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奶粉該怎麼選比較適合呢?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湯國廷

嬰兒配方奶粉
母奶是上天賜給嬰兒最美好的食物,可惜在某些狀況下,因為嬰兒或母親的因素而無法哺育母乳(見註1),此時就必須要有類似母乳的替代品來使嬰兒維持健康和達到正常的生長與發育。

這個替代品當然必需含有適當的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等來符合六個月大以前正常嬰兒的所有熱量及營養需求,所以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之營養委員會提供的建議,訂定了嬰兒奶粉成分的標準,符合這些標準的才能稱為「嬰兒配方」。

在2005年歐洲小兒消化醫學會上許多專家更建議,這些嬰兒配方還需有足夠的臨床試驗及毒理試驗研究報告來證明其安全無虞。嬰兒是指1歲以內的寶寶,因此嬰兒配方也就是可以從出生一直吃到周歲,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不需更換的奶粉。我國自1993年開始,也開始制定嬰兒配方標準,現在所有的嬰兒奶粉,都要先經過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的審核,符合標準才准上市。

一般標準的嬰兒配方是以牛奶蛋白為原料,而且添加易消化吸收的植物油來取代不易吸收的牛奶脂肪,然後經過處理,使其成分接近母奶而製成(稱牛奶蛋白配方)。若以豆精蛋白或羊奶為原料,則稱豆精蛋白配方或羊奶蛋白配方。當寶寶無法適應標準嬰兒配方或豆精蛋白配方時,一些特殊的嬰兒配方也可供選擇。

類型一牛奶蛋白嬰兒配方
如金愛兒樂、心美力、優生、能恩等。如同前述,此配方的蛋白質是來自於牛奶蛋白,脂肪來自於混合的不同植物油,以使其所含之脂肪酸接近母乳之脂肪酸組成。常被使用的植物油包括有棕櫚油、黃豆油、椰子油、玉米油及葵花油。但因為植物油來源之棕櫚酸因其結構與母乳不同,所以吸收較差。
碳水化合物的組成為乳糖為主(70%~100%)。母乳中的乳糖因為結構的不同,可促進寶寶腸道內乳酸菌的生長,但嬰兒配方內的乳糖則無此功能。

類型二豆精蛋白嬰兒配方
此配方的蛋白質來源是豆精蛋白(人體對豆精蛋白的代謝吸收較差,所以豆精蛋白嬰兒配方的蛋白質成分會略高於牛奶蛋白嬰兒配方),脂肪來自於植物油,而碳水化合物的組成不含乳糖而是由蔗糖和玉米糖漿或僅由玉米糖漿來取代,所以當寶寶有乳糖不耐症、半乳糖血症或對牛奶蛋白過敏時,可以考慮使用這一類的奶粉。


類型三特殊嬰兒配方
1. 無乳糖嬰兒配方
  這類配方正如標題所示不含乳糖,而由葡萄糖聚合體、麥芽糖糊精來取代,但其蛋白質來源還是以牛奶蛋白為主。這類的市售產品包括優哺、安琪兒無乳糖、愛兒—110等。當寶寶發生乳糖不耐症時,可以使用此類奶粉。
2. 水解蛋白嬰兒配方(俗稱免敏奶粉)
  牛奶蛋白嬰兒配方中的牛奶蛋白由乳蛋白和酪蛋白組成,雖然與母乳中蛋白質的組成比例類似,但構造不一樣。牛奶中的乳蛋白主要是β型乳球蛋白,和母奶中的α型乳蛋白不同。β型乳球蛋白被認為是造成牛奶蛋白過敏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解蛋白」顧名思義,就是將這些會引起過敏的大分子蛋白拆開,變成小分子的蛋白;因為蛋白的分子量越低,越不會使寶寶過敏,而一般牛奶蛋白的分子量約在33,000左右,水解蛋白配方則約在5,000~9,000(部分水解配方,如能恩HA),甚至可能分解至更低(高度水解配方,如哺力美、百佳力),故因而大幅降低了使寶寶過敏的機率。可是這些水解蛋白嬰兒配方的水解程度越高,會比較不好喝一點,所以要選擇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配方,最好請教專業小兒科醫師的意見。
這些水解蛋白嬰兒配方的脂肪是以長鏈脂肪酸和中鏈脂肪酸的型式供給,中鏈脂肪酸的消化與吸收不需要脂肪與膽鹽的協助,所以這類的水解蛋白配方除了可以適用於對牛奶蛋白和豆精蛋白過敏、慢性腹瀉的寶寶之外,對於脂肪吸收不良的寶寶也同樣適用。


較大嬰兒奶粉
一般的嬰兒配方符合6個月大以前正常嬰兒需要的所有熱量及營養需求,但在6個月大之後,就必須開始接觸適量的副食品以幫助成長。但若寶寶此時接受副食品的情況不好同時又出現明顯的厭奶,這時可以考慮更換口感較好的較大嬰兒配方奶粉。
什麼是「較大嬰兒配方奶粉」?它只是較大寶寶(6~12個月)在準備慢慢減少對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依賴,到正式以固體食物為主食,這個過渡時期的一個營養輔助品。
6個月大以上的寶寶一定要換喝較大嬰兒配方嗎?1996年,第39屆「世界健康會議」時,與會的人士作出決議:「對於嬰兒哺以所謂的『較大嬰兒配方』,其實是不一定需要的」。
之前在文章所提,嬰兒配方奶粉可以使用在整個嬰兒期,只要在6個月大之後,記得添加適量的副食品即可。


較大嬰兒配方與一般嬰兒配方有何不同?

1. 口感較好:除了一兩家產品之外,醣分方面在乳糖之外幾乎都加上了「蔗糖」,加了蔗糖之後,雖然有比較好吃,但對於一些部分或完全缺乏蔗糖酵素的嬰兒來說,可能就會開始腹瀉了。
2. 蛋白質含量較高:嬰兒每天每公斤體重的蛋白質需要量是大人的2~3倍,但這個比例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
 例如,大人除了孕婦之外,每天每公斤體重約需0.8公克的蛋白質;6個月大以前的嬰兒則需每天每公斤2.2公克,6個月至周歲的嬰兒則降為每天每公斤1.5公克。
 一般說來,寶寶的奶量在4個月大時會達到高峰期,之後受到厭奶的影響奶量就會降低。對於奶量明顯降低的嬰兒而言,此時用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較大嬰兒配方剛好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但如果寶寶奶量不錯,而父母又同時餵予蛋、魚、肉泥等蛋白質食物時,可能就會超過寶寶蛋白質的需要量,這時由於醣、脂肪、蛋白質供給的比例不均衡,反而寶寶的體重不能增加,而高蛋白質的配方也容易造成寶寶便秘。
3. 鈣和鐵的含量較多
在六個月大之後的嬰兒,由於對鈣的需求增加,所以較大嬰兒配方會將鈣的含量提高,同時若先前使用的是低鐵嬰兒配方,則同一廠牌的較大嬰兒配方,鐵的含量就會提高以避免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早產兒奶粉
「早產兒」指的是妊娠週數未滿37週就出生的嬰兒。而早產兒奶粉就是提供給這類的嬰兒使用,直到寶寶體重增加至2~3公斤,或到妊娠週數37~40週止。但在出生體重小於1公斤或是同時有肺支氣管發育不良者,可以使用至體重大於3公斤。

基本上早產兒奶粉與一般的配方奶粉,有以下六點不同:
1. 熱量較高:早產兒因為提早出生,各個器官發育尚未成熟,需要較多的熱量以供生長需求,但因為胃容量小,腸道蠕動較差,同時避免增加過多的水分負擔,所以早產兒奶粉將熱量提昇至每30cc含有24大卡(一般的嬰兒配方或母奶,每30cc含有20大卡熱量)
2. 醣類的組成不同:早產兒腸道內乳糖酵素普遍降低,根據研究,在30週懷孕期時,胎兒的乳糖酵素活性只有足月兒的30%左右。因此早產兒奶粉中,乳糖大約只占40~50%,其餘以玉米糖漿或葡萄糖聚合體取代。
3. 蛋白質含量較高:早產兒的蛋白質需求量較高,在早產兒奶粉中,普遍將蛋白質含量提高了50%。
4. 脂肪成分不同:脂肪的吸收需要膽鹽和脂肪的幫助,但早產兒的膽鹽和脂肪皆不足,所以早產兒奶粉會以中鏈的三酸甘油脂取代部分的長鏈三酸甘油脂,因為中鏈的三酸甘油脂的消化和吸收不需靠脂肪和膽鹽,所以可以增高脂肪的吸收率。
5. 鈉離子含量較高:早產兒的腎臟功能不好,攝取的鈉離子容易流失,所以早產兒奶粉增加鈉離子的含量,以免寶寶的鈉離子攝取量不足。
6. 脂溶性維生素E含量較高:因為身體內儲存不足,又由於對脂肪的吸收不良,影響對維生素E的吸收。


牛奶(鮮奶)
在1970年代(此時尚未有嬰兒配方上市),有將近70%的嬰兒在6個月大以前餵食牛奶,但陸陸續續發現這些嬰兒會有營養或健康上的問題存在,例如過早接觸牛奶因而增加過敏的機會;有些因為牛奶中的鐵質濃度低及生物可利用率差會造成缺鐵性貧血;牛奶中的高溶質和高鈉對腎臟負擔大;牛奶中的必需脂肪酸不夠,會造成嬰兒營養不良及阻礙中樞神經的發育。

到底什麼時候可以讓寶寶喝鮮奶呢?由於無法以母乳哺育的寶寶,現在還有多種的嬰兒配方可供選擇,所以鮮奶建議1歲之後再吃較好,而且在2歲以前,不建議吃低脂或脫脂牛奶,因為此類牛奶除了必需脂肪酸不足外,這些寶寶可能因為要達到他們熱量的需求所以必須多喝,大量飲用鮮奶的結果,在無形中攝食了較多的蛋白質和高溶質,這樣反而會造成寶寶腎臟的負擔及生長遲緩。

【註1】不適合哺育母乳的狀況
1.患有先天性半乳糖血症的嬰兒
2.患有開放性肺結核病或愛滋病的母親
3.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物質治療或檢查的母親
4.使用抗癌藥物治療的母親
5.藥物濫用的母親
6.乳房上有疱疹病毒的感染


新手父母出版/全方位小兒腸胃手冊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湯國廷醫師  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