的。」在說明時也順帶讓孩子知道情緒的產生緣由。

步驟二: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每個人都有情緒,如果懂得以適當的方式來表達,不但能讓情緒獲得妥善的紓解,也能幫助問題順利解決!反之,若只會用情緒化的哭鬧、爭吵、暴力來宣洩,不但無法平息負面情緒,也無法解決問題,更會讓自己的人際關係產生障礙。

當孩子有不理性的情緒表現時,媽咪切勿用大聲怒斥或責罵來制止,應該引導孩子說出他的情緒狀態與問題所在,然後開誠佈公地跟孩子談,用引導問法來幫助孩子明瞭問題產生原因,以及他日後要如何正確表達。這樣才能逐漸調整孩子錯誤的情緒表達方式,並且了解問題所在。

步驟三:營造溫情支持的氛圍

「家是避風港」,然而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常會犯一個錯誤,他們準備了優渥的物質環境希望孩子在課業上有優良表現,但卻無法容忍孩子有任何錯誤與失敗,久而久之,家,成了孩子不快樂的印象、壓力的來源!

只要想遠一點,但凡人生皆有起落,只要建立孩子明辨是非的觀念,並給予親情的無限後援,孩子在遇到任何考驗、挫折時,都會有比較穩定的情緒,也就比較不容易出現過於偏差的行為了。

叮嚀

有感情互動的動物就會有情緒,因此從小嬰兒、成年人,甚至貓狗……等,有情緒感受都是正常的。情緒,是我們對外界事物的觀感的反應;而情緒管理,則是更高層次的心靈修為。除了從以上的這些方法來引導孩子學習情緒表達與管理,父母本身的日常生活,更是孩子模仿學習的模範。因此,當為人父母者自己情緒即將潰堤時,請先深呼吸,想想身旁的孩子,你反而更能得到讓自己理智明澄的動力喔!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幫助孩子減壓

  ◎王宣淳

資料來源: 父母親月刊


      有人說:「童年是無憂無慮的。」也有人說:「小孩子哪有什麼煩惱可言?」說這些話的人顯然不太瞭解現代的孩子也有壓力。一歲的娟娟正對著我們嚎啕大哭,拉著欄杆站起來的她,顯然還沒學會如何坐下; 四歲的阿保不想跟只會流鼻涕的弟弟一起上托兒所,因為怕被取笑。青春期的小英正對她平坦的胸部哭泣,其他的同學都開始穿胸罩了。事實上,孩子正不斷地向你表達他的煩惱,你發覺了嗎?不同年齡的孩子要應付不同的壓力源,有時候孩子有自己的解決方法,並隨著問題的解決而成長;但有時壓力過大,無法獨立解決時,父母可以從旁協助與鼓勵。在適當的壓力下,他們會從中學到更多,但過多壓力則會扼殺孩子的成長。


0~1歲半【小貝比的壓力】

      媽媽說,我一出生就很黏人,只要沒抱我,我便哭個不停,最高記錄連續哭三個多小時,直到嗓子啞了,聲音沒了,大顆大顆的淚水,仍在我臉上流個不停,他們都說我是孟姜女來投胎的。不知道你有沒有碰過像我這樣的小孩?

      其實在這個時期的小貝比,很害怕與母親分開,那怕只是一小段時間,對他們而言可是很久很久,尤其在剛出生的那個月,母親最好能待在小貝比身旁,這樣的依附關係可以幫助小貝比形成對人的信任感。

      除此之外,巨大的聲響(如用吸塵器清掃地板)、家庭聚會的陌生人與突然而來的刺激(如其他小孩的尖叫聲)等,都是小貝比壓力的來源,他會以哭來反應他的不安。那麼該如何幫助小貝比面對這樣的壓力呢?在使用吸塵器時,盡量讓小貝比待在其它的房間,以降低吸塵器的聲音;讓其他較年長的手足有其他的地方遊戲;有家庭聚會時,則把他抱在胸前,不要讓他獨自一人在嬰兒床上。


 1歲半~3歲【學步兒的壓力】

     記得老家的牆上插座是舊式的,大大的兩個插孔總是吸引著小表弟,他老是趁著大人不注意時,墊著椅子,把他小小的指頭伸入插座裡,總是得被電到尖叫才肯罷休,但是不消半個鐘頭,小表弟又會想盡辦法往那裡走去。

      這段時期的小孩,永無止盡的好奇是他們的特徵,「為什麼」則是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孩子會積極地探索環境,藉此學到什麼是他喜歡的,什麼是他討厭的,也藉由大人的反應瞭解到什麼是可以被接受的、什麼則是不行,來形成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然而,他們的壓力也來自於此,他們往往想做超過他們能力範圍的事:「我要自己用筷子吃飯。」、「為什麼我不可以要兩杯可樂?」最後也總以不愉快收場,此時該如何幫助你的小孩呢?
      首先,指出他最容易發脾氣的時刻,以及為了什麼事。接著,適時給予幫助,如小鑫已經用筷子吃了半個小時的飯,還是沒辦法順利吃碗裡的飯菜,也許你可以陪他,協助他握筷子。第三、在對孩子說「NO」時,要多一些尊重,不要讓他覺得自己失敗了;第四、千萬不要覺得孩子的要求很荒誕,盡量及時回答對於孩子所提的問題,都可以增加孩子的創造力與觀察力。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育兒錦囊~不要、不要、我不要!-1  父母親月刊
 
◎洪敏琬


「不要」!-「又來了」!媽媽實在是又好氣又好笑,起床到現在,已經聽小寶說了好幾次不要了。實際上,也不只是今天,這一陣子小寶簡直成了「我不要」寶寶,問他什麼,十之八九都回答「不要」,從吃什麼到穿哪件衣服,甚至坐哪個椅子、看哪本書,「不要」好像成了唯一標準答案。


心情好時還能認他否定,爸爸有時聽煩了,好幾次都要上演全武行,都被媽媽勸了下來。固然媽媽自己還去安撫爸爸:︰「小寶只是說著好玩,一下子就過去了」。卻不免心裡也嘀咕︰「不是到青少年時才會有反叛期嗎?怎麼現在才豆點兒大就開始唱反調了?」尤其前一陣子過年時帶小寶回娘家住了兩天,外婆到後來忍不住唸了一句︰「這孩子怎麼這麼拗!」還好是自己的媽。


可是下禮拜換成公婆要來住,小寶若還是開口閉口的「我不要」,可就一點都不好玩了。「鈴…」電話鈴聲打斷了媽媽的思緒,話筒那端傳來爸爸的聲音︰「我看晚上不用煮了,我們帶小寶出去逛逛吧?」「我不要!」媽媽脫口而出,之後不禁自己也愣了一下︰怎麼我也變成「我不要」媽媽了?


寶寶兩歲左右,爸爸媽媽會發現,有一陣子「不要!」簡直成了他的口頭禪,要他往東他偏往西正是最貼切的形容詞。這對父母親而言往往是莫大的震撼,才開始覺得「教」比「養 」重要時,孩子竟然一開始就「不受教」,而且這麼小就這麼叛逆,這還得了?碰上傳統「養子不教父之過」的觀念作祟時,難免會演出「大的叫,小的跳」的家庭鬧劇。為什麼這麼小的小人會凡事都否定你呢?他的「不要」是真不要還是假不要?要怎樣才能教出聽話的乖小孩呢?

 

 育兒錦囊~不要、不要、我不要!-2


除非是具有危險性,會危及自己或他人的事物或行為,否則請爸爸媽媽儘可能的容忍,或甚至進一步的接受寶寶的「不要!」-要他穿這件衣服他偏選那件、叫他坐下他偏站起來、找他看書他卻跑去看電視…,這些時候的「不要!」其實無傷大雅,有時候大人自己也會這樣,就讓寶寶過過「不要!」的癮罷!但是拿著尖的東西請他放下、搶別人的玩具請他歸還、過馬路時要牽他的手等這些時候,對於寶寶的「不要!」就要堅定的回答「不可以!」,因為這些時候允許他的「不要!」不是容忍,而是縱容了,並且縱容的結果可能危及寶寶自己或他人。因此劃定明確的戰場,不必斤斤計較於寶寶的每一個「不要!」,否則在疲於奔命之餘,恐怕是爸爸媽媽也要大叫「不要!」了。

其次,爸爸媽媽應該讓寶寶知道,他的「不要!」並不能放諸四海皆準,而是有限度的。換言之,設定明確的尺度標準是必要的,而且必須是時時一致的,不可以朝令夕改,或因人而異,當然也不可以屈服於寶寶的一哭二鬧三撒尿。因此生病吃藥時的「不要!」就沒有通融的餘地,吃東西前該洗手也不能接受他的「不要!」,一次兩次也許寶寶還會不死心的跟你奮戰,但是在爸爸媽媽的堅持之下,他終究會認清「不要!」的限度,同時認知一定的「規矩」。當然這並不是要爸爸媽媽施以軍事統治來讓寶寶「懂規矩」、「當好孩子」,或是相反,為了減少他的「不要!」兒刻意去討好他。尤其現在孩子生得少,各個都被捧在手掌心裡,如何讓孩子「知道分寸」,同時能夠面對不如己意的事情,就得靠睿智的爸爸媽媽來引導了。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立與手足友伴的良好關係  嬰兒與母親雜誌社
 

「良朋益友」陪伴我們走過人生的低潮,也分享我們的歡樂與成就,是人世間非常珍貴的感情。面對這種感情的培養,從精神分析論的觀點來看,其關鍵性時刻乃在嬰幼兒時期。至於要如何培養孩子與手足、友伴間建立良好的關係呢?以下就提出一些方法。

精神分析觀點-事實給予滿足

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佛洛依德認為人性本惡,因此從此一學說的觀點,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很困難的。但佛洛依德既然是一位精神科醫生,必也提出了解藥,方法如下:

一、建全人格發展:

在嬰幼兒期,一方面滿足嬰兒的口慾,讓其無匱乏。二方面在肛門期大小便的訓練過程,不要過於嚴格或是放任。

二、人格結構的平衡:

嬰兒出生之後,其人格結構主要是本我的層面,充滿了動物性,大人適時給予滿足,必能讓其感受快樂人生的樂趣。

行為學派觀點-營造有利的成長環境

行為學派心理學家華生認為,行為的產生是環境刺激所引起的,因此,要培養嬰幼兒良好的人際關係,就必須要從生活環境以及管教方式著手,說明如下:

一、設計有利的成長環境:

一般而言,幼兒自一歲以後慢慢進入平行遊戲期,如果能有友伴一起玩耍,可讓孩子知道主體與客體的存在。

二、資源的提供:

資源提供的不當最容易引起幼兒間的紛爭,例如:玩具、食物、衣服等,因此,父母親要給孩子提供這些資源時,就必須考慮能不能「擺平」。

三、避免妒忌心的產生:

父母親對嬰兒或年紀較小的孩子,付出更多的關照是理所當然的事。因此,父母親一方面要避免這一種情景讓幼兒看到,二方面在照顧嬰兒的同時,順便關照大的孩子。

四、善用行為原理:

當幼兒與手足、友伴玩耍時,若能一起分享玩具和睦相處時,則給予鼓勵。如與手足或友伴玩耍而產生紛爭或攻擊行為時,則給予適當的處罰,但仍應多鼓勵、少責罰。

社會學習論觀點-營造觀察與模仿情境

社會學習論學者班都拉認為,行為的學習是透過觀察與模仿而來的,因此,欲培養嬰幼兒與手足、友伴之間的良好互動關係,就必須營造一個觀察與模仿的好情境,說明如下:

一、觀察:

父母關係與家中其他成員的互動關係,是嬰幼兒觀察、學習的對象,父母應儘量避免不愉快事件的發生,營造小孩間和樂相處的氣氛,給嬰幼兒有一個好榜樣。

二、模仿:

在教育上可以用角色扮演(扮家家酒)的方式來進行,在遊戲中,設計因彼此尊重、分享與和諧關係所帶來的愉快感覺。

培養良好的手足及友伴關係絕對有其必要性,期盼父母親能靈活運用這些方法,必有利於子女的社會行為發展,間接的,必有利於整個人生的全程發展。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頑皮行為的目的  嬰兒與母親雜誌社
 


子娟聽著老師說方浩今天作了些什麼事,心裡不禁擔憂了起來,這孩子是怎麼了?不是亂潑水就是老師要小朋友坐好時,他屢勸不聽,如果讓他父親知道,少不了又是一頓責罰,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事實上,父母如能瞭解孩子所有的不良行為,都是由於沮喪、挫折和氣餒,他們不相信能夠以有用的方式和別人一起得到歸屬,因此父母應該明白孩子頑皮行為的目的,包括:

1.獲得注意:


孩子相信只有他們獲得注意時才有歸屬感,所以當他以有用的方式,無法引起他人注意時,他將選擇採無用的方式,因為他寧願被消極的注意,也不願被忽視。

2.爭取權力:


追求權威的孩子們,只有在他能感受到他自己最偉大時,才有存在感,他往往採用反抗方式來挑戰父母的權威。

3.報復:


以報復為目的的孩子,相信自己是不可愛的,他們相信自己是受害者,也只有藉著傷害他人,他們才顯得重要。

4.自暴自棄:


當孩子感覺到非常沮喪時,他就乾脆徹底放棄,使別人對他不存有任何的期望,他也可以藉此來逃避一些責任。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善幼兒受挫情緒  嬰兒與母親雜誌社

 


 


挫折(frustration)通常來自懲罰、侮辱和恐懼──不一定會導致攻擊,但是一個受挫折的孩子會比一個滿足的孩子,更可能做出攻擊的行為(Bandura&Ross,1961)。

(一)明瞭幼兒受挫之原因


當發現幼兒悶悶不樂時,大人可以協助幼兒找出其不快樂的原因。對於許多較為內向或是不善言詞表達的幼兒,大人可讓幼兒以說出、畫出或是寫出的方式表達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當幼兒遇有挫折的情境時,大人不必急於立即插手協助,許多大人因為心疼孩子而過度保護孩子,卻使幼兒喪失主動學習的機會。例如:於幼兒間的爭吵過程中,大人可在旁觀察而不需置身於其中排解紛爭,這樣可讓幼兒學習與友伴相處的技巧。

(三)協助幼兒分辨及思考


當幼兒受到挫折時,其往往會使用消極的哭泣,或是用暴力的攻擊行為來對抗之;然而不管是前者或是後者,皆無法有效解決他所面臨到的問題。這時大人可提醒幼兒,想想看若是再有遇到類似的情形發生,他可以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解決其困境。

(四)幫助幼兒發洩情緒


由於幼兒並不明瞭自己情緒的狀況,自然也不知怎樣才是控制及疏導情緒的好方法,所以當不滿的情緒充滿於心時,嚎啕大哭或是動手打人都是常見的情形。大人可以教導幼兒一些有效處理不滿情緒的方法,如:將所發生的事情告訴大人、把所有的不滿在紙上畫出。這種方式雖不能解決受挫問題,但卻能不讓其一直受同一種問題困擾而整天悶悶不樂。

(五)大人應以身作則


有的家庭中,夫妻一旦吵架便是碗盤滿天飛、惡言相激、拳腳相向,在如此環境中長大的幼兒要想讓其能合宜處理自己受挫的情緒,實在不易。故在教導幼兒的同時,大人應重視自己的言行,身教絕對重於言教。

(六)家中保持愉快的氣氛


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絕對是出自於一個快樂健康的家庭。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不可能保護孩子在外不遇到一番風浪,但我們可讓孩子在回家後,能將家當成一個避風港。讓幼兒感覺到被愛、關懷與溫暖,是協助孩子面對挫折的最佳法寶。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是群體的動物,但是對於初生的嬰兒來說,這種「社會化」的能力是需要透過後天慢慢學習而來的,藉由對於環境的熟悉,寶寶會開始找到與社會互動的方式,懂得如何與人溝通、和人相處,甚至學習到社會的規範等等,而成長為社會中的一份子。而當寶寶出現「認生」的行為時,正是社會化過程的一種表現,只要父母多給予關注,耐心地陪他度過認生期,寶寶的人際關係、社會化能力,就能發展的更加順利!


寶寶的怕生期

由於寶寶在六至八個月大左右,就開始可以分辨出週遭的人是照顧他的父母、家人,或者是不認識的陌生人,因此當寶寶面對未曾見過的生面孔,或者是被抱離親近的家人時,就會因適應環境的被改變,心生恐慌,而有所謂「怕生」的行為產生,甚至對生人表現出敵對的態度。而年齡較大的孩子,到了新的環境,面對新的事物時,也會表現的怯生生,但只要等到寶寶的社會經驗增加,懂得如何應對時,就會慢慢減少怕生的情緒,甚至很快就能跟剛認識的朋友玩成一片呢!


你知道寶寶為什麼怕生嗎?


可能是…缺乏安全感

如果寶寶曾有與父母分離而感到不愉快的經驗,甚至父母關係惡劣,寶寶無法感覺到親人的關心,也容易封閉自我,較難接納陌生人;或者受到傳播媒介影響,把陌生人的角色定位為具有威脅性的,因此面對新的人事物無法產生安全感,而出現排拒的態度。


可能是…家庭因素

家庭是寶寶第一個接觸的環境,因此父母及家人與寶寶良好的互動、情感交流,可建立寶寶對於人的信賴;獨生的寶寶,或者是被父母過於呵護的孩子,則會由於缺乏和親人以外的人互相接觸的機會,在面對陌生的環境時,就會顯得拘謹、羞怯,也不知道如何適應或者應對外在的新事物,自然會表現出恐慌的態度。


可能是…天生的氣質

有的寶寶天生氣質較害羞,可能需要比別人更長的時間去熟悉陌生的環境,因此也比活潑的寶寶容易表現出怕生的情緒。


幫助寶寶克服怕生的階段


一、消除孩子對陌生人的恐懼

孩子為什麼會怕生呢?除了父母應多給予關懷與安慰之外,如果孩子已經可以清楚表達時,可試著問問孩子害怕的原因,並且多引導他與陌生人間的互動,進而讓他慢慢熟悉與學習,良好的互動經驗,可消除小寶貝對於陌生人的不安全感。


二、讓孩子慢慢適應

如果寶寶天性害羞,在接觸新的環境前,先讓他有心理準備,不要一下子就強迫他與陌生的人群打成一片,即使孩子無法和陌生人親近、相處,不妨就尊重他的意願,讓他待在親近的家人身旁慢慢適應,若他有主動向陌生人打招呼、表達禮貌的表現時,可多給予口頭鼓勵,漸進式地培養他的應對能力與自信心,避免孩子因需承擔超越他能力範圍的事情,而害怕遭到責罵或表現不佳而更加自卑、退縮。


三、讓寶寶多接觸新的人事物

不要讓「家庭」成為寶寶唯一的活動範圍,可多帶寶寶熟悉附近的住家環境、認識男女老少、各式各樣的面孔,或是一同拜訪友人、參加團體活動,都可以漸漸減少寶寶對外人的陌生感,並且藉由新事物、新技能的學習,也可以增加寶寶的自信心,更能順利地應付環境的狀況。


叮嚀

小寶貝的怕生,是他正在習慣這個世界的開始,有很多不同的面孔會陸陸續續加入他的生命中,豐富他的人生,讓他的經歷更加多采多姿;父母及家人,不妨想像一下孩子的心情,不要一下子就讓太多現實的情境嚇壞了正在探索、觀察世界的寶寶,給寶寶退一步的空間,多用鼓勵代替責難,之後再給予他正面的輔助,就能讓他往前邁進一大步!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資料來源:BabyDJ婦幼網

 寶寶第0~1個月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體重約3820公克,身高約53.1公分,頭圍約35.81公分。
女寶寶:體重約3640公克,身高約51.9公分,頭圍約35.08公分。
發展及動作
粗大動作:
俯臥可稍微抬頭,有很多反射性行為,如:有東西入口中就吸吮;有東西在手中就緊握。

精細動作:
反射性抓東西

人際社會關係:
會注意別人的臉,會盯著看自己的手看。

聽覺語言發展:
只能夠辨認較大改變的聲響。

視覺:
剛出生的嬰兒,距離他們20公分以外的東西通常都無法看清楚。

寶寶第1~2個月   
 
 在滿兩個月以前,妳的寶寶應該有以下的發展及動作: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體重約5000 g,身高約56.2公分,頭圍約37.7公分。
女寶寶:體重約4600 g,身高約54.9公分,頭圍約36.7公分。

發展及動作
粗大動作:
俯臥時,頭抬起約45度。

精細動作:
眼睛隨物可轉動90度以上。

語言發展:
發出各種無意義聲音。

與外界互動關係:
逗他會笑。 

眼睛隨物可轉動90度以上。

語言發展:
發出各種無意義聲音。

與外界互動關係:
逗他會笑。

寶寶第2~3個月    
 
 
在滿三個月以前,妳的寶寶應該有以下的發展及動作: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體重平均約5830公克,身高平均約59.6公分,頭圍約39.5公分
女寶寶:體重平均約5200公克,身高平均約57.7公分,頭圍約38.2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俯臥頭可抬高約90度,頸部肌肉漸漸發展。

精細動作:
拳頭不再緊握,手指會打開

語言發展:
發出ㄚ、ㄨ聲,會高興的尖叫。

與外界互動關係:
當你撫摸、或是對他說話時,會對你微笑。視力、聽力都有發展,眼睛會跟隨前方15公分的東西看,也能追蹤物品看。
 
 寶寶第3~4個月   
 
 
在滿四個月以前,妳的寶寶應該有以下的發展及動作: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體重約6.43公斤,身高約61.8公分,頭圍約40.6公分。
女寶寶:體重約6.05公斤,身高約60.9公分,頭圍約39.6公分。

發展及動作
粗大動作:
協助坐起時,頭可固定,有時也會企圖靠自己的力量坐直起來,寶寶可重複簡單活動,如:踢,玩手。

精細動作:
會將東西塞入口中。喜歡吸吮手指。

語言發展:
頭會轉向聲源,有人說話時會咿呀作聲,像是模仿大人的聲調

與外界互動關係:
視力發展逐漸完備,雙眼可凝視人物,並興奮的四處張望追尋移動物。
 
寶寶第4~5個月    
 
 
在滿五個月以前,妳的寶寶應該有以下的發展及動作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體重平均約7.01公斤,身高平均約64.2公分,頭圍平均約41.7公分
女寶寶:體重平均約6.58公斤,身高平均約63.1公分,頭圍平均約40.7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拉起時可用力稍配合,使頭不後仰。並且在身體有支撐的情況下,頭可左右轉動。

精細動作:
雙手可抓小東西 。只要給他玩具等物品就緊緊地抓著。

語言發展:
會高興而尖叫。

與外界互動關係:
能夠分辨媽媽的臉和聲音,會自動的對人微笑。
 
寶寶第5~6個月    
 
 
在滿六個月以前,妳的寶寶應該有以下的發展及動作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體重平均約7.68公斤,身高平均約66.4公分,頭圍約42.73公分
女寶寶:體重平均約6.92公斤,身高平均約64.5公分,頭圍約41.38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會自己翻身,用手支撐時可坐著,坐直時脖子豎直,頸部保持在中央,可自己坐在有靠背的椅上。如果撐著寶寶的腋下站他站,他的兩腳會像要走路般的亂踢。

 

精細動作:
會抓握好奶瓶,雙手會互握,手可伸去抓物。

語言發展:
開始出現ㄚ一ㄨ聲,看他時,會利用聲音表達意思且眼睛注視物品

與外界互動關係:
餵他吃飯時,會張口或用其他動作表示要吃。會從媽媽開始,認得人的臉孔。開始怕生,如果看見不認識的人會盯著別人看或哭出來。會玩自己的腳,甚至開始吃自己的手指腳指。
 
寶寶第6~7個月    
 
 
在滿七個月以前,妳的寶寶應該有以下的發展及動作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體重平均約8.04公斤,身高平均約68.1公分,頭圍約43.29公分。
女寶寶:體重平均約7.49公斤,身高平均約67.1公分,頭圍約42.22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可開始以肚子爬行

 

精細動作:
可拿開東西,兩隻小手能各拿一個玩具,將玩具由一手交到另一隻手。手的活動靈活,玩的範圍擴大。]

語言溝通:
咿咿呀呀個不停,頭會正確轉向聲音來源。

與外界溝通、社會性:
會想辦法拿較遠的玩具,當自己想要的東西不能順利取到,就會生氣或哭起來。

 
 
寶寶第7~8個月    
 
 
在滿八個月以前,妳的寶寶應該有以下的發展及動作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體重平均約8.37公斤,身高平均約69.9公分,頭圍約43.85公分。
女寶寶:體重平均約7.69公斤,身高平均約68.1公分,頭圍約42.75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不用撐手也可以坐的很好,可以用雙膝爬行。

 

精細動作:
兩手運用自如,手可像耙子一樣抓東西,寶寶可能會用雙手將報紙撕破,或頑皮地將面紙從面紙盒中連續抽出來。

語言溝通:
發出ㄊ、ㄉ等音,重複一些單音。

與外界溝通、社會性:
會玩躲貓貓,喜歡探索環境中的事物。寶寶認生的現象,此時期會更加嚴重。
 
寶寶第8~9個月   
 
 
在滿九個月以前,妳的寶寶應該有以下的發展及動作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體重平均約8.77公斤,身高平均約71.3公分,頭圍約44.35公分。
女寶寶:體重平均約8.05公斤,身高平均約69.8公分,頭圍約43.23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扶東西可站立一下子,寶寶的腿越來越強壯。可前後爬行。不管是爬行或扶著東西站立,發育進度都有很大的個別差異。

 

精細動作:
會以大拇指及其他四指夾東西,自己會抓住東西往嘴裡送。

語言溝通:
頭會轉向聲源,聽的懂不的意思。

與外界溝通、社會性:
想要人照顧時就叫起來,想要起身時會伸出手,能明確表現出自己的情感。
 
寶寶第9~10個月    
 
 
在滿十個月以前,妳的寶寶應該有以下的發展及動作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體重平均約9.03公斤,身高平均約72.9公分,頭圍約44.95公分。
女寶寶:體重平均約8.36公斤,身高平均約70.8公分,頭圍約43.66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扶著東西能站起來,站時會想辦法坐下。一但寶寶開始會扶著站立,常會因抓到電風扇或不穩的椅子而發生危險,因此要特別注意。

精細動作:
會拍拍手,雙手各拿玩具敲打。

語言溝通:
模仿大人說話聲,對較自己的名字有反應
 
寶寶第10~11個月   
 
 
在滿十一個月以前,妳的寶寶應該有以下的發展及動作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體重平均約9.27公斤,身高平均約73.7公分,頭圍約45.48公分。
女寶寶:體重平均約8.53公斤,身高平均約72.1公分,頭圍約43.86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開始學會扶著站立,發育快的寶寶甚至能扶著牆壁走。

精細動作:
嘗試把小東西裝進杯子或容器

語言溝通:
寶寶會說一些片斷的話,聽的懂簡單的單字。當他不乖時,只要跟他說「不行!」他不僅聽的懂,有時甚至會哭起來。跟他說「手手」時他就會把手伸出來。

與外界溝通、社會性:
可以伸手指出要去的地方,也很愛模仿大人的動作。
 
寶寶第11~12個月   
 
 
在滿十二個月以前,妳的寶寶應該有以下的發展及動作: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體重平均約9.48公斤,身高平均約74.5公分,頭圍約45.77公分。
女寶寶:體重平均約8.78公斤,身高平均約73.1公分,頭圍約44.37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可沿著牆壁走幾步,拉著物體可自己站起,發育快的寶寶甚至不用扶著也可以自己站立。

精細動作:
學會用兩手拿著杯子喝牛奶或果汁。任何東西都喜歡咚咚的扔在地上。

語言溝通: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會說一兩句有含意的話,如:「爸爸」、「媽媽」、「汪~汪~」、「喵~喵~」,會點頭或搖頭表示要或不要。不過也有很多孩子語言發展較緩慢,對於寶寶語言方面的發展,最重要的是媽媽應該常常和他說話。

與外界溝通、社會性:
更有意識地以行動達成目的,如:伸手拿玩具。開始解決簡單的問題,如:找不見了的玩具。對於事物逐漸有記憶力。
 
寶寶1歲至1歲半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1歲至1歲3個月時體重平均約9.66公斤,身高平均約76.39公分,頭圍約46.36公分。
1歲3月至1歲6月時體重平均約10.64公斤,身高平均約80.04公分,頭圍約47.15公分。
女寶寶:1歲至1歲3個月時體重平均約9.35公斤,身高平均約75.21公分,頭圍約44.94公分。
1歲3月至1歲6月時體重平均約10.19公斤,身高平均約78.86公分,頭圍約45.96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一歲左右,寶寶腿部肌肉有足夠的力量,能夠獨自站起來。剛開始通常是跌跌撞撞、看起來很危險的步伐走路,偶而會摔一下,到15個月左右才穩定些。
精細動作:
一歲以後,比較能夠用拇指和食指來拿取一些小東西,能夠輕易地將一些小玩具放進容器。會握筆在紙上亂塗鴉些沒有意義的點或線條。
語言溝通:
不論是爸爸、媽媽或喝水水,他已經會準確的說出兩三個字。
與外界溝通、社會性:
一歲孩子的感覺心情將更多樣豐富。孩子會漸漸發現自己是和別人不一樣的獨立個體。會明顯的表現各種情緒,情感豐富而且變化很快。生氣時會以強烈的負面情緒表達,大聲哭叫、踢鬧都是常見的。
 
寶寶1歲半至2歲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1歲6月至1歲9個月時體重平均約11.17公斤,身高平均約82.66公分,頭圍約47.49公分。
1歲9月至2歲時體重平均約11.48公斤,身高平均約84.64公分,頭圍約47.53公分。
女寶寶:1歲6月至1歲9個月時體重平均約10.63公斤,身高平均約81.74公分,頭圍約46.39公分。
1歲9月至2歲時體重平均約11.24公斤,身高平均約83.74公分,頭圍約46.62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運動能力顯著發達,能跑,並能爬上高處,若拉著他的手,還能上下樓梯,且能一階一階地往下跳。
◆快兩歲時就會脫鞋襪和衣服,只要沒有複雜的帶子或鈕扣。
◆同時,這個時候大約就可以看出寶寶慣用的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
◆逐漸可以在白天自己控制大小便。


精細動作:
開始嘗試握著湯匙,想自己把食物放進嘴裡。不過到達嘴裡的湯匙經常沒有東西,仍然會興致勃勃,堅持自己動手。


語言溝通:
◆將近兩歲時,能把兩個單詞連起來,配合手勢、表情、聲調的起伏,表達出完整的意思,說「車車」時,可以用身體語言表示「我要坐車」的意思。
◆能邊看圖畫書邊指著圖說出不少名稱。


認知的發展:
◆一歲半的寶寶,便有耍性子的情形。自我主張強烈,什麼都想要按自己的意願行事。
◆很喜歡幫忙作家事。遊戲時,寶寶在意的是大人的反應,偶爾會和別人搶玩具,還並不是長時間的一起遊戲。
◆佔有慾是這個年齡孩子的重要特質,開始理解有些東西是屬於他所有的,必定隨身攜帶屬於自己的物品。「我的」這兩個字逐漸變成口頭禪。
◆好奇心漸漸從物品轉移至事情和人的身上,他會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小心翼翼的觀察大人之間的互動。
◆通常看見爸媽離開時,會有分離焦慮。
 
 寶寶2歲至3歲    
 
 
身高體重頭圍
男寶寶:
2歲至2歲6月體重平均約12.5公斤,身高平均約88.04公分,頭圍約48.53公分。
2歲6月至3歲體重平均約13.2公斤,身高平均約91.08公分,頭圍約48.66公分。
女寶寶:
2歲至2歲6月體重平均約11.8公斤,身高平均約86.75公分,頭圍約47.32公分。
2歲6月至3歲體重平均約12.7公斤,身高平均約90.34公分,頭圍約47.86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運動能力越來越發達,能兩腳輕輕鬆鬆地蹦蹦跳跳,會嘗試自行上下樓梯,但仍然雙腳一次一階。
◆可以開始訓練白天自行控制大小便。

精細動作:
◆不再以握拳的方式去抓牢物品,而是以拇指和其他手指拿取物品。會一頁一頁翻書。
◆可以開始嘗試自己刷牙。

語言溝通:
◆字彙量大量增加,兩歲前半段,只能連著說兩個單詞:「有狗狗」。到了兩歲後半段就能連著說很多詞了。
◆學習語言的過程語法規則還不是很熟練,像「爸爸坐,不要」。常常有主詞受詞顛倒情況出現,例如當寶寶對你說「我抱妳」的時候實際上可能是要表達「妳抱我」。

認知的發展:
◆獨占慾強,不喜歡把自己的東西借給別人。總是強調︰「這是我的」、「自己的」,十分固執任性。遊戲時會緊抓著自己的玩具不放
◆自我主張強烈,霸道得每件事都要自己來、要每個人都聽他的意思,否則就大發雷霆。
◆易產生不安全感,害怕一些東西及現象,如怕獨自一人睡覺、怕打雷,甚至抗拒周圍事物的改變。
◆兩歲的寶寶相當急切地想要進行雙邊交談,如果你對他說:「穿上外套」,他可能就會問你:「為什麼」。
 
 
寶寶3歲至4歲   
 
 
身高體重
男寶寶:
3歲至3歲6月體重平均約14.25公斤,身高平均約95.36公分。
3歲6月至4歲體重平均約15.02公斤,身高平均約98.67公分。
女寶寶:
3歲至3歲6月體重平均約13.73公斤,身高平均約94.27公分。
3歲6月至4歲體重平均約14.6公斤,身高平均約97.56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運動神經顯著發達,能快跑,也能迅速停下來,並能玩盪鞦韆,三輪小腳踏車也騎的很好,也會玩雙腳跳、單腳跳的遊戲。
◆接近四歲時,是騎三輪車的高手,還能溜滑板、踢皮球、向上拋球,也開始試著接彈跳的球。

精細動作:
◆手指靈巧度增加,會用筷子吃飯,會穿脫衣服,能扣衣服上的小鈕扣,剪刀也能靈巧運用。
◆三歲後期,能學大人握筆的方式。
◆四歲左右,會自己洗臉、嘩啦嘩啦漱口、擦鼻涕。
◆開始學著自己繫鞋帶。

語言溝通:
◆開始會和同伴說話,但彼此像是各說各話、說個不停。會把現實的經驗加入幻想的話題中。
◆接近四歲時,能說出自己的名字、數123,可以明確指認出許多顏色的名稱。
◆漸能用複雜的語句問複雜的問題。

認知的發展:
◆會表露許多情緒,如喜愛、生氣、害怕、驕傲、挫折、罪惡感等,而且有時十分強烈。
◆願意暫時離開父母,和他人玩遊戲。
◆開始學著分享玩具,能和朋友邊交談邊玩,不再和別人搶奪。一點一點學會按順序排隊、和朋友協調的能力。
◆已經能一個人單獨睡覺,會區分晝夜。
 
寶寶4歲至5歲    
 
 
身高體重
男寶寶:
4歲至4歲6月體重平均約15.97公斤,身高平均約102.29公分。
4歲6月至5歲體重平均約16.51公斤,身高平均約104.66公分。
女寶寶:
4歲至4歲6月體重平均約15.37公斤,身高平均約101.16公分。
4歲6月至5歲體重平均約15.81公斤,身高平均約103.69公分

發展動作

粗動作:
◆喜歡爬高、跑、跳,動作敏捷,平衡感越來越好。翻筋斗的動作更是難不倒他。
◆平衡感有相當大的進步,能夠開始以單腳跨階梯的方式來上下樓梯。
◆可以用雙手接球,甚至將球高舉過頭再扔擲出去。

精細動作:
◆雙手的協調性已發展完全,可輕鬆完成小動作,手眼協調能力大增,會穿珠子、繫鞋帶、解釦子。
◆握筆的方式有明顯進步,可以穩穩的拿起蠟筆描繪圖形;照著描寫字母。

語言溝通:
◆喜歡說話,遇見什麼人都有話說,能滔滔不絕地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意思。

認知的發展:
◆慢慢有了自我意識,也會因完成某件事而感到驕傲,產生自信。
◆能從一數到十,喜歡用手指數數,或是玩其他可以數的遊戲。
◆可以準確地指出大多數物品的顏色。
◆近五歲時,能夠發展自己的人際關係,在生活事物上自動自發。
 
寶寶5歲至6歲    
 
 
身高體重
男寶寶:
5歲至5歲6月體重平均約17.72公斤,身高平均約108.56公分。
5歲6月至6歲體重平均約18.32公斤,身高平均約111.54公分。
女寶寶:
5歲至5歲6月體重平均約16.95公斤,身高平均約107.69公分。
5歲6月至6歲體重平均約17.70公斤,身高平均約109.95公分。

發展動作

粗大動作:
◆平衡感進步,可以站得更挺更直,可以順利平穩的走直線,跳躍與上下階梯都難不倒他。
◆雙腿交錯運用的能力進步,可以爬高或玩鞦韆;在安全的情境下,試著學騎兩輪腳踏車。

精細動作:
◆可以更有效率的控制手部肌肉,可以為他準備一些積木讓他從事堆砌與建構的遊戲活動。

語言溝通:
◆語言發展突飛猛進,開始對文字產生強烈興趣,喜歡閱讀,大多數情形下,小朋友喜歡從招牌上去辨識自己所認得的單字。
◆5歲半左右,小朋友可能可以寫出一些簡單的字,也嘗試閱讀一些篇幅較短的書。

認知的發展:
◆對數字的理解力增加,可以清楚分辨不同的硬幣,只不過還無法了解硬幣的價值差異。
◆知道自己的姓名、生日、住址、電話號碼。
◆空間概念形成,小朋友可以明確的分辨出自己的左右手方位,對於自己所住的地方具有基本的概念。可以清楚的分辨出大、小、高
矮、長、短。
◆不論外向或內向,慢慢建立出個人風格。
◆老師和友誼漸漸成為孩子生活的重點。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易兒童發展篩檢評估量表--五至六歲

資料來源:BabyDJ婦幼網 

 台中榮總-陳昭惠醫師
 
觀察項目 反應
如何表達?(語言表達) 數10或告訴電話號碼或地址
懂嗎?(語言瞭解) 可數數
如何由一處到另一處?(粗動作) 單腳站10秒或跳(單腳)
與事物之對應如何? 具遊戲規則
獨立性 1.吃:幫做家事
2.穿:自己穿衣服 大小便
3.已獨立
如何玩耍?(細動作) 會畫

注意事項:

1.實際年齡

本量表之年齡部份是指孩子的實足年齡,即測量量表之日期減去幼兒出生日期。

2.評估方式

每一評估項目,除『獨立性』外,皆有1個評估指標,評估指標中若有『或』,則表示二者之中任一者通過皆算通過;『獨立性』有三個評估指標,其中只要任通過二個,則該項評估項目就算通過。

3.測量結果

(1)正常-所有的評估項目皆達通過。
(2)不正常-只要任一評估項目有不通過,皆為不正常。
(3)追蹤-以6個月為界,若超過6個月而其年齡所在之年齡組之題目皆通過,則建議家長在孩子的年齡達
 下一年齡組時,進行追蹤篩檢。
 例如:3歲8個月大的孩子,進行3至4歲的題組。若所有的項目皆通過,建議於4歲6個月大前,需再進行
 追蹤篩檢。若有任一項目未通過可能為不正常的情形。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易兒童發展篩檢評估量表--四至五歲

資料來源:BabyDJ婦幼網

 台中榮總-陳昭惠醫師
 
觀察項目 反應
如何表達?(語言表達) 數1-4或唱歌
懂嗎?(語言瞭解) 知道四種顏色或可分辨長短
如何由一處到另一處?(粗動作) 單腳站5-6秒
與事物之對應如何? 知道別人『生氣』、『高興』或『悲傷』的原因
獨立性 1.吃:自己準備碗
2.穿:自己穿衣服大小便
3.已獨立
如何玩耍?(細動作) 會畫

注意事項:

1.實際年齡

本量表之年齡部份是指孩子的實足年齡,即測量量表之日期減去幼兒出生日期。

2.評估方式

每一評估項目,除『獨立性』外,皆有1個評估指標,評估指標中若有『或』,則表示二者之中任一者通過皆算通過;『獨立性』有三個評估指標,其中只要任通過二個,則該項評估項目就算通過。

3.測量結果

(1)正常-所有的評估項目皆達通過。
(2)不正常-只要任一評估項目有不通過,皆為不正常。
(3)追蹤-以6個月為界,若超過6個月而其年齡所在之年齡組之題目皆通過,則建議家長在孩子的
 年齡達下一年齡組時,進行追蹤篩檢。
 例如:3歲8個月大的孩子,進行3至4歲的題組。若所有的項目皆通過,建議於4歲6個月大前,需
 再進行追蹤篩檢。若有任一項目未通過可能為不正常的情形。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易兒童發展篩檢評估量表--三歲至四歲

資料來源:BabyDJ婦幼網 

 台中榮總-陳昭惠醫師
 
觀查項目 反應
如何表達?(語言表達) 告訴年齡或性別
懂嗎?(語言瞭解) 知道二種顏色或可分辨大小
如何由一處到另一處?(粗動作) 雙腳跳三步
與事物之對應如何? 會聽故事或玩虛幻遊戲
獨立性 1.吃:自己倒水
2.穿:可自己穿一半
3.大小便:可自己做但要大人提醒
如何玩耍?(細動作) 疊積木10塊或會畫圈

注意事項:

1.實際年齡

本量表之年齡部份是指孩子的實足年齡,即測量量表之日期減去幼兒出生日期。

2.評估方式

每一評估項目,除『獨立性』外,皆有1個評估指標,評估指標中若有『或』,則表示二者之中任一者通過皆算通過;『獨立性』有三個評估指標,其中只要任通過二個,則該項評估項目就算通過。

3.測量結果

(1)正常-所有的評估項目皆達通過。
(2)不正常-只要任一評估項目有不通過,皆為不正常。
(3)追蹤-以6個月為界,若超過6個月而其年齡所在之年齡組之題目皆通過,則建議家長在孩子的年齡達下
 一年齡組時,進行追蹤篩檢。
 例如:3歲8個月大的孩子,進行3至4歲的題組。若所有的項目皆通過,建議於4歲6個月大前,需再進行
 追蹤篩檢。若有任一項目未通過可能為不正常的情形。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易兒童發展篩檢評估量表--二歲至三歲

資料來源:BabyDJ婦幼網

 台中榮總-陳昭惠醫師
 
觀察項目 反應
如何表達?(語言表達) 看圖或圖卡命名
懂嗎?(語言瞭解) 可指出身體一部份(7處)
如何由一處到另一處?(粗動作) 上下樓梯或踢球
與事物之對應如何? 會玩耍或輪流
獨立性 1.吃:使用湯匙
2.穿:會脫外套
3.大小便:白天可表示但要大人幫忙
如何玩耍?(細動作) 疊積木5-9塊或會塗鴉

注意事項:

1.實際年齡

本量表之年齡部份是指孩子的實足年齡,即測量量表之日期減去幼兒出生日期。

2.評估方式

每一評估項目,除『獨立性』外,皆有1個評估指標,評估指標中若有『或』,則表示二者之中任一者通過皆算通過;『獨立性』有三個評估指標,其中只要任通過二個,則該項評估項目就算通過。

3.測量結果

(1)正常-所有的評估項目皆達通過。
(2)不正常-只要任一評估項目有不通過,皆為不正常。
(3)追蹤-以6個月為界,若超過6個月而其年齡所在之年齡組之題目皆通過,則建議家長在孩子的年齡達下
 一年齡組時,進行追蹤篩檢。
 例如:3歲8個月大的孩子,進行3至4歲的題組。若所有的項目皆通過,建議於4歲6個月大前,需再
 進行追蹤篩檢。若有任一項目未通過可能為不正常的情形。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易兒童發展篩檢評估量表-- 兩歲

資料來源:BabyDJ婦幼網

 台中榮總-陳昭惠醫師
 
觀察項目 反應
粗動作 1.會自己上下樓梯
2.會自己由椅子上爬下
3.會踢球
細動作 1.會重疊兩塊積木
2.會一頁一頁翻動書本
3.會將杯子的水倒到另一個杯子
語言溝通 1.能指出身體的一部分
2.至少會講10個單字或呈現鸚鵡式回聲語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 1.會自己脫衣服
2.會打開糖果紙

注意事項:

1.實際年齡

本量表之年齡部份是指孩子的實足年齡,即測量量表之日期減去幼兒出生日期。其中日數以15日為界限,若已滿15日(含15日),則計1個月。如:87年5月12日填表,幼兒之出生日為84年6月19日;則其實齡為2歲11個月。二歲以前篩檢量表在早產兒須計入矯正年齡,即出生日應以預產期計算;二歲以後則以實際年齡計算。如:87年5月12日填表,幼兒之出生日為86年5月4日,媽媽之預產期為86年7月6日;則其實齡為10個月。

2.評估方式

每個年齡層,皆有10題題目,通過一題得10分,以此類推,滿分為100分。

3.測量結果

(1)正常-當篩檢量表總分在80~100分之間者。
(2)不正常-當篩檢量表分數在80分以下或同一向度有兩題(含)以尚未通過者。
(3)追蹤-若孩子的年齡未恰好落在年齡組,則取前一年齡組之題目;若其前一年齡組之題目可通過,則需
 建議家長在孩子的年齡達下一年齡組時,進行追蹤篩檢。
 如:5個月大的孩子,進行4個月的題組-若分數為80分以下可能為不正常的情況;分數在80~100之間則
 建議於6個月大時再進行追蹤篩檢。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易兒童發展篩檢評估量表-- 十八個月

資料來源:BabyDJ婦幼網

 台中榮總-陳昭惠醫師
 
觀察項目 反應
粗動作 1.可以走得很快
2.走得很穩
3.扶著欄杆可以走上樓梯
細動作 1.會用筆亂塗
2.會打開瓶蓋
3.開始較常用特定一邊的手
語言溝通 1.有意義的叫爸爸、媽媽
2.會跟著或主動說出一個單字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 1.會雙手端著杯子喝水
2.替他穿衣服時,會自動伸出胳臂或腿

注意事項:

1.實際年齡

本量表之年齡部份是指孩子的實足年齡,即測量量表之日期減去幼兒出生日期。其中日數以15日為界限,若已滿15日(含15日),則計1個月。如:87年5月12日填表,幼兒之出生日為84年6月19日;則其實齡為2歲11個月。二歲以前篩檢量表在早產兒須計入矯正年齡,即出生日應以預產期計算;二歲以後則以實際年齡計算。如:87年5月12日填表,幼兒之出生日為86年5月4日,媽媽之預產期為86年7月6日;則其實齡為10個月。

2.評估方式

每個年齡層,皆有10題題目,通過一題得10分,以此類推,滿分為100分。

3.測量結果

(1)正常-當篩檢量表總分在80~100分之間者。
(2)不正常-當篩檢量表分數在80分以下或同一向度有兩題(含)以尚未通過者。
(3)追蹤-若孩子的年齡未恰好落在年齡組,則取前一年齡組之題目;若其前一年齡組之題目可通過,則需
 建議家長在孩子的年齡達下一年齡組時,進行追蹤篩檢。
 如:5個月大的孩子,進行4個月的題組-若分數為80分以下可能為不正常的情況;分數在80~100之間則
 建議於6個月大時再進行追蹤篩檢。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易兒童發展篩檢評估量表--一歲

資料來源:BabyDJ婦幼網

 台中榮總-陳昭惠醫師
 
觀察項目 反應
粗動作 1.雙手扶著家具會走幾步
2.拉著雙手會移幾步
3.拉著物體自己站起來
細動作 1.拍手
2.會把小東西放入杯子
3.會撕紙
語言溝通 1.揮手表示再見或有意義的用手指向人或物
2.會模仿簡單的聲音或出現第一個有意義的字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 1.叫他,他會來
2.會脫帽子

注意事項:

1.實際年齡

本量表之年齡部份是指孩子的實足年齡,即測量量表之日期減去幼兒出生日期。其中日數以15日為界限,若已滿15日(含15日),則計1個月。如:87年5月12日填表,幼兒之出生日為84年6月19日;則其實齡為2歲11個月。二歲以前篩檢量表在早產兒須計入矯正年齡,即出生日應以預產期計算;二歲以後則以實際年齡計算。如:87年5月12日填表,幼兒之出生日為86年5月4日,媽媽之預產期為86年7月6日;則其實齡為10個月。

2.評估方式

每個年齡層,皆有10題題目,通過一題得10分,以此類推,滿分為100分。

3.測量結果

(1)正常-當篩檢量表總分在80~100分之間者。
(2)不正常-當篩檢量表分數在80分以下或同一向度有兩題(含)以尚未通過者。
(3)追蹤-若孩子的年齡未恰好落在年齡組,則取前一年齡組之題目;若其前一年齡組之題目可通過,則需
 建議家長在孩子的年齡達下一年齡組時,進行追蹤篩檢。
 如:5個月大的孩子,進行4個月的題組-若分數為80分以下可能為不正常的情況;分數在80~100之間則
 建議於6個月大時再進行追蹤篩檢。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易兒童發展篩檢評估量表--九個月

資料來源:BabyDJ婦幼網

 台中榮總-陳昭惠醫師
 
觀察項目 反應
粗動作 1.不須扶持可坐穩
2.獨立自己爬
3.坐時會挪動身體
細動作 1.將東西由一手換到另一手
2.用兩手拿小杯子
3.自己會抓住東西往嘴裡送
語言溝通 1.會轉向聲源或直接轉向水平、耳下的音源
2.會發出單音或發出一連串牙牙學語聲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 1.自己拿餅乾吃
2.會怕陌生人

注意事項:

1.實際年齡

本量表之年齡部份是指孩子的實足年齡,即測量量表之日期減去幼兒出生日期。其中日數以15日為界限,若已滿15日(含15日),則計1個月。如:87年5月12日填表,幼兒之出生日為84年6月19日;則其實齡為2歲11個月。二歲以前篩檢量表在早產兒須計入矯正年齡,即出生日應以預產期計算;二歲以後則以實際年齡計算。如:87年5月12日填表,幼兒之出生日為86年5月4日,媽媽之預產期為86年7月6日;則其實齡為10個月。

2.評估方式

每個年齡層,皆有10題題目,通過一題得10分,以此類推,滿分為100分。

3.測量結果

(1)正常-當篩檢量表總分在80~100分之間者。
(2)不正常-當篩檢量表分數在80分以下或同一向度有兩題(含)以尚未通過者。
(3)追蹤-若孩子的年齡未恰好落在年齡組,則取前一年齡組之題目;若其前一年齡組之題目可通過,則需
 建議家長在孩子的年齡達下一年齡組時,進行追蹤篩檢。
 如:5個月大的孩子,進行4個月的題組-若分數為80分以下可能為不正常的情況;分數在80~100之間則
 建議於6個月大時再進行追蹤篩檢。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簡易兒童發展篩檢評估量表--六個月

資料來源:BabyDJ婦幼網

 台中榮總-陳昭惠醫師
 
觀察項目 反應
粗動作 1.坐直時,脖子豎直,頸保持在中央
2.會自己翻身
3.可以自己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
細動作 1.雙手會互握
2.手能伸向物體
3.會拉開臉上的手帕
語言溝通 1.哭鬧時會因媽媽的安撫而停止哭
2.看他時,會回頭看你的眼睛或利用聲音表達意思且眼睛注視物品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 1.逗他會微笑
2.餵他吃飯時,會張口或用其他動作表示要吃

注意事項:

1.實際年齡

本量表之年齡部份是指孩子的實足年齡,即測量量表之日期減去幼兒出生日期。其中日數以15日為界限,若已滿15日(含15日),則計1個月。如:87年5月12日填表,幼兒之出生日為84年6月19日;則其實齡為2歲11個月。二歲以前篩檢量表在早產兒須計入矯正年齡,即出生日應以預產期計算;二歲以後則以實際年齡計算。如:87年5月12日填表,幼兒之出生日為86年5月4日,媽媽之預產期為86年7月6日;則其實齡為10個月。

2.評估方式

每個年齡層,皆有10題題目,通過一題得10分,以此類推,滿分為100分。

3.測量結果

(1)正常-當篩檢量表總分在80~100分之間者。
(2)不正常-當篩檢量表分數在80分以下或同一向度有兩題(含)以尚未通過者。
(3)追蹤-若孩子的年齡未恰好落在年齡組,則取前一年齡組之題目;若其前一年齡組之題目可通過,則需
 建議家長在孩子的年齡達下一年齡組時,進行追蹤篩檢。
 如:5個月大的孩子,進行4個月的題組-若分數為80分以下可能為不正常的情況;分數在80~100之間則
 建議於6個月大時再進行追蹤篩檢。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易兒童發展篩檢評估量表--四個月

資料來源:BabyDJ婦幼網

 台中榮總-陳昭惠醫師
 
觀察項目 反應
粗動作 1.俯臥時骨盆貼於床面頭、胸部可抬離床面
2.拉扶坐起,只有輕微的頭部落後
3.坐姿扶持,頭部幾乎一直抬起
細動作 1.手會自動張開
2.常舉手作「熟視手部狀」
3.搖鈴放到手中,會握住約1分鐘
語言溝通 1.頭平側轉向音源
2.有人說話時會咿呀作聲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 1.眼可凝視人物,並追尋移動之物
2.會對媽媽露出親切微笑

注意事項:

1.實際年齡

本量表之年齡部份是指孩子的實足年齡,即測量量表之日期減去幼兒出生日期。其中日數以15日為界限,若已滿15日(含15日),則計1個月。如:87年5月12日填表,幼兒之出生日為84年6月19日;則其實齡為2歲11個月。二歲以前篩檢量表在早產兒須計入矯正年齡,即出生日應以預產期計算;二歲以後則以實際年齡計算。如:87年5月12日填表,幼兒之出生日為86年5月4日,媽媽之預產期為86年7月6日;則其實齡為10個月。

2.評估方式

每個年齡層,皆有10題題目,通過一題得10分,以此類推,滿分為100分。

3.測量結果

(1)正常-當篩檢量表總分在80~100分之間者。
(2)不正常-當篩檢量表分數在80分以下或同一向度有兩題(含)以尚未通過者。
(3)追蹤-若孩子的年齡未恰好落在年齡組,則取前一年齡組之題目;若其前一年齡組之題目可通過,則需
 建議家長在孩子的年齡達下一年齡組時,進行追蹤篩檢。
 如:5個月大的孩子,進行4個月的題組-若分數為80分以下可能為不正常的情況;分數在80~100之間則
 建議於6個月大時再進行追蹤篩檢。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兒與母親 育兒生活 8月號 NO.231

採訪撰文/陳韻如
諮詢/亞東紀念醫院職能治療師 廖皇閔

到了睡覺時間孩子就變成小惡魔?爸比媽咪忙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休息時間,卻還得應付不肯乖乖入睡的小惡魔,百般哄騙,搞得自己也身心俱疲。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治治這群不愛睡覺的小惡魔們,讓他們自動就範呢?本期小編就要帶家長們從案例深入瞭解造成小惡魔睡眠問題的3大原因,並對症下藥,讓不愛乖乖入睡的小惡魔們都可以變成正常作息的小天使!

Case1.環境影響篇

  小莉的幼稚園老師,最近跟媽咪反應小莉在學校的學習狀況不佳,並常有打瞌睡的情形出現。媽媽因此抽空帶著小莉至醫院做職能治療,來評估專注力的問題。

  在評估過程中,媽媽詳細的說明小莉平時在家中的生活,除了正常的活動之外,比較有問題的就屬晚睡的情形。喜歡當「夜貓族」的小莉,不知為何只要到了晚上都會特別亢奮,尤其是看完電視節目後、準備睡覺的時候,明明應該覺得一整天下來很累了,但小莉仍可以不停地跑來跑去,從床的東邊跳去西邊,就是了無睡意。有時候,連爸爸媽媽都快累到睜不開眼,但小莉還是眼睛睜得大大的,翻來翻去玩著手上的玩偶。

  對於這樣的情況,小莉媽媽也很困擾,究竟該怎麼解決呢…

Dr.廖小講堂
  亞東紀念醫院職能治療師廖皇閔仔細評估後,給小莉媽媽以下的建議:

1. 避免從事讓神經亢奮的活動
    晚上睡覺前,不應該讓小莉從事過於興奮的活動,例如:看電視、跑跳或玩玩具等,尤其是電視的聲光效果會刺激感官,讓神經一直處於亢奮的狀態。

2. 透過靜態活動有效幫助睡眠

     睡覺前,可以透過一些靜態活動來幫助小莉開始進入睡眠狀態,像是:按摩身體、聽聽輕柔的音樂或是唸一本較為溫馨的故事書等。

3. 減少寶寶房間周圍環境噪音
    還有,注意住家周遭的環境音是否過於吵雜,家中的電視聲、音樂(輕柔音樂除外)聲、外頭的車聲或是大人說話聲,都會影響孩子入睡的情況,盡量把環境噪音壓到最低。

4. 不要把玩具放在孩子的床上
    孩子的睡眠環境應保持單純舒適,不建議將玩都放在孩子的床上;必須讓他了解:玩樂有玩樂的地方、睡覺有睡覺的地方。當孩子總是在同一個地方進行睡覺和玩樂的活動,造成玩了就睡,睡醒就玩的情形,較難養成孩子準確的時間觀念和區分個別環境的差異。

5. 建立玩樂和睡覺的各別時間
    但如果家中的空間無法足夠區分空間,建議可清楚地告訴孩子玩樂和睡覺的時間觀點:玩樂時就將玩具擺出來,該睡覺時就將所有的玩具都收起來。如此一來,孩子的作息才可以規律正常的進行。

6. 適度調整光線營造睡眠品質
    最後提醒爸媽,室內的光線也是一個重點,睡覺的光線適合柔和且昏暗。父母不要為了隨時觀察孩子,整天都亮著大燈,這也會影響大人的睡眠品質。因此,有適當的光線變化才是對的方式。

Case2.人為影響篇

  因為奇奇是媽媽親自帶的寶貝兒子,因此奇奇對媽媽的依賴感特別重。最近,媽媽發現奇奇有著跟「團團圓圓」一樣的熊貓眼,也發現他的睡眠時間不太正常,卻無計可施。於是,就帶著奇奇來醫院做職能治療評估。

  評估的過程中,奇奇媽媽跟治療師敘述:每到晚上,奇奇總是不肯自己先上床睡覺,媽媽會先哄著他入睡,但只要一離開,還沒熟睡的奇奇就會開始大哭並清醒起來。用盡辦法就是無法讓他自己一個人先乖乖的睡覺,非得要等到媽媽爸爸看完電視或是做完工作,奇奇才願意乖乖躺在床上跟著媽媽一起入睡。

  關於這點,的確讓媽媽倍感困擾;因為有些家務和工作要處理,爸爸和媽媽每天上床的時間都比較晚,所以相同的戲碼就一再的上演。對於奇奇一定要跟著爸爸媽媽睡覺的習慣,奇奇媽媽希望可以獲得改善,畢竟奇奇正值成長期,仍是需要充足的睡眠才可以啊!

Dr.廖小講堂

  經過詳細了解奇奇一家人的生活作息,以及對奇奇做了詳細評估後,廖皇閔治療師認為這個問題主要是家人的生活作息不一致所造成。

1. 孩子作息養成與父母息息相關
    孩子的生活作息養成,其實與父母是息息相關的。因為孩子對生活還無法有主控權,且無法自行安排生活作息,故父母對於孩子的教導和身教所呈現的態度就是關鍵。往往生活作息不規律的孩子,父母的生活就較不規律。

2. 以身作則幫孩子建立良好作息
    有些家庭經常會犯以下的錯誤:催促著孩子快去睡覺,威脅他再不睡就要拿棍子處罰,但父母自己卻正看著電視或是盯著電腦螢幕!這樣對孩子的教育絕對是負面影響。請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幫孩子從小就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

3. 睡前享受親子共處的美好時光
    在生活忙碌的現代生活裡,請父母多花一點時間陪你的孩子入睡,享受這專屬於親子共有的美好時光,說一個溫馨的故事、聽一首輕柔的音樂,或是給予一些規律性的搖晃和溫柔舒適的觸壓,幫孩子睡更安穩、更有安全感。
  

小編大叮嚀

  在現代多元的社會裡,因為夜生活的多采多姿,每個人所享有的自由越來越多,因此作息不正常的狀態似乎反而很正常。然而,但對於一個正待灌溉成長的幼兒而言,幫助並規範一個合理正常的生活模式,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良好的生活作息可以使孩子較有安全感、情緒較穩定;而良好的睡眠對於一些剛出生的寶寶更是重要的:人體在成長時所需要的一些生長激素,只有在深沉的睡眠中才會分泌。所以如何讓寶寶可以睡的好,對父母而言是相當重要且需正視的問題唷!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