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said:
平凡更可品嘗到生活的原味,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幸福是童話故事裡找不到的幸福

其實當媽咪可以不用那麼累,只要不要「一直干預孩子」。我常在想,很多訓練是因為當老杯老木的太計較孩子的學習,所以才要特別去「教」孩子。相信很多媽咪們可能會有這個經驗,當推著娃娃車「會車」時,若迎面而來的小娃娃跟自己的寶寶年齡相近,聊天的內容不外乎是:你家那隻多大?現在會爬了嗎?會走了嗎?長幾顆牙?會說話了嗎?…如果年齡相近的,體重、身高、各方面的發展比對方優的,不免會安慰對方:啊~這本來就不用急啊,慢慢來! 但是"勝"的光環還是洋溢在臉上,然候喜滋滋的離開。但如果是"敗"方,明明心裡也知道急不得,卻還是一回到家就上網看書查資料,看怎樣可以加快速度,於是常常提前給孩子學習,卻往往沒有成果。

也許米米是天使,也許是媽咪一點也不急,米米很多的學習或成長都是自然而然的。記得坐月子時,初為新手媽媽的我,還不知道如何調整米米的睡眠坐息,深怕她夜半哭聲吵到公婆一家八口。所以試了小姑的方式,直接塞奶嘴,哇!原來奶嘴這麼好用哦!但是奶嘴也沒辦法一直吸附在小寶寶嘴上,掉了再撿,媽咪也沒輕鬆到哪去。後來拜讀了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在米米二個月時,就可以一覺到天亮,不過還是得吸奶嘴。上網查了各種戒奶嘴的方式,打算等她大一些再來戒奶嘴…沒想到,當她四個月時,發現手的滋味遠勝於奶嘴後,奶嘴就變成安撫的玩具。那時想好的「奶嘴變天使」的故事也就派不上用場了。從此媽咪再也不用撿奶嘴、洗奶嘴了。

「手」可以隨身攜帶,只要常常洗手、擦手,應該沒什麼問題吧!其實不是這樣的…公婆一直啐啐唸,怎麼可以吃手呢?他們帶大的其中一個孩子,就吃到手指變型。所以看到米米吃手,他們就打手。這卻跟我的想法不一樣,我看到的書、查到的資料都是說,儘量滿足吃手的需求,只要注意衛生就好。打預防針時,醫生也說,現在禁止孩子吃,很有可能未來會出現補償性的行為…講這麼學術,意思就是讓他吃吧!還好米米是媽媽一個人帶,反正只有回公婆家會被唸,臉皮厚一點就好了,在家時就勤勞點,幫她洗手。後來米米慢慢長大後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玩具在等著她,手也就輪為睡前輔助的工具了。有半年的時間,米米像被制約了一樣,晚上10點一到,奶喝完,音樂一放,大姆指插進去就睡了。米米媽確定她睡了就離開米米小姐的房間了。從放音樂到入睡從沒超過15分鐘,隔天再睡到九點半、十點半起床。「手」有什麼不好?經過觀察我發現愈打她的手,她愈覺得好玩,也許她認為這是一種互動吧,所以打手手,只會讓她更愛吸。「手」真的很好用,若一直禁止下去,會不會造成孩子偷偷吸呢?我想應該會吧!

「手」是如何戒掉的呢?…這個就完全不在米媽的腳本裡。某一日,米米媽帶她去板橋某個公園玩,那時心裡想起有個朋友是老板橋,他曾經告訴我,別帶孩子去,也最好別經過,那邊很陰…總之,有兇殺案發生過就是了。我那時心裡只是想帶米米玩溜滑梯,讓她開心開心,老板橋的話,我就假裝忘了,反正是日正當中,應該不會有事…結果,米米還是中標了。那天晚上,她非要我抱著她,一放下來就哭,第一次,我抱這麼久,從此也開始了陪睡的過程。以前米米可以自已睡一間,現在她嬰兒床旁多了一張單人床,米爸米媽只好分床睡了。就這樣,我帶著米米四處拜拜、收驚…最近,終於好一些了,睡前不再哭哭鬧鬧,米爸抱個5分鐘就可以睡著。就在這一段過程,我們發現,因為沒辦法自已睡著,米米也戒掉吃「手」的習慣了。啊!~~那安呢,完全不照劇本走,米媽從百歲媽咪破功,現在變親密育兒派了,不過,抱抱睡著還挺有幸福感的呢。反正不管百歲也好、親密也好,我相信孔夫子講的,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氣質,不同期間也有不同需求,不會有一個方式是絕對完美套用於所有孩子身上的。

至於學吃飯,米米現在一歲三個月,六個牙,可以獨自乖乖的坐在費雪的餐椅上用餐。說到這個餐椅,米媽個人認為超好用,不過要趁早讓bobo習慣。米米滿五個月時開始接觸副食品,七個月大時就買了費雪餐椅,讓她坐習慣。滿一歲後,米米媽在餵食的時候會多給米米一支湯匙,好讓她學習怎麼挖。至少讓她八分飽後,接下來的就靠她自已慢慢喬了。說真的,剛開始時很辛苦,因為除了掉滿地之外,米米也吃得滿臉滿頭都是,往往擦完地板之後還要幫米米洗澡。某一天,米爸在家時,就說,「朱小姐,妳要不要晚點訓練她啊…,這樣很辛苦耶」,我知道米爸是心疼我,我告訴他,不要把這個過程當訓練,她是邊玩邊學習,放手讓她去吧…。比較難過的是,有一次去公婆家時,因為米米習慣自已拿湯匙吃,也不讓大人餵,還是掉滿地,婆婆也許是開玩笑,用台語說了一句"假會",聽起來雖然不舒服,但這些我都沒放心上,還是讓米米盡情享受著學習吃飯的成就感,只要她推進一口,我就會說好棒,地上的再撿起來就是了。接著,約莫兩個禮拜後,米米還會把掉在餐盤上的飯菜撿起來放回碗裡,再重新用湯匙舀起來,成功送進嘴巴後,她自已還會拍拍手,真可愛!最近,發現她進步神速,掉出來的飯菜大大減少(今天只掉兩口),而且吃飯的時間也愈來愈短了,當然米米媽處理雜務的時間也相對變短了(米媽因為自己一個人帶,沒辦法跟米米一起用餐,只有晚上米爸回來時,才會製造全家一起用餐的環境)。帶米米出去吃飯,除了費雪的餐椅讓旁人嘖嘖稱奇外,還有米米吃飯的樣子直讓人稱許,這讓米米媽深深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只要不干預、適時的示範,痛苦的時間會比預期短。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餵飽嬰幼兒拍拍背 別忘揉揉肚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嬰幼兒有其特別的生理及病理特點,所以餵養也是一門大學問。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廖振羽表示,由於嬰幼兒各個器官的發育尚未健全和功能未臻完善,對外在的抵抗力比較弱,容易感染生病,因此剛出生的嬰幼兒應哺餵母乳,以藉此增強嬰幼兒的免疫力、改善過敏性體質。若對幼兒「頻揉肚」,可幫助消化。

廖醫師指出,嬰幼兒時期合適的餵養是促進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而母乳是剛出生嬰幼兒的必需品,除了營養外,母乳還包含許多種抗體,對免疫功能尚未健全的小寶貝是重要的。古籍《育嬰家祕》指出,「既生之後,飲食之乳,亦血之所化也。」意思是強調母乳對嬰幼兒的重要性。

除了哺餵母乳外,嬰幼兒不宜過飽或過飢,古籍《古今醫統》有云:「四時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飢與寒,但願人皆依此法,自然諸病不相干。」意指嬰幼兒消化功能尚未健全,不能應付過多的食物,加上嬰幼兒多不會自己控制飲食,所以若過飽就容易造成腸胃疾病,若營養過盛也會變成小胖子。

保健之道,廖振羽醫師說,可幫小兒「頻揉肚」,以輕柔手法揉摩肚腹,有幫助消化、暖肚溫胃的作用。以成人來說,飯後如果會腹脹不舒服,自然而然地會撫摸肚子,其實是有意義的自然反射,因為這個動作可以緩解不舒服的症狀,所以揉摩腹部對發育尚未成熟的小孩來說,具有積極的作用。

嬰幼兒的生理及病理特點跟大人並不同,中醫師廖振羽表示,由於嬰幼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體質和功能均屬脆弱,所以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差,一旦染病,病情發展往往迅速,若嬰幼兒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時,建議應立即就醫診治比較好。

廖醫師指出,嬰幼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無論在身體的器官結構方面,還是各種生理機能活動方面,都是在迅速地、不斷地向著成熟完善方向發展,且年齡越小,生長發育速度越快。中醫古書也有「凡孩子三歲以下,呼為純陽,元氣未散」的說法,意思是說嬰幼兒為純陽之體,「純陽」意指嬰幼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表現出生機旺盛,發育快速的生理現象。

不過,由於嬰幼兒對疾病的抵抗力比較差,對環境中所有病毒、細菌的接觸多屬第一次,再加上對寒熱不能自調,飲食不能自節,所以容易感染疾病。當出現感染時,病程多會快速發展,因此,當嬰幼兒出現任何不適時,家長應趕快尋求醫師診治,以免延遲治療而產生其他併發症。若照護得宜且正確用藥,身體也將相當快速的恢復健康。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動兒吃炸雞 更嚴重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都是米米麻趁米米睡覺時一個字一個字打的喲,歡迎需要的媽咪打個招呼,打包帶走!

先要讓孩子有充分的運動量;將孩子帶到寬敞的地方,讓他充分四處走走;也可以帶他爬坡道,再走下來,並給他帶一點不太重的「行李」,讓他按大人的指示拿到某個地方。當孩子跨越嬰兒床時,千萬不要訓斥。

讓實驗期(一歲到一歲八個月)的幼兒為所欲為:這時期的孩子不斷「測試」實驗著重力、軌道、惰性和彈力等物理的法則。如:當幼兒拉扯桌巾,將杯子打破,也不要罵他,孩子所做的事沒有惡意,這種行為不會扭曲孩子的性格。幼兒會從遊戲中學習,大人應該仔細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如丟東西是用哪隻手、姿勢、力量是否改變?)

不要禁止孩子,要誘導他玩其他遊戲:如孩子拉扯桌巾而打破杯子,或許下一次會有同樣的行為,這時可讓孩子以其他方式學習類似的經驗,像是在孩子面前舖一塊毛手,上面放一個他心愛的玩具,或將玩具放在很靠近毛巾的地方,看他會不會拉毛巾。接下來把玩具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再將一根木棒放在他可以拿到的地方,看他是否會用木棒獲得玩具。如果孩子會走路,將餅乾放在比孩子稍高一點的地方,再放一個可以成為階梯的垃圾箱(箱口朝上),觀察孩子是否會將垃圾箱翻過來,並踩在上面,去拿那個餅乾,若會的話,代表他的智力已經很發達,已經很懂得思考。(這個遊戲我覺得還不錯,前天試過,米米會把紙盒翻過來,踩在上面拿桌上的東西,只是紙盒破了,各位爸媽可以試試喔!…)只有當孩子在做非常危險的動作,對性格養成帶來不良影響時,才能說「不可以」。

玩具可以培養幼兒的技能:(我喜歡這一點,又給了米媽敗家的好理由)要給予他各種不同的玩具,但必須注意:

  1. 1.玩具必須使孩子能夠從中獲益、學習。
  2. 2.不要一下子給太多玩具。
  3. 3.母親也要參與遊戲,了解孩子對玩具的反應(讓孩子壓、丟、滾、滑、扔玩具。兩手扔?左手扔?右手扔?柔軟的東西、硬的、圓的、扁平的東西…),這時別忘記同時進行語言教育。給他玩具時,說「給我」並讓他伸出手來拿,當他拿東西時,也要教他說「謝謝」

以下為可以參考的遊戲及玩具內容:

  • 在洗澡時,讓他將球、木片、石頭沉入水中看看,或是試試海綿、塑膠的容器,滿足孩子的實驗欲。
  • 可以重疊的杯子和箱子:學習內、外、底、上、大、小等詞彙。
  • 氣球:學習空氣和引力,以及顏色的教材。應避免孩子咬、舔氣球。
  • 布偶、填充玩具:培養孩子社會性。
  • 樓梯:買一個市售的三階左右的木製樓梯,讓孩子上上下下玩。
  • 尋寶遊戲:在孩子面前將玩具藏起,再讓他去找。在三個茶杯中的某一個中,藏起點心。再在杯子上蓋以紙巾、十秒後,取下紙巾,問孩子點心在哪。如果孩子能夠立刻回答,就是他智能發達的證明。
  • 模仿:媽媽將眼睛遮起,讓孩子也將自已的眼睛遮起(依此類推其它身體部位)
  • 大人拿起鉛筆寫字,看孩子是否會學樣,若會,代表他的智力相當高。
  • 盡可能帶孩子外出,讓他接觸一下外界的空氣。讓他看看與他同年齡的孩子,即使沒有一起玩,也有助培養社會性。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方法一.

布縫製一個小袋子內裝7顆完整的米粒.少許的鹽.一根香腳平均折成7.一小段.絲線平均剪成7段放進洗澡水內便可

方法二.

當你目睹小孩有驚嚇時將你的左手中指摺下(蓮花指)放在小孩的頭頂再將右手中指豎起其餘4指摺下用右中指沾上自己的口水再沾小孩的嘴(意思意思)再用右手中指在小孩的額頭劃上三個勾下面寫一個符字然後在符的右上下左上下與中間個點一點這時右腳在重踏地板一下便完成收驚.

方法三.

一把生米 一件寶寶的衣服 < 最好是不要穿的 >

做法: 1.把生米放在衣服內包起來!~

2.把包好的生米..握在手上..嘴巴唸 : <用台語唸 >床母來給某某某<寶寶的名字>收驚.收給他沒驚.收給他好照顧.好大漢!~

3.唸完時..再把那包好的生米..放在寶寶睡覺的枕頭上!

藉此幫小孩壓壓驚~ 這樣 就可以了!

方法四:

如果出門後回來哭鬧不停,老長輩教我, bb帶出去回家後,到家門口要記得叫bb的名字,跟他說要回家了. 忘了事後補叫也可以,我每次都忘了叫,後來補叫後, bb就好多了,睡的比較快,.

方法五:

這是以前大肚婆媽媽貼的.我抄下來.還蠻好用的.轉貼給大家. 台語版.晚上11:00以後可每天唸.要唸12 12條心魂在宮返來啦.雞頭雞尾打到驚.不免驚.不免驚. (某某人~名字)返來啦.返來喔 尾音部份順口即可.寶寶吵鬧唸一下就會乖乖睡

事實証明....是有效的.很多媽咪試過 (以上台語收驚文,寶寶小時候哭鬧時我都抱著邊拍邊唸,沒多久就睡著了我翻譯一下中文,大概是這個意思: 十二條心魂在說回來啦,街頭街尾受到驚,不用怕.不用怕.某某某.回來啦.回來喔)

方法六:

洗澡水加鹽及米各一小把.(放完熱水時置入,記得洗完澡米不能丟廁所垃圾桶喔,粗鹽較好,沒有則放台鹽的食用鹽也可,米粒最好是完整無破損的)

方法七:

採避邪的植物3種或5種或7(7)(榕樹.芙蓉.柳樹.艾草...等等)熱水沖開.要讓洗澡水有那些草的味道(記得洗完澡葉子也不能丟廁所垃圾桶喔) 如果以上太麻煩,去買市面有一種艾草香皂(艾草.芙蓉及另一種忘記了) 當一般肥皂來洗澡囉....

方法八.

香茅草一把用水煮開後,滾一下讓它的香味出來,再用溫水調溫度後幫小孩洗澡,不用任何的清潔劑,不但小孩香香的,皮膚也會很好,還會有安神的效果,小孩會比較好睡,我試過,還滿好用的,第一天洗,一歲的小孩從晚上七點睡到早上九點。

方法九.

用淨符,在臉盆裡火化後加艾草,芙蓉,七顆白米,鹽幾粒,沖熱開水後,再加溫水調溫度,先在小孩嘴裡抹三次(或喝三次),然後臉,手腳及身體由上往下擦拭一遍後,把剩下的水倒進排水溝裡即可。    

方法十.

大人出門前,隨身在身上攜帶一個紅包袋,在進家門前把紅包袋丟掉據說這樣晦氣就不會帶回家,影響小朋友

方法十一.

到廟裡求一個平安符用小別針別在孩子的衣襟上

方法十二.

到廟裡去跟神明求契(給神明做義子或義女請神明幫忙看顧)

方法十三.

出門時看到寶寶嚇到.馬上手用半圓弧形.輕輕在寶寶天靈蓋打3.順便說:X X X.<寶寶名字>不用怕.三魂七魄歸本身.就行了!

方法十四:

幼兒常哭鬧的話.可以配戴五色線.紅、黃、白、綠、黑五色線,合成一條繩索,再持誦大悲咒二十一遍,每誦一次作一個結,共結成二十一個結,然後帶在身邊,有不錯效果喔!!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寶寶一同玩故事(1)
採訪/陳逸馨
諮詢/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 林慧芬
             故事屋創辦人 張大光
演出/媽咪:江明娟 寶寶:簡妘如
攝影/彭鏡蓉

愛聽故事的寶寶,長大也喜歡閱讀!然而,何時才適合和寶寶說故事呢?說故事有什麼原則及技巧?如何選擇適合0~1歲寶寶的童書?您是否犯了親子共讀的禁忌呢?種種疑問,本篇文章將詳細為爸比媽咪解答。
 
為0~1歲的寶寶講個故事吧!感覺還懵懵懂懂的小嬰孩,真的聽得懂故事嗎?在出生的第一年裡,是寶寶成長最快速的時期,這時候如果爸媽可以掌握寶寶的各階段發展,然後針對成長特質在生活中融入閱讀的學習方式,對寶寶未來的發展,不論是語言能力、專注力等等,都是好處多多。
 
嬰幼兒的視聽觸覺發展
剛出生的寶寶,在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皆已發展得差不多了,只有視覺的發展較慢。而一歲前的嬰幼兒特質是,他們會嘗試透過眼、耳、手、口等感官,以遊戲的方式來認識周遭事物、探索世界,所以此階段的嬰幼兒對聲光效果的敏感度較高,但其耐心和注意力卻有限。所以在為您家寶寶選擇童書前,可以考慮顏色豐富度高、圖形簡單的圖書,這些特點足以刺激他的視覺與聽覺發展,並訓練其注意力。
 
Check1聽覺發展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林慧芬表示,寶寶在胎兒期就對聲音有辨別的敏感度。研究顯示,媽咪在懷孕時常和寶寶說故事,可讓寶寶熟悉媽咪的聲音,待寶寶出生後,讓他聽三個不同媽咪唸故事,結果寶寶會對自己媽咪的聲音有所反應。
 
所以寶寶的聽覺在一開始就發展好了,爸比媽咪平時可以多和寶寶說說話,從小開始提供寶寶各項聽覺刺激,亦可唸些押韻的兒歌、童謠給他聽,等寶寶大一點後,再配合其認知發展,將聲音與意義連結在一起。
 
Check2視覺發展
2個月以下的寶寶,其視覺狀況大約僅能看見20公分的距離,且僅感覺得到東西的輪廓;4到6個月的寶寶,視力約有0.1,較能穩定地注視物品;約莫7個月大,寶寶的眼睛便能慢慢地調整焦距;而一歲的幼兒,視力已有0.2~0.3,能清楚看到圖畫書上的具體物象,這時建議家長可給寶寶一些描繪身旁熟悉事物的圖畫書,如:人物、小動物、建築物等。
 
Check3觸覺發展
寶寶的觸覺是很敏銳的,不過因為他的精細動作尚未發展完全,故拿到東西後就喜歡往嘴裡放,所以為小寶寶選擇的讀物材質,必須是能把玩的玩具書。當寶寶10~12個月大時,家長可讓他觸摸各種材質的故事書,像是:砂紙、毛毛書、布書等,提供其不同的觸覺刺激,增加寶寶觸覺區辨的能力。
 
★說故事前概念糾正
故事屋創辦人張大光建議,爸比媽咪在說故事的時候,應掌握下列兩大原則:
多和寶寶聊天
一歲前的寶寶,不建議媽咪一本正經「唸書」給他聽,因為寶寶並不瞭解你在說什麼,還可能會爬來爬去,甚至剛學會走的幼兒,還會四處走動,因此建議媽咪多和孩子聊天。在講話、遊戲的過程中,便可幫助寶寶發展語言能力。
 
不要對寶寶有過多的期待
寶寶通常不會給予家長所期待看到的反應或回饋,如果期待太高,爸比媽咪相對地會感到更大的失望與挫折。聊天的目的在於提供寶寶各項刺激,而不是期望寶寶一定要學到什麼。
 
掌握3技巧 輕鬆玩故事
重複敘述
家長可透過重複的字句讓寶寶習慣。張大光舉例說明,爸比媽咪可和寶寶說:「這是蘋果,紅色的蘋果;這是香蕉,黃色的香蕉。」不斷重複說明的過程,寶寶是會聽進去的,也許一段時間後,某天寶寶看到蘋果時就會指著它說:「蘋果,紅色的。」不過家長要有耐心,一開始可能會覺得自己在對牛彈琴,寶寶根本聽不懂,且更難在你希望的時刻說出正確的名字,但久了之後是可以看到成效的。
 
不要一直換書
爸比媽咪不難發現,寶寶可能會特別喜歡某一本書,對其他的書卻興趣缺缺,這時家長可不要為重複述說同一本書而感到厭煩,因為有時候寶寶就是對某一本書特別有安全感、特別熟悉,所以媽咪在說故事的過程中,寶寶是有成就感的,因為他知道書的內容在說什麼,這種學習是很重要的。
 
有了這樣的好印象,寶寶可能會更喜歡聽故事,也較易去接受新事物;相反地,父母若刻意去換一本新的書,家長容易產生「寶寶好像不喜歡聽新的故事」的感覺,其實並非如此,大部份只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罷了。
 
適時教導孩子認知
或許爸比媽咪會認為,一直講重複的故事很無聊,事實上家長只要學著觸類旁通,將同樣的故事融入一些相關知識,就會使故事的述說很不一樣。張大光說明,當寶寶一歲半以後,比較具有邏輯性的思考能力,這時家長就可在講故事的同時,教導孩子認知。接續上面的例子,當孩子已認識蘋果與香蕉時,媽咪可和他說:「紅色的蘋果,蘋果很硬喔!但是紅色的蘋果有另一個好朋友,它是黃色的香蕉,可是我告訴你,黃色的香蕉是軟的。」並讓寶寶摸摸蘋果與香蕉,瞭解軟、硬的觸感有何不同。
 
選好「書」 不馬虎~
一歲以前的寶寶,適合材質安全、色彩亮麗的讀物,包括:玩具書、洞洞書、厚紙板書、塑膠書、洗澡書等;除此之外,媽咪在為寶寶選擇讀物的過程,務必把握以下3個重點喔!
 
Tips1外觀
應選擇印刷清楚、平裝亮面加厚的書,不容易被寶寶的口水破壞;小而輕巧的書,方便寶寶拿取及翻閱;柔軟的布書及撕不破的書,爸比媽咪容易清洗。林慧芬舉例說明,像是黑、白;紅、綠,這樣的對比色彩,都較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Tips2內容
文字大小適中及清楚,文字流暢、圖文契合;圖案簡單清晰、顏色豐富,易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內容材質操作方式多樣化(如:可以說也可以玩),能翻一翻、轉一轉、拉一拉、推一推,寶寶會比較喜歡;文字具流暢的音樂性(由爸比媽咪朗讀給寶寶聽)、語句重複、文字押韻;情節簡單、節奏感強、接近孩子的日常生活經驗。
 
比方說,上誼所出的『老鼠偷吃我的糖』一書,內容提到:「先生先生我要告個狀,告什麼狀?告老鼠偷吃我的糖。老鼠呢?老鼠被花貓吃掉了,花貓呢?花貓跑到樹上了……」這樣的讀物內容是有押韻的,且情節簡單又有重複,小朋友對韻腳是很敏感的,他們會覺得很有意思,也能朗朗上口。甚至對比較大的孩子來說,還能與家長互動,推測接下來故事會怎麼發展喔!
 
Tips3安全性
裝訂牢固、耐清洗可常保衛生;書中儘量不要有小配件,以免寶寶拆下來放到嘴裡啃咬,如果有的話,配件不能太小,且必須是穩固不會脫落的;裁切邊以圓弧書角為佳,材質硬一點,寶寶不容易放入口中;選擇安全材質,泡棉或塑膠類玩具書可清洗的較佳。
 
★親子共讀樂趣多
親子共讀是一種深入瞭解孩子的方式,此外,它還具有許多優點唷!
‧親子感情交流
‧知識的傳遞
‧幫助寶寶的語言發展
‧發揮想像力及創造力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親子共讀常犯的錯誤
大人未以身作則NG!
寶寶喜歡模仿大人的言行舉止,因此良好的示範是很重要的。倘若家長本身就不喜歡看書,便不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喜歡看。或者,當媽咪在要求孩子看書的同時,自己卻跑到房間看電視,寶寶當然也會想要跟著看。林慧芬表示,看電視是被動的學習,而閱讀是主動的思考,爸比媽咪最好不要讓寶寶養成看電視的習慣,否則寶寶的思考能力也會受到限制。
 
強迫學習NG!
說故事的過程應該是很輕鬆、有趣的,如果爸比媽咪強迫寶寶背下來,或要從中學到什麼道理,這對寶寶來說,就會變成一種壓力。假如發現寶寶對閱讀不感興趣時,千萬不要勉強他,可找其他時間再做嘗試。
 
環境吵雜NG!
有時寶寶注意力差,無法好好靜下來聽你說故事,並不代表他討厭聽故事,很有可能是因為環境過於吵雜,寶寶被外在環境所影響,所以建議在進行共讀時,要保持環境安靜,寶寶才不易分心。
 
身心疲累NG!
當寶寶想睡時,並不適合講故事給他聽,由於此時他的專注力不夠,卻又想打起精神聽爸比媽咪說故事時,精神會變得有些躁動,因為他會想透過一直動來保持清醒,結果可能因為睡前過於激動、入睡後卻頻說夢話。張大光說,這時建議家長不妨拍拍他,安撫寶寶入睡。
*和寶寶一同玩故事(2)
書名
出版社
書名
出版社
推薦榜首: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
上誼
巧連智
日商貝樂思
黑看白,白看黑
信誼
好餓的毛毛蟲
上誼
0歲BOOK套書
風車
小寶寶翻翻書
上誼
小金魚逃走了
上誼
抱抱
信誼
寶寶波浪翻翻書
幼福出版社
寶寶大書
幼福
親子共讀常見Q&A
Q1:一歲內的寶寶,真的聽得懂故事嗎?
一歲前的嬰幼兒,認知、理解能力還不足,但是他們對聲音是很敏感的,他們會聽說話的節奏,因此爸比媽咪可別因為擔心寶寶聽不懂,就不跟他說故事喔!
 
Q2:需建立固定的親子共讀時間嗎?
無論時間長短,只要父母親願意撥點時間與孩子玩遊戲、說故事,都是很好的互動方式。提醒爸比媽咪,不要把說故事當成是件壓力,說故事的重點不在多,而是故事的品質,張大光建議家長一天固定講一則故事給寶寶聽,除非爸比媽咪覺得自己精神很好,那多講一、兩個故事也無妨。
 
Q3:沒時間陪寶寶,可放光碟給他看嗎?
如果時間許可,建議家長儘量與寶寶面對面說故事。林慧芬說,國外的研究發現,欲教導7、8個月大的外國寶寶分辨中文裡「ㄑ」及「ㄒ」的音,讓三組寶寶在連續12週、每週1次,透過「真人互動教學」、「讓寶寶自己看教學光碟片」及「讓寶寶聽教學錄音帶」3種方式,結果僅藉由真人教學互動的寶寶,在聽到這兩個音時,腦波呈現特別的反應,故家長親自與寶寶互動,學習效果最好,且寶寶可以看到家長臉部的表情,有情感交流的作用。
 
Q4:媽咪擔心自己不會說故事怎麼辦?
許多媽咪會很排斥說故事,覺得自己的肢體不活潑、講話不會抑揚頓挫,擔心寶寶不喜歡聽自己說故事,其實媽咪們無需煩惱,只要自然地陪著孩子,並照著自己的說話方式去講故事就好,寶寶一定會喜歡的。媽咪和寶寶互動時的情感交流,是無法被取代的。張大光表示,媽咪在講故事時,不需要特別誇張的動作,更不需讓講故事成為自己的負擔。
 
Q5:我的孩子為何不喜歡聽故事?
孩子都是喜歡聽故事的,因此一旦孩子表現出他不喜歡聽故事時,媽咪就得好好想想,自己說故事時是否過於有目的性。舉例來說,很多媽咪會在說完故事時反問孩子:「剛剛我說了什麼?」小朋友一定講不出來。家長要問問題可以,但要很精確的,與故事情節有關,如:「剛剛巫婆送給他什麼?」或「你覺得巫婆為什麼要送他東西?」
 
Q6:可以讓寶寶自己翻書嗎?
林慧芬說,假如寶寶想自己翻書,媽咪也不需打斷他,不過建議媽咪在一旁帶領他,可以讓他更專注;而在與寶寶說話、互動的過程中,更可刺激他的聽覺與視覺發展。
 
專家童書選讀建議
市面上的童書琳琅滿目,且價格不便宜,想省荷包的家長,不妨把握原則自己製作,或是帶著小朋友到大自然中尋找題材。另外,近期教育部出版了一本「閱讀從0歲開始」手冊,提供爸比媽咪實用的引導技巧,來從小培養幼兒閱讀習慣。家長可在全國各鄉鎮市區公所、衛生所自由索閱,而戶政事務所也會贈送給辦理新生兒登記的父母。民眾亦可至教育部全國幼教資訊(http://www.ece.moe.edu.tw)教養資源區,線上瀏覽或下載參閱。
 
林慧芬則提供父母一些參考讀物,爸比媽咪亦可前往圖書館借閱:
兒歌類
‧牛來了/【上誼】
‧兩隻老虎歡樂歌謠/【風車出版社】
 
玩具書
‧立體書-貓頭鷹飛/【三之三】
‧晶彩洞洞書/【台灣麥克】
 
指物命名書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上誼】
‧快樂寶寶成長系列/【台灣麥克】
 

MamiHome
讀者童書選讀建議
‧媽咪:黃慧中


推薦1:Discovery Farm/【Lamaze】

推薦2:Good Puppy/【Lamaze】

理由:這兩本書用各種不同材質拼湊而成,可以刺激孩子的觸覺,還可以學習英文。
 
‧媽咪:呂子慧


推薦:Baby′s  Book黑白遊戲/【風車圖書出版】

理由:出生前幾月的寶寶對黑白顏色較為敏銳,這本書可以使孩子的感官智能獲得充分的刺激與發展,未來在情緒和學習方面都比較不會有障礙。
 
‧媽咪:李松蓮

推薦:好餓的毛毛蟲/【上誼】

理由:此書可以讓寶寶認識數量、食物,以及毛毛蟲長成蝴蝶的過程。
 
‧媽咪:周政瑩


推薦:好玩的海灘/【上人文化】


理由:故事內容簡單、顏色豐富,每一頁都可以讓寶寶或爸媽動手操作,讓故事內容更活潑生動,寶寶看了會覺得很有趣!
 
‧媽咪:劉素真

推薦1:動物遊戲書/【上羊文化有限公司】

理由:書中的動物圖畫是採可以重複黏貼的設計,所以每隻動物都可以拿起來,爸媽還可以教導寶寶每隻動物的對應位置,譬如:河馬應該在河岸邊、猴子擺在樹上。

推薦2:Babys Book潛能發展系列/【幼福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理由:全套共有8冊,分別是水果、動物、注音、英文、形狀、鳥類、魚類、昆蟲、交通等。書的設計類似字卡,有正確的圖樣及國字寫法,讓孩子自然學會生活中的事物。
 
BabyHome會員媽媽童書選讀建議
本刊在3月份針對爸媽是否有為家中孩子選擇童書,進行了一份調查。在1000份有效問卷名單中,有將近六成(59.40%)的媽媽,會幫家中一歲前的寶寶購買童書,可見得從小培養閱讀習慣,對於大部分的媽媽來說,是她們相當認可的教養方式。
 
除此之外,參與這次調查的BabyHome網站會員媽媽,也提供了她們最推薦給1歲前寶寶閱讀的童書,以下有詳細的資料,讀者可以參考比較看看喔!
 
★BabyHome會員最推薦之童書(10人以上推薦)
 
★BabyHome會員較推薦之童書(10人以下推薦)
書名
出版社
書名
出版社
藍氣球
台英社
我從哪裡來
漢湘
我想念你--系列套書
天下
蟲蟲總動員
上人
斑馬花花
大好書屋
睡覺時間到囉
三之三
我的妹妹不可愛
大穎
小太陽
信誼
親子動物ABC
大童文化
跟自己說晚安
奧林
童韻認知小書
風車圖書出版
動物寶寶有聲書
上人
我愛玩
信誼
觸摸書
台灣麥克
大象艾瑪
和英
蝴蝶風箏
風車
阿福去散步
上誼
小鼠波波
青林
躲貓貓
上誼
三隻小豬
遠流
小羊羅素睡不著
天下
numbers
baby Einstein
非非生氣了
三之三
黑白布書
費雪
第一個發現
理科出版社
我愛你
維京國際
小波系列
信誼
小雞查理
台灣麥克
我不想長大
格林
顛倒看世界<我是誰>
小魯
象爺爺做早操
巧育文化
My First 多元智慧寶盒
閣林
 
喬比
理科出版社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三之三
識字圖卡
世一
動物(聽聽看 甚麼聲音)
球球館
 
小小孩看圖說話
幼福
小象散步
天下
伊比呀呀
小太陽
我爸爸
格林
可以給我一顆糖果嗎
世一
長頸鹿的新衣
大好書屋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育兒過程中,最麻煩的問題就是大小便的訓練。如何讓幼兒自己處理生理方面的需求與問題是幼兒教育過程中的一大難題。有經驗的父母,在孩子未滿二歲之前就可以將孩子訓練好:失敗的父母則不斷地為此事費力傷神。
 幼兒大小便的訓練,除了可運用心理學中所謂應用聯結學習和獎勵學習的原則以外,還可強調語言能力、想像、模仿、口語複述與口頭指示,讓孩子除了學會控制大小便、自己處理大小便之外,也學到語言表達的能力。

 精神分析學派學者認為嚴厲的大小便訓練對兒童未來人格發展具有不良的影響,甚至可能引發幼兒其它不適應症或反社會行為(如口吃、歇斯底里、攻擊行為等)。因此,訓練過程要充滿愉快的氣氛,透過父母親真誠的關懷與愛,讓幼兒勇於去嘗試錯誤、獨立發展。

 依據醫學常識方面的論點,不鼓勵體能發育不全以及身體有病的孩子接受訓練;在運用工具制約學習的原理方面,為學到的各種反應或目標行為安排了很多種強化物或增強物,透過藉用洋娃娃作為模仿學習的對象,由孩子關心朋友的「友伴關係」發展中達到社會化效果。

 依據發展心理學家的論點以為,小孩十八個月大以後就可以開始接受大小便訓練。由於小孩子的生理發育、心智發展,以及膀胱控制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個別差異,在訓練大小便之前應先作三個簡單的測驗:第一是測他的膀胱控制能力;第二是測他的生理發育:第三則是測他對指示語的反應能力。透過此種簡單的測驗,瞭解孩子生理發展的狀況與成熟的程度。

 要瞭解小孩對指示語是否俱備足夠的反應,可以嘗試下列十個動作的測驗:首先請他指給你看他的
鼻子
眼睛
頭髮
嘴巴
請他坐在椅子上
站起來
模仿一個簡單的動作
跟著你到一個指定的地方
拿一件熟悉的東西
將一件他熟悉的東西和另一件放在一起
假如小孩能做到上述十項中的八項,表示他智能發展已經達到可以訓練的階段了,可以著手訓練大小便了。

 訓練開始先以洋娃娃作示範,以會小便的洋娃娃教孩子模仿各種動作,知道在小便時應該學習什麼特別的動作,以及做完這些動作可以得什麼樣的讚許獎賞。然後讓孩子自己來指導洋娃娃做必須的動作。正確行動的步驟如下:
給娃娃喝水
扶著娃娃去尿尿
幫娃娃拉下褲子
抱娃娃坐上小便器
按下沖水裝置
從洋娃娃示範表演過程中,孩子已經學會自己清理尿液,知道正確的大小便會得到什麼樣的讚許獎賞,有意外時又會得到什麼樣不悅的表示。接下來就是製造「保持乾褲子」的動機。

 問孩子:「你的褲子是乾的嗎?」,要他摸摸褲襠,並要他用話或點頭表示褲子是不是乾的;然後給孩子小點心或其它東西,誇獎他的乾褲子。在利用獎賞時同時告訴孩子,他好朋友如何為他的行為感到高興,經由口語的複述加強孩子的瞭解,瞭解兩件事是:
應該在便桶裡大小便。
不能尿濕自己的褲子
透過此種策略,讓孩子由「做中學」,很快體會出大小便訓練的功用。

 當孩子第一次不需要由父母提醒,自己走到便桶那裡,也不需要指示和引導,自個兒完成整個大小便的過程,此時已完成訓練。透過此種訓練的策略,可讓父母免去為孩子包尿布或清理大小便的困擾。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在訓練過程中,必然有段所謂的黑暗時期,要容忍訓練未完成前,孩子尿床與大小便失禁的事實。以更大的耐心與包容,協助孩子渡過成長的依賴期,免除包尿布的恐懼。如此,您也將會有個「乾爽」的寶貝了。
商鼎文化出版社

作者:林進材著
出處:成長路上親子行《商鼎文化出版社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感冒為萬病之源
人體的大腦中有一造熱中樞,能不斷地產生熱能,並調節溫度以維持體溫的恒定(36.5度C左右),遇冷則毛細孔收縮,遇熱則擴張以散熱。一旦受寒邪、風邪所侵,肌肉血管神經收縮,致無法正常散熱,引起體溫升高,即為發熱或發燒;使得代謝管道受到阻塞,代謝廢物滯留皮下,刺激知覺、癢覺、痛覺神經,因而產生搔癢,全身肌肉酸痛的現象,嚴重者造成骨節酸痛。侵及頭部則頭痛,至耳朵則造成內耳不平衡、暈眩、欲嘔;病毒若破壞視神經,就會出現角膜炎、結膜炎。侵及鼻子則有鼻竇炎及鼻塞、流鼻水。其初始症狀可能為流鼻涕,稀而白、甚至如自來水般流不止。若不予理會,又加上抵抗力弱,病情就會逐漸加重;若一直發燒,就會化熱而呈現熱症。(此時西藥的退燒藥及退燒針,只是抑制大腦的造熱中樞,掩耳盜鈴而已,並沒有真正退燒;假如人的正氣強,燒退了,就可以抵抗病邪,病也就好了。若本身身體虛弱的話,病就反反覆覆,一直好不了,並會帶來許多副作用。)由流清涕而化熱後,鼻涕、痰都會變黃、黏稠狀。侵及呼吸道而咳嗽有痰;若痰停於喉管不出則乾咳。久咳則胸悶、有壓迫感。侵及淋巴則導致淋巴腫。侵入咽喉部,會使得咽喉發炎、扁桃腺發炎,嚴重時連吞口水都有痛感。侵入呼吸道則為氣管炎,到胸腔則演變成肺炎,到腸胃道則會腹瀉或便秘,甚至併發急性腸炎。
良方十帖介紹
(對號入座、安全有效)
(一) 對號入座
初起感冒------葛根湯
前額頭痛,後頭痛,脖子、肩膀、背部酸痛、不舒服-----葛根湯
鼻涕或痰稀稀白白似雞蛋清----------小青龍湯
鼻涕或痰黃黏稠-------------麻杏甘石湯
咳 嗽痰稀白-------------小青龍湯
咳 嗽乾咳、黃黏稠------------麥門冬湯
喉嚨不舒服吃冰或吹風就不舒服-----------小青龍湯
喉嚨不舒服咽喉痛、發炎-------------麥門冬湯
暈--------------------------------苓桂朮甘湯
痛-----------------------------芍藥甘草湯
肚子不舒服--------------------平胃散
拉肚子一般水瀉----------------胃苓湯
拉肚子急性腸炎---------------葛根芩連湯
見藥方解說-------------------小柴胡湯
(二) 藥方解說
葛根湯:感冒初起:頭痛、發燒、惡寒、脖子、肩膀、骨節疼痛,而無汗。一般頭痛、脖子、肩膀、背部酸痛都可以用。注意事項:一直在流汗的時候,不要服用。平常吃不會發汗,但感冒欲汗不得汗時,則會發汗。
小青龍湯: 感冒第一、二天不要用,第三天後不管有哪些症狀,只要流清涕或稀白的痰都可以使用,一吃不管是咳嗽、流鼻水、發燒惡寒,通通可以痊癒。平常任何時候,只要見到流清涕就可以用。
過敏性鼻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動不動就打噴嚏,流稀稀白白的鼻涕(成泡沫狀似雞蛋清)。注意事項----感冒第一、二天不可以使用。
寒性的氣喘—氣喘而有惡寒、流清涕或稀白的痰。
麻杏甘石湯: 流黃稠的鼻涕或痰。
熱性的氣喘、急性肺炎、熱鬱肺葉(胸悶、呼吸急促,唇紅似擦胭脂,量體溫卻不一定發高燒) 。
小青龍湯: 寒咳-咳嗽而痰白稀。一吃冷、一吹風就咳(或不舒服)。
麥門冬湯: 熱咳,乾咳—咳嗽無痰,喉嚨會痛、沙啞,或咳嗽痰黃稠。
扁桃腺發炎。常說話者,最佳保養藥方。
苓桂朮甘湯: 幾乎所有的暈都有效,包括內耳、前庭神經不平衡、低血壓…等。暈車(上車前就吃或用濃縮藥粉填在肚臍,再上貼透氣膠布亦可;吃了不但不傷胃,反而胃口大開又健胃)。
眼壓過高(平常眼睛、眼眶會脹脹的)。鼻涕倒流。青白色的痰或鼻涕。
芍藥甘草湯: 中藥的止痛藥,雖然不一定百分之百可以止痛,但簡單安全有效。全身一切攣急疼痛都可以用,尤其---痛經、小朋友半夜哭鬧、治腹痛如神(日本漢醫博士極力稱讚)、爬山回來小腿肚痛。打嗝、呃逆、放屁。肩腰腿腳痛、結石痛、腳無力…等,皆可緩解。巴金森氏症、小兒腦性麻痺,皆可長期服用而緩解。
平胃散: 肚子不舒服、脹氣、消化不良、吃壞東西(肚子痛、拉肚子)。
注意事項:孕婦不要吃。(跟孕婦不能吃薏仁的理由一樣,不要想得太可怕)。註:平胃散┼五苓散=胃苓湯。
胃苓湯: 拉肚子、水瀉、上吐下瀉(包含某些霍亂)、一吃就拉。
拉肚子不是很痛,拉的幾乎都是水。注意事項:孕婦不要吃。
葛根芩連湯: 急性腸炎、一切細菌病毒感染之拉肚子(大便黏黏稠稠似稀飯)。拉肚子來勢洶洶、肚子會絞痛、大便黏稠、肛門重重的,一直想拉卻老是覺得拉不乾淨,口會渴,嘴巴也會乾。註:到大陸等落後地區旅遊一定要帶。
小柴胡湯感冒的中間期(已經不再發燒、惡寒,或有輕微的發燒,而不惡寒)口苦、咽乾、目眩、心煩、胸脅悶痛、食慾不振、有想吐的感覺。眼睛、耳朵、咽喉不太舒服、耳鳴、淋巴結癤。非感冒而有以上任何症狀時,亦可服用。往來寒熱(發燒時不惡寒,惡寒時不發燒,但兩者明顯交替發作) 莫名其妙的發燒。頭痛(痛在太陽穴附近)。
(三)進階應用---舉例:
1.口苦、眼睛不舒服、發燒、喉痛---小柴胡湯(3克)┼麥門冬湯(3克)。
2.內耳不平衡、暈眩、眼壓過高---小柴胡湯(3克)┼苓桂朮甘湯(3克)。
3.發燒、鼻涕黃稠、咳嗽、喉嚨痛---麻杏甘石湯(3克) ┼麥門冬湯(3克)。
4.口苦、眼睛、耳朵不舒服、發燒、頭痛、淋巴有節癤,肚子痛-小柴胡湯(3克)┼芍藥甘草湯(3克)。
5.喉嚨不舒服、緊張就咳---麥門冬湯(3克) ┼芍藥甘草湯(3克)。
6.感冒引起拉肚子----小柴胡湯(3克)┼平胃散(3克)。
7.感冒發燒,併發急性肺炎、喘、高燒不退---麻杏甘石湯(3克)┼魚腥草(1~2克),一吃馬上改善。
8.初起感冒,就鼻腔熱熱的,連自己呼吸都感覺到乾乾熱熱的,甚至會痛---葛根湯(2克)┼黃芩、桑葉、菊花(各0.5克)。(註:此時葛根湯用量比平時少一點。)
9.初起感冒,就咽喉痛---葛根湯(3克)┼桔梗、百部、元參(各0.5克)。
(註:麥門冬湯會影響葛根湯發汗的作用,所以初期感冒發燒惡寒,欲汗不得汗時不用。)
10.喉嚨會痛、也有一些痰,但不是很稀---麥門冬湯(3克) ┼苓桂朮甘湯(3克)。
11.流清涕,但咽喉痛---小青龍湯(3克)┼黃芩、桔梗、百部、元參(各0.5克);或苓桂朮甘湯(3克) ┼麥門冬湯(3克)。
註:小青龍湯原則上不與麥門冬湯或麻杏甘石湯一起使用。
註:本內容之單味藥原則上僅供進階者參考以加強療效,不用準備;若要應用則視需要酌量使用一二味即可。

三、劑量及服用法
1. 葛根湯:葛根(4錢)、麻黃(2~3錢)、桂枝(2錢)、芍藥(2錢)、甘草(2錢)、生薑(3錢)、大棗(4枚)。(水三碗半,先煮麻黃、葛根至二碗半,去掉水面白沫,入諸藥煎至八分,溫服,令汗微出)。(註:初起感冒,若有汗要去掉麻黃,或用桂枝湯。)
2. 小青龍湯:麻黃(2.5錢)、桂枝(2.5錢)、半夏(3錢)、細辛(8分)、生薑(2.5錢)、五味子(1錢)、芍藥(2.5錢)、甘草(2.5錢)。
(水三碗半,先煮麻黃至二碗半,去沫納諸藥,煎八分,溫服)
3. 麥門冬湯:麥門冬(5錢)、半夏(1.5錢)、甘草(1錢)、大棗(4枚)、粳米(5錢)、黨參(3錢)。(水煎服)
4. 麻杏甘石湯:麻黃(1.5~2錢)、杏仁(3錢)、石膏(6錢~1兩)(碎,綿裹)、甘草(1.5錢)。(水四碗,先煎石膏至三碗半,再煮麻黃至兩碗半,去上沫,再納杏仁、甘草,煎至八分,溫服)。
5. 苓桂朮甘湯:茯苓(5錢)、桂枝(3錢)、白朮(4錢)、甘草(2錢)。(水煎服)
6. 芍藥甘草湯:芍藥(4錢)、甘草(4錢)。(水煎服)
7. 平胃散:蒼朮(3錢)、厚朴(2錢)、陳皮(2錢)、甘草(1錢)、生薑(2片)、大棗(2枚)。(水煎服)
8. 胃苓湯:蒼朮(2錢)、厚朴(1.5錢)、陳皮(1.5錢)、甘草(1錢)、生薑(2片)、大棗(2枚)、桂枝(1.5錢)、白朮(2錢)、茯苓(3錢)、豬苓(2錢)、澤瀉(1.5錢)。(水煎服)
9. 葛根芩連湯:葛根(3錢)、黃芩(3錢)、黃連(2錢)、甘草(1錢)。(水煎服)
10. 小柴胡湯:柴胡(4錢)、黃芩(2.5錢)、甘草(2.5錢)、生薑(2.5錢)、半夏(2錢)、黨參(3錢)、大棗(2枚)。(水三碗,煎至一碗半,去渣再煎至八分,溫服)

*建議:到中藥房買以上十帖科學中藥(單味藥可以不用買;多跑幾家店,免得被貴去了),放在家裡有備無患。出門旅遊隨身分裝一些攜帶著,可以令你出門更安心。
*濃縮中藥的劑量:一天吃三次,不限時間。
*單獨吃一種湯(或散),一次可服3~4克(嚴重者,用到5克亦無妨)。
*若兩種湯(或散)合用,每一種湯(或散)可服3克(兩種就合為6克)。
*原則上,單味藥可以不用,若為了加強療效,每一種單味藥可加0.5克,至多加到4種;而每一種湯(或散)的劑量就酌量減少,使一次的總劑量限定在6克以內。
*例:(小青龍湯2克┼苓桂朮甘湯2克┼遠志0.5克┼菖蒲0.5克┼桔梗0.5~1克),或(小柴胡湯2克┼麥門冬湯2克┼百部0.5克┼元參0.5克┼訶子0.5克┼桔梗0.5克)。
*一次的總劑量:11歲以上:6克以內(含6克);
7~11歲:5克以內(含5克);
3~7歲:3克以內(含3克);
1~3歲:2克以內(含2克);
1歲以下:1克以內(含1克)。
*藥粉打開可以存放2年,有些會潮濕硬硬的,只要沒有發霉的味道,就沒有壞。
*若用煎劑,所加的單味藥,每一種可以放2~3錢;若兩種湯(或散)合用,有重複的話,就用量比較大者,例如小青龍湯和苓桂朮甘湯分別有桂枝2.5錢及3錢,兩湯合用時,桂枝就用3錢。

四、問答
問一、講義上面說,芍藥甘草湯治腹痛如神,又說肚子不舒服吃平胃散?那肚子痛到底吃什麼?
答:如果你知道吃壞肚子,那就用平胃散就可以。若莫名其妙,肚子痙攣疼痛,用芍藥甘草湯自然比平胃散好。
其實,上述十帖良方,適應範圍有些會重疊,不要害怕,大膽使用即可。當然,真的分不清楚就一起用。
問二、可否請你舉例?
答:譬如說,小青龍湯跟苓桂朮甘湯也有重疊。當流清涕(頭一低下來就像自來
水一樣流出)時,兩帖藥合用效果更佳。
又譬如說,水瀉用胃苓湯,不要任意加葛根芩連湯。但急性腸炎一定會拉肚
子,用葛根芩連湯加胃苓湯效果當然更好,其實不加效果就很好了。
再者,急性腸炎肚子一定會絞痛,葛根芩連湯加芍藥甘草湯當然也可以。
問三、有時鼻涕又黃又白呢!該如何處理?
答:小柴胡湯┼苓桂朮甘湯。
問四、為何剛開始感冒就流清涕,不要吃小青龍湯?
答: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經驗,感冒流鼻水一吃康*600就(束起來!)(台語),
鼻子反而更不舒服,胸腔悶痛,這就是用收斂藥的結果。
一般初起感冒用葛根湯發發汗就好。但小青龍湯除了發汗外,也有收斂鼻水
的作用,所以不可以太早用。
其實要用也可以,但必須用小青龍湯┼枳殼、桔梗來開胸利膈,就不會有副作用。若已胸悶,則可用小柴胡湯解之,再加枳殼、桔梗更好。
問五、一般人不是都說中藥沒有副作用嗎?
答:回答這個問題前,讓我想起一般人對中藥的誤解。常聽人說:「中藥慢、西藥快」、「中藥治本、西藥治標」。其實這是嚴重的錯誤!拿慢性病來說,中藥也許要吃上一兩個月才會痊癒;而西藥往往控制了十年、二十年還在控制呢!你說西藥快嗎?至於急性的病、突發的病,只要你吃對了中藥,往往一天、兩天就會痊癒,遠比西醫快多了。不信的話,試試良方十帖就知道。
至於中藥當然也有副作用,不可以亂吃。不過其副作用跟西藥完全不同;中藥的副作用,往往是因為亂吃、吃錯藥而引起的;而西藥的副作用,就算你是在治這個病,往往也會帶給你其他更多的病,不只是傷胃而已。
問六、報紙說日本發現小柴胡湯的副作用。所以我們不敢用!
答:小柴胡湯創立於中國漢朝,已經使用將近兩千年,近年來日本十二所醫科大
學共同研究小柴胡湯七年,肯定小柴胡湯有很多神奇的效果,導致一年銷售量達620億日圓。固然小柴胡湯適應範圍很廣,但可以肯定日本人一定濫用。其次,日本人看一次病,拿一次藥就一直吃上兩三個月而不換藥,並沒有考慮症狀是否改變,這更是不能茍同的。本文將小柴胡湯列為必備良藥,有症狀出現時吃一吃,是不會有問題的,請放心。
問七、可否談談中醫治病的原則?
答:我們中醫治病講究的是辨證論治;不似西醫給定什麼病名,才用什麼藥。(日本人一見到肝炎就用小柴胡湯,就是犯了這個大錯!)一個絕頂高手只依最高的武學原則,而不拘於架式,才能將武功發揮的淋漓盡致。同樣地,您可別小看了「對號入座」,單單小青龍湯,本文畫龍點睛地告訴您:「流稀白的痰或涕」;若照坊間的書籍就可以列出「支氣管炎、肺炎、氣管炎、氣管支炎、支氣管喘息、支氣管擴張、濕性肋膜炎、感冒、流感、肺氣腫、百日咳、鼻炎、麻疹、腎炎、結膜炎、砂眼、淚囊炎、濕疹、水泡、浮腫、腹水、關節炎、胃酸過多症、留飲症、生唾過多症」等病名(某書p.206),讓您一頭霧水,不會用藥,來達到「權威」、「唬人」、「斂財」之目的也。
一般而言,中醫將症狀跟體質分寒熱來用藥。譬如:嘴巴淡、唇白、手腳冰冷,大便不成形,頻尿尿白,就叫寒症。紅、乾、破、燙、便秘、尿短赤就叫熱症。寒症用熱藥,熱症用寒藥就是大原則。
流鼻水呈稀、清狀為寒症,用熱藥小青龍湯。此時若吃麻杏甘石湯,無疑是雪上加霜。好比此症狀出現時,再吃冰、白菜等,分泌物(包括鼻水、白帶…等),將會更多。若鼻涕已呈黃濃稠為熱症,必須用寒藥麻杏甘石湯,此時若吃小青龍湯就叫做火上加油。
問八、中醫講究治本,那麼有沒有改善體質,吃了比較不會感冒的藥?
答:香砂六君子湯、小建中湯、玉屏風散,這三者可以任選兩種服用一段時間,可以增加抵抗力、改善體質、預防感冒,小朋友吃了身體好,考試也會進步。
香砂六君子湯、小建中湯可增加胃腸功能、幫助吸收、治慢性胃病,也可算是溫補良藥。玉屏風散可以增加保衛功能,改善體質、預防感冒;不過感冒了,就不可以吃玉屏風散。

五、總結---感冒之治療

1. 人體的大腦中有一造熱中樞,能不斷產生熱能,並調節溫度以維持體溫的恆定,遇冷則毛細孔收縮,遇熱則擴張以散熱。
2. 一旦受寒邪、風邪所侵,肌肉血管神經收縮,致無法正常散熱,引起體溫升高,即為發熱或發燒。(初期往往也會怕風、惡寒—葛根湯;不惡寒,發燒太厲害┼黃芩。)
3. 使得代謝管道受到阻塞,代謝廢物滯留皮下,刺激知覺、癢覺、痛覺神經,因而產生搔癢,全身肌肉酸痛現象,嚴重者造成骨節酸痛(葛根湯)。
4. 侵及頭部則頭痛(葛根湯),至耳朵則造成內耳不平衡、暈眩、欲嘔(苓桂朮甘湯或小柴胡湯);病毒若破壞視神經,則會出現角膜炎、結膜炎(葛根湯或小柴胡湯┼川芎、茺蔚子、車前子;便秘┼大黃)。
5. 侵及鼻子則有鼻竇炎及鼻塞(葛根湯┼遠志、菖蒲、白芷),流鼻水。其初始症狀可能為流鼻涕、稀而白,甚至如自來水般流不止(小青龍湯、苓桂朮甘湯;若鼻塞┼遠志、菖蒲、白芷)。
6. 若不予理會,又加上抵抗力弱,病情就會逐漸加重;若一直發燒,就會化熱而呈現熱症。(若發高燒,但惡熱而不惡寒,口大渴、自汗、煩躁、四肢冰冷,吃白虎加參湯註1即可解熱,病癒。)
7. 由流清涕而化熱後,鼻涕、痰都會變黃、黏稠狀(麻杏甘石湯)。侵及呼吸道而咳嗽有痰;若痰停於喉管不出則乾咳註2(麥門冬湯;有痰┼浙貝母、桔梗、北沙參、杏仁)。久咳則胸悶、有壓迫感(小柴胡湯┼枳殼、桔梗)。
8. 侵及淋巴則導致淋巴腫(小柴胡湯┼天花粉、浙貝母、牡蠣、香附)。
9. 侵入咽喉部,會使得咽喉發炎、扁桃腺發炎,嚴重時連吞口水都有痛感(麥門冬湯┼黃芩、桔梗、百部、元參;若沙啞┼訶子、蟬蛻)。
10. 侵入呼吸道則為氣管炎(寒性---小青龍湯。熱性---麻杏甘石湯);到胸腔則演變成肺炎(急性或熱性---麻杏甘石湯┼魚腥草)。
11. 到腸胃道則會腹瀉(胃苓湯)或便秘(增液湯、承氣湯註1),甚至併發急性腸炎(葛根芩連湯)。

註1:白虎加參湯、增液湯、承氣湯等,不列入必備良藥,有印象即可。
若發燒至40度以上,脈每分鐘跳到100下以上,若出現神昏、譫語、舌蹇(舌打結)、肢厥(四肢冰冷)、囊縮(陰囊收縮),即可判斷為腦膜炎;若5~6天不大便即可用大承氣湯;若沒有不大便的現象;就用白虎加參湯,一定可以很快解救。
西醫不懂得辨證,就用脊椎穿刺判斷,結果引起極嚴重的後遺症,切記不要成為受害者,切記!切記!
白虎加參湯、大承氣湯是救急的方子,兩千年來,一帖就挽回性命者,不知凡幾,其效如神,絕非現代醫學所可比擬,信不信由你!

註2:原則上,咳嗽喉嚨痛、痰黃稠或停於喉管不出而乾咳,吃麥門冬湯;而咳嗽喉嚨不痛痰稀白或吃冰、吹風就不舒服,則吃小青龍湯。但在輕微咳嗽時或在寒咳熱咳轉換的時候,分辨不出該吃何者時,大膽地先吃一種試試看,沒效或越嚴重時,再換另一種即可。(多試幾次,經驗熟了,以後就不會錯。)
另外,小柴胡湯治的咳嗽往往在感冒好幾天之後,而且不像小青龍湯和麥門冬湯那麼強烈;雖不頻發,但仍未全止,並有口苦、心煩喜嘔、胸脅苦滿…等症狀。

後記:敬請擁有本文者以慈悲心廣為流傳,但請勿任意增損刪改,並請保留後記一文。


請常念---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消業障、除病苦、增福慧、賜吉祥。

 

----吉祥如意----

中醫秘笈大公開----後記

中國時報73年2月28日第8版「醫生不看病,病人不會死」:瑞士學者韓魯士調查求證了以色列、哥倫比亞、英國、美國加州等地區,發現只要有醫生罷工的地方,其死亡率即降低至平時的35%。
您知道嗎?治妊娠嘔吐的西藥“白利麥豆”之副作用產生了幾千個畸形兒,導致日本藥廠破產;而第一代避孕藥的劑量是現在的一百多倍!
您可否仔細想過?以前西醫認為盲腸沒作用是人體的累贅,割掉比較不會引起盲腸炎;現在卻發現盲腸可以解類固醇。以前扁桃腺炎就鼓勵割掉,以為可以一勞永逸;現在卻發現割掉後,人體少了一道防線,將更糟糕。這要作何解釋?
香港腳(民86、6)、青春痘(民87、2)這麼小的毛病都治不好,吃了藥不是會死人,就是會自殺;能夠使用超過一百年的西藥有幾種?為何沒幾年就因副作用太大而淘汰;連廣告都以不含阿斯匹靈為口號,來唾棄這個叫某些人吃了會胃出血的碩果僅存者。
天天高喊血壓、糖尿病防治、到處都是洗腎中心,治到死也治不好;反倒是活活地被整死,連蔣經國總統都難逃腳趾被一隻隻切掉的命運。
您知道嗎?台灣的成年女性平均每3人就有一人尿失禁(某日某報記者盛竹玲報導);而有4分之1的成年女性沒有子宮。
雷久南博士表示:美國最先進的癌症研究機構明知道化學及放射治療無效,而且霸道,卻不敢公佈。(既得利益、誰願放棄!)
孫起元醫師表示:被國際醫學標榜為白血病的最先進療法之殘酷與霸道,將會在國際醫藥史上留下最慘痛的一頁。(為何媒體都只報導移植成功,而沒人揭發移植後的死亡率與苟延殘喘、生不如死呢?)
您知道嗎?為何前台大醫學院院長謝貴雄教授表示:中醫是我的最愛!為何前台大醫學院院長魏火曜先生早先打壓中醫不遺餘力,年老後悔莫及?為何前省立桃園醫院的姜淑惠醫師甘願放棄高薪,痛罵西醫!
*「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不懂得生命的真諦、捨本逐末,不懂得生理學,而以唯物的病理解剖理論,將人的器官不斷地切割,正突顯出現代醫學之捉襟見肘。
*再這人與人之間充滿了不信任、懷疑、詐欺的世界中,要您相信本文是很困難的;因此,本人鄭重地告訴您:如果您發現本文有任何廣告斂財之嫌疑,請您將本文丟到糞坑;如果沒有,請您用最真誠的心相信它!
本人是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一不求名、二不爲利;只是不滿中醫被歪曲、誤解、破壞;不滿政府長期打壓中醫,叫中醫自生自滅,以致醫療品質低落,令人以為中醫不科學。故大膽地用最淺顯的方式介紹家庭必備的十帖中藥,希望每一個人都懂得自我保健,免受庸醫之害。
*為何西藥淘汰率那麼高?---所謂科學,就是不斷地淘汰毒藥;用另一批毒藥來替代罷了!正如郗磊峰先生譯作「生物醫學」一書上說:殺死了一批病毒,不久又來了另外一批病毒;殺菌是成功了,病人也死了!
*中醫傳承了兩三千年,為何在美、日、大陸日受重視?---所謂不科學,實乃現代科技尚不足以證明其科學罷了!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           滿月後開始有以下明顯的症狀,就要懷疑寶寶是過敏兒

1.呼吸道:打噴嚏、鼻塞、喘鳴、久咳

2.皮膚:乾燥、濕疹、異位性皮膚炎

3.腸胃道:脹氣、腹絞痛、食欲不振、夜哭、嘔吐、腹瀉、便秘

4.初生時胎兒臍帶血IgE>1.0mg/dl

l           過敏体質與遺傳有關

1.父母親之一有過敏疾病-過敏兒的機率:1/3

2.父母親雙方有過敏疾病-過敏兒的機率:2/3

3.第一胎是過敏兒、第二胎是過敏兒的機率:100%

l           過敏體質與環境有關

過渡工業化的結果,過敏兒比率由1992年的10%增至2002年的20%

如何降低下一胎過敏兒機率

l           懷孕七週以上禁食:牛奶、蛋、花生、巧克力、有殼海鮮、禁止抽煙、多喝益生菌

 

l           如何餵食過敏兒~

六個月以上才能添加副食品,每星期一種循序漸進。過敏寶寶從開始添加副食品,就要很小心,一樣一樣慢慢試,等確定沒有過敏後,再增加更多的食物。醫生給我們對抗過敏的手冊中,特別提到幾樣過敏食物要避免,有些甚至要等兩歲再碰:牛奶、蛋白、帶殼海鮮、花生

 

 

低過敏食物

奶類  -母奶、水解蛋白配方奶

五穀類-米飯、米粉、米精、燕麥 、大麥、裸麥

蔬菜類-胡蘿蔔、蘿蔔、花椰菜、南瓜、地瓜、芋泥、萵苣、蘆筍、甜菜、波菜、高麗菜

水果類-蘋果、梨子、酪梨、木瓜、小紅莓、水蜜桃、葡萄、香蕉、杏桃、棗子、芒果、鳳梨、櫻桃、蓮霧

蛋白類-雞肉、羊肉、鮭魚、火雞、小牛肉

食用油-亞麻仁油、芥花油、葵花油、紅花油

其他  -葡萄乾、蜂蜜{但容易有寄生蟲)

 

高過敏食物

奶類  -一般配方奶、鮮奶、各式奶製品

注意:可能以不同的名字出現在包裝上-乳清蛋白、酪蛋白、酪蛋白酸鈉

@仔細閱讀食品包裝上的標示,才知道自己吃進的東西是什麼:

*可可亞粉、含奶油的食物、肉汁及一些醬汁都含有牛奶

*麵條與各種形狀的義大利麵中都含有小麥,有時還有雞蛋

*罐頭湯可能含有小麥和乳製品

*大部分的麵包都含有乳製品

*人造奶油通常含有乳清蛋白

*熱狗、冷盤切片、『非乳製品』點心含有酪蛋白酸鈉

五穀類-全麥類、麥粉、麥精、蕎麥、小麥(@小麥粉可能以不同的名字出現在包裝上-粗麥粉、細麥粉)

蔬菜類-豌豆、芹菜、大豆、玉米、花生、香菇、蘑菇、竹筍、韭菜、殘留農藥的青菜

水果類-柑橘類(柳橙、橘子、葡萄柚)、奇異果、草莓、椰子、蕃茄、有毛水果、哈密瓜、西瓜

蛋白類-蛋白、有殼海鮮(蝦、蟹等)、不新鮮的魚、黃豆製品、豬肉

食用油-花生油

其他  -含咖啡因(巧克力、咖啡、可可、茶、可樂)、花生、堅果類、果仁、醬果類、花生醬、芥末、酵母、肉桂、糖、人工食品添加物(人工色素、防腐劑、香料、黃色布丁、黃色糖果、五香豆干等)、含酒精飲料或食物。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曉青六個月大,媽媽憂心忡忡地來到門診,手上還拎著幾瓶外殼包裝
十分搶眼的包裝水,然而卻沒有安全檢驗合格標誌,也未寫明可以使用在
嬰兒,卻聲稱有許多特別成份。因為阿嬤聽說十分有益健康,已經給寶寶
喝了三四瓶,媽媽因此很害怕其中含有不良或有毒成份,希望請教如何處
理是好?

[水對健康的重要性]

水是一切生理活動的必需物質與基礎,人體中的所有反應都需要水份
才能進行,它在人體中的重要功用可以簡單敘述如下:

1.構造成份與組成體重:水佔人體體重之60-70%,在嬰兒體內更可多達
80%以上。不但如此,肌肉中的含水量更高達75%,甚至骨骼中的含
水量也有20%。水對人體生理上的重要由此可見一斑。
2.維持體內代謝活動:水在體內不斷的循環,以維持組織中各種活動。
若不喝水則身體活動力僅能維持數日。人體內 60%是水分,對體內發
生的各物理或化學作用擔當很重要的角色。腦部組織內含水分最多占
75%,因此若水分不足則頭腦的活動工作就會產生很大的障礙。腎臟排
泄約每天能過濾人體內180公升水量,除了少量變成尿液排出外,其中
99%水分又回頭重新過濾。
3.排毒與幫助新陳代謝:體內水分充足才能使血液流通順暢,並且將體內
代謝的老舊廢物與毒素一併帶走體內。如果長期飲水不足,血中代謝廢
物濃度就會增高,而加重腎臟負擔,並影響各種器官功能運作,容易產
生便秘、頭痛、背痛、精神不振等症狀,危害健康。
4.調節體溫: 人體的體溫之所以可以維持恆定,不受外界的氣溫所影響靠
的就是大腦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因大腦中的水份佔百分之七十五之
多,當水份不足時,體溫就會上升。尤其是當身體出現發熱或是中暑時
更要多喝水來維持體溫的恆定。

5.促進腸胃蠕動:多喝水可以促進寶寶腸胃蠕動,預防嬰幼兒便秘,使腸
胃消化後的廢物順利排出,尤其冷開水可刺激蠕動,引起便意。
6.穩定精神狀態: 當體內水分足夠時,腦部代謝廢物可隨水分排出,體內
各機能可以正常運作,會覺得精神舒爽。當口乾舌燥,水份攝取減少時
,腦細胞常會因應生理變化而出現不安與焦慮的情緒。

[飲用水的安全]
提到飲用水問題,讓許多家長相當煩惱。究竟要給寶寶喝那種水才安全呢
?自來水可不可以生飲?地下水井水安全嗎?各種包裝水或桶裝水如何選擇?家裏需不需要裝淨水器?那種淨水器品質較好?以下就陸續做說明。

簡單說,飲用水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是屬於未包裝之飲用水,如自來水,雨水、地下水等,另一大類是包裝之飲用水,如礦泉水,蒸餾水等

包裝飲用水方面,依中央標準局國家標準,可分為礦泉水和去除水中
所有礦物貿之包裝水二類 。其中礦泉水規定不得檢出大腸桿菌,生菌數每
一毫升在 200個以下(比自來水為高) ,此外還有物理性、化學性及污染物質與不得添加任何物質,即以氯氣殺菌是不允許等規定。除此之外,國家標準亦把由人工抽取的地下水也列入礦泉水中,此點與國外水質管理機構規定礦泉水需由自然湧出的條例並不一致,也造成許多業者抽取地下水模仿充當礦泉水。去除水中所礦物質之包裝飲用水方面,對於水源並無限定,但該飲水須以活性碳吸附,逆滲透蒸餾或離子交換等方式淨化水質,再加以過濾,如氯或紫外光照射等化學、物理方式消毒,以符合飲用水質的標準。

[包裝水生菌數與品質應注意]
根據消基會歷年來抽驗結果顯示,市售包裝礦泉水和飲用水雖均未驗
出大腸桿菌,但品牌樣品中約有3成生菌數超過國家標準(每毫升2百個)
,嚴重者甚至檢出2萬個生菌數,檢出超量者也不乏知名品牌。結果顯示
礦泉水衛生水準比包裝水更差。這些不合格品牌的每毫升水中生菌數介於
2001到2萬個。雖然生菌數的多寡並不一定影響健康,但通常生菌數愈高
,則含有病原菌的機率也愈高。此外需要注意即使有GMP 認證者也不一定絕對衛生,外包裝標示有GMP 食品認證,經消基會向相關單位查證字號是否屬實的,結果發現少數有GMP字號所認證的商品,本應以聚氯乙烯瓶包裝(PVC),但有以寶特瓶(PET)包裝樣品,或者樣品的GMP字號都與登記申請的產品名稱不符。我們建議家長應該時時注意衛生署與消基會的公佈檢驗報告。

[醫師給家長的建議]
1)不必添加不明功用的特殊飲用水:寶寶若以母乳餵食,在最初的四到六
個月以內,就不需要額外給予水份;若以配方奶餵食,雖應該給與水
份補充,我們仍建議以煮沸過的自來水在室溫下給寶寶使用。至於其
他包裝水或加上其他成份的水份來源,並不適合,而其安全性及品質
管理也不易確認。

2)煮沸後再使用方式最為妥當: 雖然目前自來水水質可能因管線老舊等
問題無法生飲,但是只要煮沸後使用,或依需要正確的使用淨水器材
,依然能確保飲用水的安全。

3)自來水反而較飲水機安全: 根據一項水質環保有關一般住戶及公共場
所、學校飲用水質檢驗報告,發現抽驗自來水水質只僅有 0.4%不合
格,而飲水器水質則有近50%不合格,即自來水反而較飲水機安全,
由此可知飲水機的維護和清潔與否,關係著飲水安全和衛生問題。

栽培兒童健康中心董事長 周怡宏 醫師提供!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發燒三階段生活起居照顧

陳永綺◎著

發燒期間,由於體溫升高,身體代謝率增加,同時氧的需求量也增加,孩子對能量的需求也增加,加上發燒時食欲會降低,腸胃的吸收也會受影響,所以養分的攝取格外的需要注意,以免營養不良。此外,再加上呼吸速度增加,以及大量出汗可能造成脫水,使電解質不平衡,所以更需適時的補充電解質水,並且注意心肺功能的變化。孩子的衣物應以棉質、寬鬆、吸汗、透氣的質料為宜。發燒的形成過程與各階段處理原則,建議如下:
 
發冷期:適當保暖
會有發抖、手腳冰冷的情況,應給予適當預防寒顫的措施。此時應當以身體保暖為主,如:增加被蓋(尤其是四肢的保暖)、或是用溫水袋、電毯、或是醫院使用的罩燈等,來預防發抖的症狀。這期間不可以用物理的方式像是躺冰枕、溫水擦澡、泡溫水澡等方式降溫。當有不舒適情況,可以服用適當的藥物來減輕症狀。
 
發熱期:防止脫水
是手腳發熱的階段,同時也會發現寶寶有心跳及呼吸變快的情形,這時可以先依孩子舒適感受來調整衣著與被蓋,必要時可以幫孩子用溫水擦拭身體、躺冰枕、泡溫水澡等散熱的方式來輔助退燒。不過,最好是在使用退燒藥後三十分鐘再進行物理性的降溫較合宜。但如果孩子出現不舒服、痛苦、發抖、嘴唇發紫、煩躁不安等情形,則禁止使用另外,在這階段要注意補充水分與增加營養、熱量的攝取,以防止脫水的可能。
 
退熱期:注意營養補充
就是出現流汗與血管擴張等症狀,應注意保持肌膚的濕潤度,所以注意補充水分,增加營養及熱量的攝取,並且適當的保暖。尤其是汗流浹背的孩子,更需要勤擦汗與替換乾爽的衣物,以及補充水分。
 
發燒期間應注意營養及水分補充
發燒期間,由於體溫升高,身體代謝率增加,同時氧的需要量也增加,孩子對能量的需求也同步增加,再加上發燒時食欲會降低,腸胃的吸收也會受影響,所以營養的攝取便格外的需要注意,以免營養不良。
 
此外,呼吸速度增加,再加上大量出汗可能造成脫水,使電解質不平衡,所以更需適時的補充電解質水,並且注意心肺功能的變化。孩子的衣物應以棉質、寬鬆、吸汗、透氣的質料為宜。

 
常見的五種輔助物理降溫方式必要時才使用

 

發燒時期
所需時間
症狀
體溫
照護原則
發冷期
幾分鐘至幾十分鐘
‧身體發抖
‧手腳冰冷
‧臉色蒼白
37至新設體溫之間
‧以身體保暖為主, 預防發抖、寒顫。
‧不可以用物理的方式像是躺冰枕、溫水擦澡等方式降溫。
‧必要時給予退燒藥。
發熱期
幾十分鐘到數個鐘頭
‧臉色紅潤、
皮膚、手腳溫熱
‧呼吸、心跳
快速
‧其他如:頭
痛、倦怠、
身體酸痛、
食欲不振等
38以上
即新設定的體溫
‧補充水分、注意營養攝取。
‧心跳呼吸功能與其他不舒服症狀。
‧適時給予退燒藥。
‧配合退燒藥的使用,可適當加上物理的方式降溫。
‧注意脫水症狀。
退熱期
幾十分鐘至一日
‧流汗
‧血管擴張
體溫恢復
‧補充水分,注意營養攝取。
物理性降溫方式,就是用一些方式處理身體表面,來達到「冷卻」的效果,如溫水拭浴、冰枕、冰毯或減少病人身上的衣物或被子,這種物理性的處理方式不建議當成第一線的退燒方法,主要適用在輔助退燒。
 
不過,目前的研究認為,發燒時僅需密切監測孩子體溫變化,以及觀察舒適的程度就可以。除非孩子有特殊疾病,無法承受高代謝率或出現非常不舒服的症狀,否則不需要積極用物理的方式來退燒。如需使用,最好在給予退燒藥三十分鐘後再嘗試,以避免干擾發燒型態。
 
如果發現用溫水泡澡會讓孩子更不舒服、表情出現不高興、痛苦或是煩躁不安,甚至身體發抖打寒顫時,就必須立刻停止用這種物理性的降溫方式。
 
★不適合物理性降溫的時機
如果發現用溫水泡澡會讓孩子更不舒服、表情出現不高興、痛苦或是煩躁不安,甚至身體發抖打寒顫時,就必須立刻停止用這種物理性的降溫方式。
 
不過,當父母親按時給孩子服用適當的退燒藥後,孩子的體溫仍然無法適當的降下來時,可以採取下列幾種方法:
溫水拭浴:用於嬰幼兒效果較佳
簡單說就是幫孩子擦澡,也就是將孩子身上衣物解開,用約37℃左右的溫濕毛巾全身上下擦拭。這樣的處理,可以使孩子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熱散發出去,而且毛巾擦拭過後在身上留下的水氣,也會由身體表面蒸發,這樣也會吸收身體的熱氣,幫助熱氣快速散出。
 
較小的嬰幼兒體表面積比例較大,體熱從皮膚散失也相對的較快,所以用這樣的方式效果很好,但是較大的孩童或是成年人由於體表面積較小,效果就比較不如預期。溫水拭浴只可作為輔助的退燒方法,或與退燒藥併用。根據研究,其與退燒藥併用時的療效,比單獨使用退燒藥來得好。
 
★禁用冷水或酒精拭浴
冷水或酒精拭浴已經禁用,這是因為用這樣的方法會在極短時間內快速的降溫,對孩子非常不好。且高熱的皮膚突然碰到冷水或酒精,孩子的反應會很劇烈、不舒服,甚至可能會引發抽搐。而且吸入酒精,也可能使孩童像喝醉了一般的昏睡或煩躁不安,干擾病情的判斷。
 
泡溫水澡:水溫應介於38℃至40℃之間
就是將孩子泡溫水並擦拭按摩身體,水的溫度最好是介於38℃至40℃之間。泡澡的原理與溫水拭浴相同,亦即使皮膚的血管擴張將身體的熱氣散發出去。
 
泡澡主要是增加身體的血液循環,利用排汗的生理機制,將熱散出,來達到降低體溫的作用。所以,溫水泡澡,水溫要控制好,否則也會導致孩子汗排不出來,使體溫更高或是急速降溫,寒顫的症狀再度出現,讓身體更不舒服。
 
★禁泡冷水澡
同樣的不能泡冷水澡,否則會出現反效果;冷水澡適合在中暑的情況,而不是發燒的情形。
 
冰枕:沒有表達能力的嬰幼兒不宜
冰枕是局部降溫的作用。顧名思義,就是將冰枕放在孩子頭枕部,把冰枕當枕頭用。冰枕是利用傳導原理,藉由較低的物體接觸體表後,將身體的熱氣傳到溫度較低的一方來降低溫度。
 
★嬰幼兒不宜
不過,還沒有表達能力的嬰幼兒不宜使用冰枕,因為幼兒不易轉動身體,而容易引起局部過冷或導致體溫過低。
 
環境:維持室溫於23℃至26℃間
室溫盡量維持在23℃至26℃之間,保持涼爽通暢。必要時可以將孩子安置在冷氣房中,或是用電扇繞轉著吹,但不要直接對著身體吹。這樣也可以幫助體溫散熱,也會使孩子感覺舒適些。
 
★四肢冰涼、猛打寒顫時禁止使用
如果發現孩子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此時就要禁止使用冷氣或電扇,並趕緊加件毛毯覆蓋,直到孩子身體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時,才可以再恢復使用冷氣或電扇來幫助散熱。
 
衣著:避免穿著厚重衣物
避免給孩子穿太多衣服,也不要蓋太厚的被子。因為把孩子裹得太多、蓋得太緊太厚,也常是造成體溫升高、散熱困難。所以衣物以棉質、寬鬆易吸汗的為佳。
 
★隨發燒階段增添衣物
如果是在發冷期出現寒顫、發抖的症狀時,應適時給予保暖。若是孩子身體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時,就需要減少一件衣物,並且隨時注意更換濕透的衣物,以保持清爽。
 

新手父母出版/醫師媽媽的小兒發燒照護經
陳永綺醫師 著 

(資料來源:新手父母出版 提供)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方位呵護寶寶的肌膚
採訪/陳逸馨
諮詢/新光醫院小兒科主任穆淑琪
             蔡仁雨皮膚科副院長&書田診所皮膚科特約主治醫師蔡長祐

太陽高掛的7月天,每次出門對大人來說都是一大折磨,更何況是肌膚稚嫩的嬰幼兒。其實要讓寶寶乾爽、舒服的度過炎夏並非難事,只要掌握一些原則,定可讓皮膚問題遠離您家的小寶貝!
 
瞭解baby的肌膚特性
新生兒的肌膚有以下四項特性:1.角質層比較薄。2.體表的血管較豐富。3.體表面積和體重的比例較大。4.汗腺發育不完全、基礎體溫高。5.寶寶一直到6個月大,都還存有母體遺留的荷爾蒙。
 
正因上述幾個特點,baby水分散失的速度比成人來得快,排汗功能也比較差;再者,寶寶的體表面積大,故熱的時候容易吸收環境熱量,冷的時候也比成人更易散熱,十分容易受到外在溫度變化的影響。此外,寶寶的皮膚薄,吸收能力也比較好,所以擦在寶寶肌膚上的物質會被帶進血液中,容易出現全身性的反應,局部的塗抹很有可能變成全身性的吸收,因此用在寶寶皮膚上的東西必須格外留意,以免影響其健康。
 
新生兒&嬰幼兒肌膚問題全蒐錄
 期待了十個月,小寶貝終於誕生了,可是baby的肌膚為什麼紅通通的,甚至有些脫皮,而不是光滑細緻的呢?爸比媽咪不要過於擔心,只要瞭解寶寶可能出現的肌膚變化與問題,很多疑慮就不會小題大做,相信也可以迎刃而解囉!
 
Type1脫皮
即所謂的胎脂。蔡仁雨皮膚科副院長&書田診所皮膚科特約主治醫師蔡長祐說明,寶寶剛從羊水出來時,有些人會把附在羊水上的皮脂或物質的脫落,當成是一種脫皮現象,此屬正常生理特徵,大概在寶寶出生1~2週內就會掉乾淨。原則上不需就醫處理,家長可幫他塗抹護膚乳液來改善脫皮。
 
Type2胎兒毒性紅斑
有些寶寶在出生2、3天後,會在四肢部位出現潮紅色的斑塊,或是在臉、脖子等處,出現紅紅的脫屑狀況,中間會有白白的點,看起來像是水皰或膿皰。基本上胎兒毒性紅斑目前發生原因不明,但卻是良性且暫時性的皮膚反應,不需特別治療,約莫1~2週後就會自行消失。
 
Type3粟粒疹
在新生兒中最為常見,大概30~40%的小寶寶都會有。新光醫院小兒科主任穆淑琪醫師說明,粟粒疹的成因是寶寶因代謝慢、皮脂分泌旺盛,使其表皮到皮脂層的皮脂腺阻塞,因而臉上或T字部位(額頭和鼻子)出現有針頭突起般的小白點;有些寶寶在出生2~3天就會長粟粒疹,但通常2~4週後就會消失。
 
Type4嬰兒型痘痘(痤瘡)
 寶寶出生後一個月左右,在臉頰上出現紅色丘疹或小膿皰,症狀類似青春期的痘痘,稱之為嬰兒型痘痘,但與青春痘不同的是,寶寶只會長在臉上。嬰兒型痘痘的成因推測與粟粒疹相似,尤其到了夏天,寶寶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更易阻塞。蔡長祐醫師提醒父母親,當小寶貝有嬰兒型痘痘時,只要讓臉部保持乾爽通風即可,不需要額外塗抹乳液,以免增加肌膚負擔,使痘痘惡化。一般來說,嬰兒型痘痘在一個月左右就會自然消退,且不會留下痕跡。
 
Type5脂漏性皮膚炎
有些寶寶會在2、3個月大時,在頭皮、眉心或是鼻翼兩側,出現一層黃黃的皮屑,稱之為脂漏性皮膚炎,不過此皮膚問題亦會隨著時間消失,只是需要更長的時間。脂漏性皮膚炎目前認為與媽媽的荷爾蒙有關,當媽媽體內的荷爾蒙還殘留在胎兒的身上,寶寶就可能會得到脂漏性皮膚炎,但這些殘留的荷爾蒙大概在寶寶半歲後就會被代謝掉。
 
如果寶寶只是患部有輕微脫屑,做好清潔的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別處理;但當皮屑太厚,整個卡在頭皮上時,寶寶看起來會像戴了一頂黃色的帽子,雖不至於影響寶寶的排汗功能,不過的確會影響其外觀,此時媽咪可以用嬰兒油塗抹在寶寶頭皮的患部上,待1、2分鐘嬰兒油軟化皮屑後,再輕輕地以紗布巾擦拭掉即可。
 
當然,假使家長覺得寶寶的皮屑增生太快,也可以帶寶寶至皮膚科或小兒科就診,搭配適當的外用藥物,是可以抑制脂漏性皮膚炎的發炎反應的。蔡長祐醫師強調,雖然醫師會開立一點點類固醇,但此劑量是很安全的,且脂漏性皮膚炎是良性與暫時性的,微量的藥物並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Type6尿布疹
尿布疹是一歲前嬰兒常見的肌膚問題,可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因為寶寶尿布包太久,但是尿布裡面已經有尿尿或便便,使得小屁屁受到過度的刺激,在屁股及包覆尿布的腰部上長出疹子;另一種狀況則是寶寶已出現前述的症狀了,家長卻置之不理,使其患部連帶出現黴菌或念珠菌的感染,讓症狀更為嚴重,此時紅疹的範圍就會開始擴大,蔓延到寶寶大腿內側的皮膚皺褶處。
 
穆淑琪醫師提醒家長,寶寶長尿布疹時,無論是為其更換尿布或是擦屁屁、洗屁屁,寶寶都會感到疼痛,這時務必勤加更換尿布,一天至少要換上6~8片。此外,最好讓寶寶的屁屁保持通風,甚至建議為寶寶換尿布時,可用清水沖洗寶寶的屁屁,擦乾後不要立即包上新的尿布,讓小屁屁透透氣,過個十分鐘再包起來。症狀嚴重的寶寶,亦可在其患部薄薄的擦上一層含氧化鋅成份的軟膏,氧化鋅本身具有隔絕、保護之作用,可減少受傷的肌膚與外界的磨擦。
 
Type7對磨疹
多半出現在4、5個月大以上的嬰幼兒,尤其是比較胖的寶寶。穆淑琪醫師進一步說明,對磨疹好發於寶寶的腹股溝、肛門口、脖子、腋下等皮膚皺褶處,有時會合併黴菌感染,特別是在悶熱的夏季。當寶寶有對磨疹的情況時,應讓他減少皮膚的磨擦,爸比媽咪除了應慎選透氣的尿布並勤加更換外,也可幫寶寶擦上凡士林或是含氧化鋅成份的乳液,以緩解不適。
 
Type8濕疹
意即皮膚發炎,患部會有紅、癢、脫屑、紅色丘疹或紅斑的反應。濕疹好發於秋、冬之際,因天氣乾冷而在臉頰上出現乾裂及紅的反應,不過異位性皮膚炎的表現也與一般濕疹類似,只是到了半歲左右,寶寶會在關節處(手肘、手腕、膝蓋窩等)出現濕疹的變化。除了皮膚上的表現外,有些寶寶會合併呼吸道的問題(如:過敏性鼻炎、氣喘反應、過敏性結膜炎等)。
 
無論是濕疹或是異位性皮膚炎,寶寶都要到3~6個月大以後才會表現出來,只是其初期症狀和脂漏性皮膚炎相仿,因此醫師多半會保守診斷,必須觀察至半歲以後,才能更進一步確定病因。
 
Type9汗疹(俗稱痱子)
1、2個月大的寶寶,因為趴睡或仰躺著睡,照顧者又讓寶寶穿太多衣物,使其在軀幹、胸口、背上長出密集、刺癢的小紅疹。汗疹依汗管阻塞的位置而有不同的表現,最表淺的稱為晶型汗疹,小水皰看起來是透明的,如果稍微深一點的叫做紅汗疹,更深層的稱之為深汗疹。
 
一般而言,在寶寶身上最常見的即為晶型汗疹,而俗稱的痱子就是紅汗疹,好發於悶熱、潮濕的夏季。當寶寶長汗疹時,只要讓寶寶保持通風、乾燥,並減少包覆,症狀很快就會獲得改善。
 
正確清潔&保養寶貝肌膚
 寶寶的肌膚雖然稚嫩,但只需簡單的清潔、保養,加上衣著、環境的控制,就能維持小寶貝肌膚乾爽健康。接下來就告訴爸比媽咪,清潔、護膚產品的挑選技巧!
 
清潔
如果寶寶有起疹子的狀況,用清水沐浴就可以了,以減少肌膚刺激;假若寶寶肌膚沒有特別的問題,可為其選擇無香料、不含刺激性皂精的中性清潔用品,避免危害到正常的皮脂膜結構。至於要選擇哪一種類型的產品?其實只要挑選大廠牌、有商譽、寶寶專用的產品即可。不過穆淑琪醫師提醒家長,早期的異位性皮膚炎嚴格禁止使用酵素,否則過度的刺激,不僅會造成寶寶皮膚乾燥,更甚者會導致病情惡化。
 
蔡長祐醫師則建議家長,不妨為寶寶選擇一些敏感性膚質或異位性膚質專用的產品,會比較溫和。使用之前,必須先試用在寶寶的手、腳上,觀察寶寶有無不適或過敏反應,如果洗完肌膚不會太乾燥,也無其他問題,就表示寶寶可以使用該項清潔用品。值得注意的是,幫寶寶洗澡時水溫不要超過40.5℃,有的baby的肌膚過於乾燥,是由於水溫太高把油脂都去除掉了,並非清潔劑的問題喔!
 
護膚
家長應為寶寶選擇保濕性強、具備主動修護、滋潤肌膚的護膚產品,以減少肌膚乾燥所衍生的種種不適。日常護膚用品一般多於洗澡後塗抹,每天約使用1~2次,倘若寶寶肌膚較為乾燥,便可增加塗抹次數。而部份針對問題肌膚的產品,可輔助藥物的使用,使用方式應遵照醫師建議。
 
★可以用濕紙巾嗎?
有些家長會使用濕紙巾幫寶寶清潔,穆淑琪醫師解釋,濕紙巾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涼爽型,此類的濕紙巾必須特別留意是否含有酒精成份,若有則不適合寶寶使用;另一種濕紙巾本身是乾的,使用前要先沾點溫水,這類的濕紙巾會比較安全,不過也要注意保存期限,才不會造成黴菌滋生。如果可以最好還是用清水幫寶寶清洗,洗後保持肌膚乾燥即可。
 
寶寶肌膚夏季照護5 Tips
太陽公公又出來露臉了,帶寶寶出門會不會曬傷或被蚊蟲咬傷?炎熱的夏天,寶寶怎麼穿才不會悶出疹子來?冷氣房內外溫差大,如何避免小寶貝著涼感冒呢……?種種的疑問,就讓專科醫師為您解答!
 
Tips1掌握正確穿衣法則
基本上只要維持室內環境通風即可,不用讓寶寶穿過多的衣物。baby其實並不怕冷,因此只要比成人多穿一件就可以了,把寶寶包得密不通風,不僅會增加皮膚的負擔,也會影響其四肢的活動與伸展,更可能導致其皮膚感染。新生兒的衣著搭配以「洋蔥式」穿搭最合宜。即以多層次穿法提供保暖效果,並根據室溫來增減衣物。
 
穆淑琪醫師認為,寶寶滿月後就不需要再穿紗布衣,在室內時只要讓他穿一件短袖的兔裝就好,到戶外再為他穿上薄的長袖衣物。此外,建議家長為寶寶挑選棉質、寬鬆、透氣、吸汗的衣物,讓寶寶舒服地度過夏季。
 
Tips2輕鬆解決痱子問題
寶寶長痱子時可以擦痱子膏或痱子粉嗎?蔡長祐醫師表示,假使寶寶長痱子的情況真的很嚴重,是可以擦一點痱子膏的,而若一定要擦痱子粉,切忌直接倒在寶寶的肌膚上,正確的作法是先倒在媽咪的手上,而後輕拍於寶寶的患部。痱子粉會吸附水分,使用不當反倒會堵塞毛囊、加重病情。其實最好的作法還是讓寶寶的患部保持乾燥,甚至可以用毛巾沾溫水輕輕擦拭,讓水分自動揮發、帶走寶寶身上的熱,寶寶就會舒服些。
 
Tips3防曬動作不馬虎

一般來說,6個月以下的寶寶並不適合使用防曬乳液,建議媽咪以躲避陽光為原則,且不要在上午11點至下午2點間帶小朋友外出,若要外出的話,也應以撐陽傘、讓寶寶戴上帽子,或用嬰兒車的遮陽棚保護寶寶,避免其接觸到紫外線。
 
而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若真的有需要使用防曬產品,則宜選用物理性防曬成分的產品,以減少寶寶過敏的機率。而在防曬係數的選擇上,一般而言SPF 20~30已敷使用,除非寶寶在戶外活動的時間較久,或是所處的地點是炎熱、空曠的海邊或山上,才需要挑選稍微高一點的係數。不過並不建議讓寶寶在室外玩太久,最好還是儘量讓寶寶在陰涼處活動,且一次不要超過30分鐘。
 
Tips4和惱人蚊蟲說bye bye
無論是帶寶寶到郊外,或者在公園、花園遊玩時,最好都讓baby穿著長袖、長褲,以避免蚊蟲叮咬。蔡長祐醫師提醒,一般還是建議不要讓6個月以內的嬰幼兒擦防蚊液,室內若有蚊蟲時,可透過蚊帳來保護寶寶。6個月以後的寶寶如果真的有需要,可擦含待乙妥(DEET)成份的防蚊液,且濃度應選擇在10~15%以內,濃度過高易產生吸收過度的問題。
 
使用防蚊液時,一樣要先噴在照顧者的手上,再擦在寶寶肌膚上,不過應避免碰觸到寶寶的手,防止寶寶揉眼睛或吃手手時把防蚊液也吃進肚子裡。而標榜含天然成份(香茅油、檸檬草、樟腦油)的防蚊液,實則防蚊效果不大,且樟腦若使用不當,甚至會導致中毒的危險,家長不可不慎。
 
★寶寶被叮咬了怎麼辦?
假如爸比媽咪已經做足了預防的工作,但寶寶還是不小心被蚊蟲叮咬了,此時可先冰敷寶寶的患部,若紅腫仍未消退,則建議到小兒科或皮膚科求診,醫師會開一些含類固醇的藥膏,幫寶寶止癢、消腫。穆淑琪醫師說明,家長在幫寶寶塗抹藥膏時,宜採點狀式的擦法,薄薄地點在被叮咬的部位。此外,有些寶寶對叮咬反應很敏感,可能會腫得很厲害,甚至是起水皰,因此建議爸比媽咪最好定期幫小朋友修剪指甲,寶寶才不會因為亂抓而造成皮膚傷害。

Tips5
冷氣房照護要點
在戶外時,寶寶皮膚的毛孔是張開的,一旦突然進到冷氣房內,寶寶的毛孔來不及收縮、體溫驟降,就容易出現咳嗽、流鼻水、打噴嚏等上呼吸道症狀,因此寶寶從戶外進到冷氣房時,媽咪一定要先幫他擦乾身上的汗,並換件乾爽的衣服,再帶寶寶走進室內,才不會因冷熱溫差太大讓寶寶的肌膚洗三溫暖,baby可是會吃不消的。
 
此外,最好讓室溫維持在25~27℃之間、濕度50~60左右,並保持室內通風,切忌緊密門窗。室內溫度過低時,寶寶的膚色會變得蒼白,手腳摸起來冰冰冷冷的,且易有咳嗽、流鼻水等症狀;相反地,當溫度太高時,寶寶的膚色會漲紅,皮膚摸起來燙燙的,甚至會出汗及哭鬧不安,嚴重時身上會長痱子、汗疹或濕疹。另外,如果寶寶長期待在冷氣房內,卻沒有讓他補充足夠的水分時,寶寶四肢的末端就容易看起來皺皺的,此時應立即給予寶寶飲用溫開水。

★醫師小叮嚀
其實很多寶寶的肌膚問題是自行產生的,且多數都會自行消退,並非家長照顧不周所致,爸比媽咪不要因為小寶貝的皮膚出問題而過度自責。如果真的處理不來,就帶寶寶去給專科醫師看,可別隨意聽信偏方幫寶寶亂塗抹藥物,以免加重小寶貝的病情喔!




《MamiHome媽咪窩》2009/7月號

(資料來源:MamiHome媽咪窩 提供)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益免疫力的營養素

營養素

功能

主要食物來源

預防感冒或傳染病

促進    新陳代謝

維生素A

促進生長與健康,保護黏膜及皮膚的完整

 

乳製品、肝臟、蕎麥、黃綠色蔬果(如胡蘿蔔、地瓜、南瓜、哈蜜瓜、柿子)等

 

 

 

維生素B1

維持正常食慾和消化力,以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

酵母、瘦豬肉、肝臟、穀類(如糙米)、堅果類、綠色蔬菜等

 

 

 

 

維生素B2

促進生長發育,保持好視力、預防皮膚炎

牛奶、內臟、蛋、綠色蔬菜等

 

 

維生素B6

協助蛋白質代謝、轉胺作用,能緩和憂慮的感覺

小麥胚芽、牛奶、酵母、肉類、魚、馬鈴薯、蔬菜等

 

 

 

維生素B12

有益於造血、神經系統及骨骼等細胞發育

內臟、肉類、蛋、魚、牛奶等

 

 

 

 

維生素C

維持結締組織之完整、參加體內氧化還原反應

柑橘類水果、蕃茄、芭樂、奇異果、綠色蔬菜等

 

 

 

 

維生素D

幫助骨骼生成,牙齒發育

 

日曬後身體可自行合成,乳製品、營養強化的穀類及麵包等

 

 

 

維生素E

抗氧化,增強淋巴細胞功能

 

植物油、小麥胚芽、堅果類、深綠色蔬菜等

 

 

 

維生素K

具有凝血功能,與骨骼形成也有密切關係

綠色蔬菜、大豆、腸內自行合成

 

 

 

葉酸

協助造血,與細胞正常分裂有關,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綠色蔬菜、內臟、酵母等

 

 

 

菸鹼酸

發育中的青少年應每天攝取13-15毫克,有益於身體和頭腦的發育

肝臟、肉類、酵母、魚、蛋、堅果類等

 

 

 

 

製造血紅蛋白

肉類、肝臟、蛋黃等

 

 

構成骨骼與牙齒

 

牛奶、蛋黃、肉類、糙米、全麥麵粉等

 

生殖器官的發育、蛋白質的合成,以及形成膠原蛋白

全穀類、肝臟、乳酪、肉類、海鮮等

 

 

維持甲狀腺的健康

 

食鹽、海鮮、海帶、紫菜等

 





邦聯文化
《小朋友活力健康飲》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幼兒奶粉該怎麼選比較適合呢?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湯國廷

嬰兒配方奶粉
母奶是上天賜給嬰兒最美好的食物,可惜在某些狀況下,因為嬰兒或母親的因素而無法哺育母乳(見註1),此時就必須要有類似母乳的替代品來使嬰兒維持健康和達到正常的生長與發育。

這個替代品當然必需含有適當的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等來符合六個月大以前正常嬰兒的所有熱量及營養需求,所以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之營養委員會提供的建議,訂定了嬰兒奶粉成分的標準,符合這些標準的才能稱為「嬰兒配方」。

在2005年歐洲小兒消化醫學會上許多專家更建議,這些嬰兒配方還需有足夠的臨床試驗及毒理試驗研究報告來證明其安全無虞。嬰兒是指1歲以內的寶寶,因此嬰兒配方也就是可以從出生一直吃到周歲,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不需更換的奶粉。我國自1993年開始,也開始制定嬰兒配方標準,現在所有的嬰兒奶粉,都要先經過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的審核,符合標準才准上市。

一般標準的嬰兒配方是以牛奶蛋白為原料,而且添加易消化吸收的植物油來取代不易吸收的牛奶脂肪,然後經過處理,使其成分接近母奶而製成(稱牛奶蛋白配方)。若以豆精蛋白或羊奶為原料,則稱豆精蛋白配方或羊奶蛋白配方。當寶寶無法適應標準嬰兒配方或豆精蛋白配方時,一些特殊的嬰兒配方也可供選擇。

類型一牛奶蛋白嬰兒配方
如金愛兒樂、心美力、優生、能恩等。如同前述,此配方的蛋白質是來自於牛奶蛋白,脂肪來自於混合的不同植物油,以使其所含之脂肪酸接近母乳之脂肪酸組成。常被使用的植物油包括有棕櫚油、黃豆油、椰子油、玉米油及葵花油。但因為植物油來源之棕櫚酸因其結構與母乳不同,所以吸收較差。
碳水化合物的組成為乳糖為主(70%~100%)。母乳中的乳糖因為結構的不同,可促進寶寶腸道內乳酸菌的生長,但嬰兒配方內的乳糖則無此功能。

類型二豆精蛋白嬰兒配方
此配方的蛋白質來源是豆精蛋白(人體對豆精蛋白的代謝吸收較差,所以豆精蛋白嬰兒配方的蛋白質成分會略高於牛奶蛋白嬰兒配方),脂肪來自於植物油,而碳水化合物的組成不含乳糖而是由蔗糖和玉米糖漿或僅由玉米糖漿來取代,所以當寶寶有乳糖不耐症、半乳糖血症或對牛奶蛋白過敏時,可以考慮使用這一類的奶粉。


類型三特殊嬰兒配方
1. 無乳糖嬰兒配方
  這類配方正如標題所示不含乳糖,而由葡萄糖聚合體、麥芽糖糊精來取代,但其蛋白質來源還是以牛奶蛋白為主。這類的市售產品包括優哺、安琪兒無乳糖、愛兒—110等。當寶寶發生乳糖不耐症時,可以使用此類奶粉。
2. 水解蛋白嬰兒配方(俗稱免敏奶粉)
  牛奶蛋白嬰兒配方中的牛奶蛋白由乳蛋白和酪蛋白組成,雖然與母乳中蛋白質的組成比例類似,但構造不一樣。牛奶中的乳蛋白主要是β型乳球蛋白,和母奶中的α型乳蛋白不同。β型乳球蛋白被認為是造成牛奶蛋白過敏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解蛋白」顧名思義,就是將這些會引起過敏的大分子蛋白拆開,變成小分子的蛋白;因為蛋白的分子量越低,越不會使寶寶過敏,而一般牛奶蛋白的分子量約在33,000左右,水解蛋白配方則約在5,000~9,000(部分水解配方,如能恩HA),甚至可能分解至更低(高度水解配方,如哺力美、百佳力),故因而大幅降低了使寶寶過敏的機率。可是這些水解蛋白嬰兒配方的水解程度越高,會比較不好喝一點,所以要選擇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配方,最好請教專業小兒科醫師的意見。
這些水解蛋白嬰兒配方的脂肪是以長鏈脂肪酸和中鏈脂肪酸的型式供給,中鏈脂肪酸的消化與吸收不需要脂肪與膽鹽的協助,所以這類的水解蛋白配方除了可以適用於對牛奶蛋白和豆精蛋白過敏、慢性腹瀉的寶寶之外,對於脂肪吸收不良的寶寶也同樣適用。


較大嬰兒奶粉
一般的嬰兒配方符合6個月大以前正常嬰兒需要的所有熱量及營養需求,但在6個月大之後,就必須開始接觸適量的副食品以幫助成長。但若寶寶此時接受副食品的情況不好同時又出現明顯的厭奶,這時可以考慮更換口感較好的較大嬰兒配方奶粉。
什麼是「較大嬰兒配方奶粉」?它只是較大寶寶(6~12個月)在準備慢慢減少對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依賴,到正式以固體食物為主食,這個過渡時期的一個營養輔助品。
6個月大以上的寶寶一定要換喝較大嬰兒配方嗎?1996年,第39屆「世界健康會議」時,與會的人士作出決議:「對於嬰兒哺以所謂的『較大嬰兒配方』,其實是不一定需要的」。
之前在文章所提,嬰兒配方奶粉可以使用在整個嬰兒期,只要在6個月大之後,記得添加適量的副食品即可。


較大嬰兒配方與一般嬰兒配方有何不同?

1. 口感較好:除了一兩家產品之外,醣分方面在乳糖之外幾乎都加上了「蔗糖」,加了蔗糖之後,雖然有比較好吃,但對於一些部分或完全缺乏蔗糖酵素的嬰兒來說,可能就會開始腹瀉了。
2. 蛋白質含量較高:嬰兒每天每公斤體重的蛋白質需要量是大人的2~3倍,但這個比例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
 例如,大人除了孕婦之外,每天每公斤體重約需0.8公克的蛋白質;6個月大以前的嬰兒則需每天每公斤2.2公克,6個月至周歲的嬰兒則降為每天每公斤1.5公克。
 一般說來,寶寶的奶量在4個月大時會達到高峰期,之後受到厭奶的影響奶量就會降低。對於奶量明顯降低的嬰兒而言,此時用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較大嬰兒配方剛好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但如果寶寶奶量不錯,而父母又同時餵予蛋、魚、肉泥等蛋白質食物時,可能就會超過寶寶蛋白質的需要量,這時由於醣、脂肪、蛋白質供給的比例不均衡,反而寶寶的體重不能增加,而高蛋白質的配方也容易造成寶寶便秘。
3. 鈣和鐵的含量較多
在六個月大之後的嬰兒,由於對鈣的需求增加,所以較大嬰兒配方會將鈣的含量提高,同時若先前使用的是低鐵嬰兒配方,則同一廠牌的較大嬰兒配方,鐵的含量就會提高以避免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早產兒奶粉
「早產兒」指的是妊娠週數未滿37週就出生的嬰兒。而早產兒奶粉就是提供給這類的嬰兒使用,直到寶寶體重增加至2~3公斤,或到妊娠週數37~40週止。但在出生體重小於1公斤或是同時有肺支氣管發育不良者,可以使用至體重大於3公斤。

基本上早產兒奶粉與一般的配方奶粉,有以下六點不同:
1. 熱量較高:早產兒因為提早出生,各個器官發育尚未成熟,需要較多的熱量以供生長需求,但因為胃容量小,腸道蠕動較差,同時避免增加過多的水分負擔,所以早產兒奶粉將熱量提昇至每30cc含有24大卡(一般的嬰兒配方或母奶,每30cc含有20大卡熱量)
2. 醣類的組成不同:早產兒腸道內乳糖酵素普遍降低,根據研究,在30週懷孕期時,胎兒的乳糖酵素活性只有足月兒的30%左右。因此早產兒奶粉中,乳糖大約只占40~50%,其餘以玉米糖漿或葡萄糖聚合體取代。
3. 蛋白質含量較高:早產兒的蛋白質需求量較高,在早產兒奶粉中,普遍將蛋白質含量提高了50%。
4. 脂肪成分不同:脂肪的吸收需要膽鹽和脂肪的幫助,但早產兒的膽鹽和脂肪皆不足,所以早產兒奶粉會以中鏈的三酸甘油脂取代部分的長鏈三酸甘油脂,因為中鏈的三酸甘油脂的消化和吸收不需靠脂肪和膽鹽,所以可以增高脂肪的吸收率。
5. 鈉離子含量較高:早產兒的腎臟功能不好,攝取的鈉離子容易流失,所以早產兒奶粉增加鈉離子的含量,以免寶寶的鈉離子攝取量不足。
6. 脂溶性維生素E含量較高:因為身體內儲存不足,又由於對脂肪的吸收不良,影響對維生素E的吸收。


牛奶(鮮奶)
在1970年代(此時尚未有嬰兒配方上市),有將近70%的嬰兒在6個月大以前餵食牛奶,但陸陸續續發現這些嬰兒會有營養或健康上的問題存在,例如過早接觸牛奶因而增加過敏的機會;有些因為牛奶中的鐵質濃度低及生物可利用率差會造成缺鐵性貧血;牛奶中的高溶質和高鈉對腎臟負擔大;牛奶中的必需脂肪酸不夠,會造成嬰兒營養不良及阻礙中樞神經的發育。

到底什麼時候可以讓寶寶喝鮮奶呢?由於無法以母乳哺育的寶寶,現在還有多種的嬰兒配方可供選擇,所以鮮奶建議1歲之後再吃較好,而且在2歲以前,不建議吃低脂或脫脂牛奶,因為此類牛奶除了必需脂肪酸不足外,這些寶寶可能因為要達到他們熱量的需求所以必須多喝,大量飲用鮮奶的結果,在無形中攝食了較多的蛋白質和高溶質,這樣反而會造成寶寶腎臟的負擔及生長遲緩。

【註1】不適合哺育母乳的狀況
1.患有先天性半乳糖血症的嬰兒
2.患有開放性肺結核病或愛滋病的母親
3.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物質治療或檢查的母親
4.使用抗癌藥物治療的母親
5.藥物濫用的母親
6.乳房上有疱疹病毒的感染


新手父母出版/全方位小兒腸胃手冊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湯國廷醫師  著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幼兒奶粉當中,可能會有些什麼添加物?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湯國廷

市面上有許多強調添加了特殊營養物質的嬰兒配方奶粉,但根據2005年新版嬰兒配方奶粉國際標準與規範的建議,因為就現有的研究報告無法証明其益處及安全性,所以不支持益生菌、寡糖、基因重組蛋白(如乳鐵蛋白)、酵素、生長因子等添加於嬰兒配方奶粉中。

成員一
「核A酸」是構成體內細胞遺傳基因DNA、RNA的重要成分,也參與著蛋白質、脂肪、醣類及核酸的代謝,同時核A酸可強化嬰兒免疫系統的發展,體內組織的生長、修補及促進腸道內比菲德氏菌的生長,並降低嬰兒腹瀉發生率。
一般來說,嬰兒與成人都有能力自行在體內合成核A酸,但當需求量較大時,如快速分化中的組織、體內受到感染、傷口癒合的階段,人體本身所合成的核A酸可能就不夠應付了,這時就需要靠外界的供給。母乳中含有大量核A酸,平均含量約每公升70毫克,目前市面上添加核A酸的配方奶粉大致上是以母乳所含濃度作為添加標準。

成員二:
「DHA」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ecosahexanoid acid)的縮寫,「AA」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的縮寫,兩者都是人體重要的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DHA占大腦神經組織脂肪含量的25﹪,AA則占了15﹪,此外,這兩種脂肪酸也是構成視網膜的重要成分,因此,DHA與AA是讓「大腦正常發育」與「視力正常發展」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人體大部分的DHA和AA,是由亞麻油酸(ω3)與次亞麻油酸(ω6)在體內經過複雜的程序轉化而成。成人一般都有足夠能力將食物中的亞麻油酸與次亞麻油酸衍生轉化成DHA和AA,或從日常食物(DHA的食物來源包括深海魚類、海藻等;AA食物來源包括肉類、蛋、單細胞藻類等。)當中直接攝取到所需的量。
有研究顯示,早產兒及出生3個月內嬰兒自行衍生DHA和AA的能力較差,因此含有豐富DHA和AA的母乳,得以幫助嬰兒快速生長需要,促進腦部的發育和視力發展。有些廠商在配方奶粉中直接添加適當比例的DHA、AA,另外一些則是添加適當比例的亞麻油酸與次亞麻油酸,提供製造DHA、AA的原料。


成員三:
關於「益生菌」的介紹,請見〈營養篇Ⅱ———充足營養素幫助孩子成長茁壯〉。

成員四:
「寡糖」是指3~10個單糖分子所構成的醣類化合物。寡醣不易被人體分解,而甜度只有蔗糖的20%~70%,每公克僅產生1.5千卡熱量,一般常作為低熱量的甜味劑。
寡糖可作為體內比菲德氏菌等益生菌生長繁殖的養分,同時它有類似膳食纖維的作用,所以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減少便秘的機會。


新手父母出版/全方位小兒腸胃手冊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湯國廷醫師  著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階段孩童該怎麼吃?~嬰兒後期營養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湯國廷

為什麼六個月大後要添加副食品?
隨著寶寶體重不斷地增加,一天的奶量也越來越多,一般而言,寶寶的奶量在4個月至6個月大時會達到最高峰,之後受到厭奶的影響,奶量會降低,以6個月大的嬰兒(體重約為7.5公斤)為例,一天所需熱量為750大卡,折算所需奶量約為1125cc。事實上,大部分的嬰兒都達不到這個奶量,可見用純母奶或嬰兒配方餵哺已經無法滿足嬰兒熱量的需求。此時,就必須添加奶類以外的嬰兒食品(即副食品)。
添加副食品不但可以提供嬰兒熱量、同時也可提供微量元素(鋅、銅、鐵)及維生素,輔助嬰兒準備適應日後各種不同的固體食物,更重要的是訓練嬰兒吞嚥及咀嚼能力,以免日後偏食。很多小孩到了2~3歲後還不肯吃較硬的食物,就是忽略這個時期的訓練。

添加副食品的原則
一、漸進:開始時一次添加一種新食物,由稀漸濃,少量增加,質地先以液體狀進步到泥狀或糊狀食物,再進步到細碎食物、塊狀食物,每種食物的間隔至少相隔1星期,先以稀飯或嬰兒米粉嘗試,再來才是水果、蔬菜、肉類。
二、過敏:添加新食物後,注意寶寶有無嘔吐、腹瀉、皮膚紅疹,若有以上症狀,則應停止餵食該食物1至2個月,或向醫師請教。一些高過敏的食物,如蛋白、麥類、柑橘類水果、海鮮(包括魚)、堅果類和花生、大豆製品、巧克力應到1歲以後再嘗試。
三、混合:嘗試過4~5種不同食物後,才可混合餵。
四、訓練:選在寶寶較餓的時候餵食,例如餵奶前一小時,嬰兒米粉應以水或奶調成糊狀,盡量以湯匙餵,訓練寶寶吞嚥及咀嚼能力。
五、衛生:在準備副食品時,一定要注意食品、器具及雙手的清潔衛生;若購買市面上現成的嬰兒食品,也應注意有效期限,若不能當餐吃完,可冷藏於冰箱中,並於24小時內食用,吃不完則應丟棄。
六、溫度:不可太高,以免燙傷及破壞營養(Vit C),不用微波加熱。
七、清淡:盡量以天然、新鮮食物來製作副食品,並不需另外添加調味料,以養成寶寶吃清淡食物的
習慣。
八、適量:尊重寶寶的食慾,如果寶寶拒絕再張口、將頭轉開或哭鬧起來,不可強迫食物一定要吃完。
九、環境:餵食時應讓寶寶斜躺,面對面餵食,保持舒適、輕鬆,餵食時父母要有耐心,不可以食物做為獎懲。

6、7個月大時,每天約4~5餐配方奶或母奶,一餐副食品;8~10個月時,奶類減至3~4餐,副食品增加至兩餐;一歲之後,主食應與大人相同,但仍宜清淡,奶類應為副食品就好,而且只需2~3次。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果汁應在6個月大以後才嘗試給予,因為它們只有提供少量的能量,但是卻取代了更營養的食物,而美國兒童牙科學會更建議給予果汁時應放在杯中,而非奶瓶內,以免嬰兒蛀牙。一般而言,1歲之前給予果汁一天不要超過120cc。


當寶寶開始進食副食品時,寶寶大便的顏色、形狀或味道可能會與之前不同,甚至有時會看到吃下去的食物原封不動的排出來,只要不是腹瀉、便秘,這是很常見且正常的,家長不用過度擔心。


新手父母出版/全方位小兒腸胃手冊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湯國廷醫師  著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階段孩童該怎麼吃?~幼兒期營養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湯國廷

『斷奶瓶』而非『斷奶』,牛奶不能做為主食
1歲之後,固體食物應為主食,不能再以母乳或嬰兒配方作為主要的營養來源,但為了達到每天鈣質的最低需求量,每天至少要攝取500cc的奶量,而且應用杯子餵食而非奶瓶。建議1歲之後再讓孩子喝鮮奶較好,而且在2歲以前,不建議吃低脂或脫脂牛奶,因為此類牛奶除了必需脂肪酸不足外,這些寶寶可能因為要達到他們熱量的需求,大量飲用鮮奶的結果無形中攝食了較多的蛋白質和高溶質,這樣反而會造成寶寶腎臟的負擔及生長遲緩。
寶寶在1~3歲間,開始會對食物產生喜愛厭惡,此時食物的外型或氣味往往會影響食慾,譬如:在味道上較重的菠菜、苦瓜;在外觀上較不討喜的綠色蔬菜;或聞起來食物氣味較強烈的九層塔、芹菜、青椒等。
另外,對於偏食的寶寶,還要考慮是否寶寶咀嚼能力不佳或不喜歡咀嚼,因此在添加副食品階段時,應該讓寶寶嚐試各類食物,同時訓練咀嚼能力,才不會讓寶寶養成偏食的習慣。
寶寶的口味是大人培養出來的,不要一味迎合寶寶的口味,否則會養成寶寶偏食的習慣,同時避免一開始就讓寶寶吃重口味的食物。

三餐外加點心,營養更放心
這時寶寶每日的營養素應平均分配於三餐,為避免寶寶習慣高膽固醇的食物,有人建議蛋黃1週不要超過3個。由於幼兒的胃容量小,食量有限且容易餓,所以在三餐以外,可供應1~2次點心以補充營養素和熱量,但必須尊重寶寶的食慾,三餐可能會有大小餐,若正餐吃的少,可在點心時間再多吃點。點心宜安排在飯前2小時供給,食物的「質」應優於「量」,量的多寡以不影響正常食慾為原則。
點心的材料最好選擇季節性的新鮮蔬菜、水果、麵包、麵類、三明治、馬鈴薯、甘薯、牛奶、蛋、豆漿、豆花等。含有過多油脂、糖或鹽的食物,如:薯條、洋芋片、炸雞、糖果、巧克力、夾心餅乾、汽水等,均不適合做為幼兒的點心。果汁則每天不要超過240cc。
寶寶在學習用匙、筷的時期,父母準備的食物要容易夾且食譜多變化,例如早餐吃麵包,午餐改吃麵,晚餐則可吃飯,當寶寶吃不完時,父母才可嘗試餵食。


新手父母出版/全方位小兒腸胃手冊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湯國廷醫師  著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寶寶乖乖吃飯的8個tips

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林億萍

1. 配合幼兒規律的生活作息,讓bobo定時定量的用餐。

2. 用餐時,家人不要在幼兒面前批評各種食物的好壞。

3. 給予bobo各式各樣的食材,以免造成偏食的習慣。

4. 培養或改善用餐的環境與氣氛,例如不要開電視而干擾用餐氣氛,家人共同進食,或是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用餐等。

5. 以鼓勵的方法誘導bobo進食,而非採取強迫威脅的手段。

6. 帶bobo到戶外活動,適當的發洩體能也較有食欲。

7. 了變化菜色外,也可以讓bobo嘗試不同的用餐方式,如野餐。

8. 減少給予零食,點心的攝取也不可過量,最好是家長DIY的。


新手父母出版/幼兒健康廚房
撰文.執行╱楊文玉
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林億萍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生病或健康,取決於飲食教育

松田麻美子◎著

本書旨在介紹乳幼兒的飲食,本章將為你簡單地介紹適合小學生的飲食。有機會再為各位詳細介紹有關小學生的飲食須知。

 

當孩子進入小學,在學校與同儕相處的時間就會比在家的時間多出許多。然而,這個時期正需要父母作為孩子們的模範,教導「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必要的」等正確觀念。

 

新鮮的空氣、水、適合身體的食物、陽光、睡眠、運動及壓力管理(保持心情平靜)是很重要的。特別是有關食物的選擇,父母從小就應該告訴孩子「為什麼和其他小朋友攝取不一樣的飲食」,這點比學校教育更重要。

 

「優質的食物可養成健康的身體,劣質的食物造成孱弱的身子」此「自然法則」,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就能理解。當我們的孩子或孩子的同儕吃壞肚子或發燒時,便是教導孩子「食物與疾病的關係」的最佳良機。

 

媒體在報導流行性感冒及SARS時,傳達「疾病都是外界的病毒及細菌所造成」的觀念也是問題所在,因為這將造成孩子們對自我的健康管理產生不負責任的態度。

 

遺憾的是,在學校並不能接受到這類教育。學校的現況是,在營養午餐中提供肉類、牛奶、糖、精製穀物(白麵包、白米飯)等會造成疾病的食物。所以,能確實教導孩子「食物與健康」、「食物與疾病」之間有著密切關係的,只有身為父母的各位了。

 

首先,不要在家中購置垃圾食物,要全家一起選擇正確的飲食,父母也要做好健康的生活模範。如此,孩子們在外就算有機會接觸到垃圾食物,也會自己踩剎車。

 

平常若沒有吃到那些垃圾食物,突然吃的話,身體自然無法接受,吃完後身體的能量降低,因而會感到不適,孩子自然而然就不會想再吃那些垃圾食物了。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涼飲料」無法止渴

松田麻美子◎著

只要走在路上,處處都可以看到清涼飲料的自動販賣機。
 
因為清涼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砂糖,所以在美國又稱它們為「液態糖果」或「液態熱量」。清涼飲料除了與急速增加的肥胖密切相關,還與骨折機率提高、骨質疏鬆加速、腎結石及膽結石形成、失眠症、注意力不集中、中樞神經失調及憂鬱等腦部障礙的發生有著深遠關係。
 
因為清涼飲料是極為有害的食品,所以在美國,以公眾利益科學中心(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為主,發起撤除學校中的自動販賣機的運動,並開始為學童及家長進行健康飲食教育。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最近進行的研究發現,清涼飲料會使孩子的骨骼變得脆弱。以十歲~十九歲的活潑女孩為例,有喝清涼飲料者骨折的比例是不喝清涼飲料者的五倍。
 
可樂及汽水中所含的磷酸會使血液中的鈣質失去平衡,導致蓄積在骨骼內的鈣質流失。喝了三百五十毫升的清涼飲料後,就會流失二十毫克的鈣質。如果持續讓家中的孩子飲用清涼飲料,那麼孩子到了中年時便可能會罹患骨質疏鬆症。
 
清涼飲料的廠商為了刺激中樞神經使其亢奮,並讓人有「涼爽的感覺」,因而添加了咖啡因、古柯葉(Coca)、可樂果(Cola)等會導致上癮的物質。
 
另外,清涼飲料中還添加了使其發泡的二氧化碳、各種人工著色料及人工甜味料(阿斯巴甜)。這種含有香料的飲料,會在體內引起有害的化學變化,而污染體液、妨礙淋巴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使身體的生理平衡崩潰。
 
果汁飲料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即使標示「一○○%果汁」,也絕不代表天然「天然果汁」是指在眼前以新鮮蔬果現榨現喝的果汁。將榨好的果汁放進冰箱冷藏,經過數小時後,味道就會改變,營養價值也幾乎都流失殆盡。
 
市售的一○○%果汁,為了不變質,會經過十秒鐘、九○℃的加熱殺菌。加熱的結果不會造成變味,也不會造成變色,但會讓食物失去酵素而變成沒有生命的食物
 
我們人體是無法從這樣的東西獲取營養的,更不用說是只含一○%果汁的飲料,這類製品不但說不上是果汁,只能說是添加香料及防腐劑等化學物質的糖水罷了。
 
口渴時,身體真正渴求的是「純淨的水」,也就是H2O。此時飲用蒸餾水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在日本平價的家庭用淨水器並不如美國一般普及。
 
其次建議的是逆滲透淨水器及鹼性離子整水器。如果你目前沒有預算購買這些機器,也要盡量避免飲用參雜各種污染物質的自來水。建議飲用寶特瓶裝的礦泉水,至少也請在水龍頭上加裝性能較好的過濾裝置。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