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said:
平凡更可品嘗到生活的原味,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幸福是童話故事裡找不到的幸福

目前分類:【親子教育】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因為這本書,我有了教養的方向,就在孩子才兩歲大,正要開始教養的時候~

因為這本書,我從孩子的眼神看到了"我懂媽媽說什麼"

因為這本書,孩子的爸爸開始享受教養原來這麼好玩,這麼有成就感

我好慶幸,這本書的作者在這麼剛好的時刻把育兒心得分享出來,而我是在這個時刻看到,而不是"十年"後

 

只有她的教養書,會讓我一本接著一本的買,一本沒看完就期待她下一本的問世

第一本書: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第二本書: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第三本書:還好我生了兩個孩子

第四本書: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

第五本書:管教啊,管教 (就是這本)

IMG_5393.JPG 

前四本都站在米媽的書櫃上(一本在鄰居家),第五本放在米爸車上,好讓我每天早上伴著米米的呼聲,享受著閱讀這本書的樂趣

每天不急不徐的看著二到三篇,都可以帶給自已不同的領略

 

米媽生日那天,米爸拗米媽請假,到處逛逛之際,就在誠品看到了這一本,馬上就買了下來,所以,可以說是米爸給米媽的生日禮物…

如果沒有請假到處逛,我就不會這麼早就發現這本書了,米爸,謝囉!

 

米米是屬於超級好動,電力超持久的小孩,所以阿公阿嬤帶到最後不免用恐嚇的方式嚇米米

比方說,訓練尿尿,就兩個人一人一支衣架子打椅子嚇米米,米米只好嚇得坐在蹲在馬桶上,一直到滴出尿尿來

米媽一直覺得,時候到了,等肌肉的控制力發達到一定程度,她就會了,不需要為了省尿布、省處理的時間而讓孩子心生恐懼

另外,像是爬高高,米公米嬤也是用同樣的方式處理,同時還要求米媽也要比照辦理

問題是,1.客服工作四年訓練出的好脾氣,讓米媽從來沒機會罵過人,2.何況米兒是我這麼心愛的孩子,是要怎樣粗言相向啊?

所以,米媽不罵不打就是不罵不打…寧可被婆婆唸。

說真的,隔代教養的溝通問題不是這麼容易解決的,曾經試圖解釋溝通,不過下場不是很好,還在想辦法解決時,就看到這本書。

 

剛開始看汪老師的這本書,本來還在質疑效果有多大。

印象很深刻,有一篇是關於孩子亂丟東西的。遇到亂丟東西,大家都知道要講道理給孩子聽,問題是,大人都認為孩子聽不懂,所以直接的反應就是直接說"不要亂丟!"然候呢…孩子依然故我

說"不",並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告訴孩子為什麼不可以

講道理要伴隨表演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亂丟的後果。

後來,我也用講道理兼表演的方式替代不可以,結果,意外的,我從米米的眼中,看到好奇、了解,還期待我繼續表演的表情。接著,我把這些心得分享給米爸,米爸也跟著做了,尤其米爸誇張的表演方式,更是令米米印象深刻。現在,米米爬高高時,我們問,"米米!爬高高會怎樣?",她居然自己就表演假裝跌倒滾在地上假哭的樣子,超級可愛,效果也達到了,這個改變當然不是每次都有效,不過,我相信,只要持續堅定的不斷告訴她道理,有一天,她就會講道理、就會受教。

晚上,米米在家裡時,可以用講道理的教養方式,早上米米在公嬤家,接受的是威嚇的教養方式,這中間的落差,米媽只有在下班後待在公公婆婆家時,多多示範給他們看。透過直接發生在米米身上,講道理她就會乖乖聽話的例子,讓公婆了解,不一定要用嚇的、罵的,她才會受教。不知道這時間要多久,不過我相信,堅持的態度,一定會將結果導引至良性的方向。

這本書,如果有媽咪要跟我借,我還真不想呢,因為,這本書,我還想慢慢看、慢慢溫習、它給我很多堅定的力量。因為,我相信它也會帶給很多爸媽同樣的力量,所以,為了自己、為了孩子,去買一本吧!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從孩子的行為 看出隱藏的家庭問題/你的孩子是小小暴力狂?
嬰兒與母親 2009/10/28
當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時,您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為什麼平時乖巧的小孩,在其他環境下卻變了樣?是您不懂孩子,還是孩子心中有「不能說的秘密?」在暴力行為的背後,是否隱藏了更大的「家庭問題」?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寄給米米麻的,雖然之前看過,但沒有現在的體驗深刻,分享給大家,其實代理父母除了有可能是外傭、安親班、電腦之外,像我們這些家裡有小小孩的,可能會出現依賴電視機當代理父母的現象。各式各樣的教學DVD,孩子一看就黏住了,眼神動也不動,父母也上癮了,覺得孩子安靜下來了,就無限制的讓孩子看電視。除了傷害腦神經、視力、及情緒的發展,也少掉許多與孩子互動的機會(除非爸媽是與小孩子一起看、一起動、一起唱,那就另當別論了)。

米米麻家裡是誇張了點,沒有第四台可以看,電視會開的時間,只有米媽在忙煮菜給小公主吃時,那十五分鐘的時間,讓巧虎和迪士尼陪伴她。電腦呢,就儘量在小公主休息時才用(說真的,醒著時她也不讓我用),否則小人特別愛看大人在看的東西,大人愛用電腦,小人也就學起來了。米爸,辛苦囉,看網路小說還要躲在另一間看^^(我說,米爸!看得這麼辛苦,你要不要就乾脆把網路小說戒啦…)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懂規矩,才會守規矩!

資料來源:BabyDJ

每個當過小孩的人都知道,「聽話、守規矩」幾乎就是好寶寶的專屬代名詞;為人父母者,也總是因家裡的寶寶聽話乖巧,而感到驕傲、寬心。但是有些爸比媽咪也會發現,為什麼家裡的寶寶總是愛耍賴、不聽話,同樣的規矩即使重申了好幾次,軟硬的手段兼施,最後還是以寶寶的哭鬧來結尾?其實父母只要以同理心來了解寶寶,並從日常生活建立規矩,甚至以身作則,才能讓寶寶了解好規矩的意義與重要性。

孩子,你為什麼耍賴?

當寶寶出現耍賴、不聽話的情形時,絕對不會是「無緣無故」,背後一定有其動機與原因,因此不可只是一味地責罵寶寶脫序的行為。

一、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擁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但卻尚未學會管理自己,因此面對大人的規定而有所意見或者不滿時,礙於表達的不完整,或者是不懂得如何說明,便會以反抗、不聽話的表現,做為另一種形式的表達。

二、做為引人關注的手段

當寶寶乖巧聽話時,父母可能因其他忙碌的事情而忽略對於孩子的關心,因此當孩子發現耍賴、不聽話時,可以得到父母或長輩的更多關注時,就可能一反常態出現野蠻不講理的舉動,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三、曾因「耍賴」嚐到甜頭

孩子因不聽話而受到斥責時,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藉由「哭鬧」來耍賴,家長若因心疼或者是管教方便,而答應孩子的要求以求停止其哭鬧的行為,便會建立孩子錯誤的價值觀,認為只要哭鬧就有糖吃,此後一遇到類似的情形,便學會沿用這套壞習慣。

對付耍賴寶寶該怎麼辦?

了解了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之後,除了設身處地的關懷寶寶、與孩子溝通、了解他的需求之外,當孩子已建立錯誤的價值觀時,就要進一步予以導正:

處理孩子耍賴的當下反應

當孩子耍賴時,千萬不要輕易妥協,父母的態度更要堅定,只要孩子發現哭鬧與耍賴無法達到他所預期的目的時,自然就會停止,事後父母則應再藉機教育,告知守規矩的真正理由,不可當場就以太過情緒化的語氣或用詞來告誡孩子,才能讓孩子真正了解守規矩的用意,而不是因畏懼責打而停止錯誤的行為。

日常規矩的建立

寶寶會耍賴,通常都是因為事情不如他的意,因此平時父母就應建立生活的規矩,通常就是對於玩具、零食的規範,並和孩子一起溝通、討論,讓孩子真正因了解而有遵守的意願;而訂定的規矩要明確,也不要隨意更改,以免讓寶寶產生觀念的混淆。另外家長最好也能以身作則,方能讓立下的規定更加具有說服力。

鼓勵孩子正確的表現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訂定了規矩之後,要讓孩子認清是非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事實上給予明顯的區隔,當孩子因表現良好受到鼓勵時,自然能強化規矩的正面意義;孩子犯錯時固然也要給予處罰,但不宜太過放大,把焦點放在寶寶的好行為上,他會更樂於表現喔!

叮嚀

每個人都需要擁有自己不被打擾的空間,當然孩子更不例外,因此父母在教養孩子時,不要時時刻刻都以「規矩」框住孩子的生活,不讓他有喘息的空間,讓孩子自己思考正確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反而能提高孩子實踐的意願,更何況人都是會犯錯的,有失敗,才能有所借鏡與成長,有時不妨讓孩子自己去承擔不守規矩的後果,得到的經驗會更為深刻與珍貴!

米米愈來愈愛耍賴,藉這篇提醒自己,不可以哭哭就給羊奶片吃。應該是她表現好時再給她!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溺愛」不是愛─檢視你對寶寶的溺愛指數!  
資料來源:BabyDJ
「草莓族」一詞形容現代孩子抗壓性不足,像草莓般一壓就爛;過度受寵、受保護的孩子也是一樣,在長輩溺愛下成長的孩子,人格與行為上都可能會有所偏差,無法成長為成熟穩重的個體...


 現代人晚婚,甚至不婚的比率越來越高,相對地生育下一代的意願更大為降低,家庭已不復見「多子多孫」的景況,也因此每個孩子,都成為父母捧在手心上的寶貝,不但吃、穿、用都是最好的,也經常因而養成孩子「唯我獨尊」的個性。其實,疼愛孩子不表示要對孩子的要求完全接收,甚至過度的溺愛,否則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會有不良的影響。

對孩子的溺愛,可能不經意就會發生…

每個寶寶的父母,相信都不會承認自己對孩子過度溺愛,因此在教養孩子時,不妨停下腳步反省自己的態度,如果你對於孩子的教養總是抱持下列的態度,就可能是促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推手:

態度一:幫孩子找藉口

當孩子犯錯、任性時,父母總是為他找台階下,例如:寶寶年紀還小不懂事、寶寶個性就是這樣,或是當孩子與別人有爭執時,都認為不是孩子的錯,從不讓寶寶學習正確的生活方式並適時的反省,久而久之孩子便習慣以大人替他找的藉口來搪塞不當的行為,儼然以「小霸王」自居。

態度二:經常「捨不得」孩子

捨不得讓孩子打理自己的生活、捨不得孩子在外遭受挫折,甚至認為外界環境險惡,不肯讓孩子有社會化的學習,生活圈經常只在家庭打轉,這時父母的良心美意就會變質成「過度保護」。俗話說:「慈母多敗兒」,寶寶必須藉由不斷地接觸練習,才能慢慢學習獨立與生活自理的能力,幫孩子包辦所有事,他便永遠沒有學習的機會。

態度三:當孩子「有求必應」的活菩薩

父母總是把孩子擺在第一位,甚至經常因為工作忙碌,就以物質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因此只要孩子有所要求,總是無限制的給予滿足,包括物質、金錢、想做什麼事等等,因此孩子會視所有的獲得都是理所當然,缺乏「付出」的觀念,不但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甚至對於金錢也沒有概念,容易養成浪費、予取予求的行為。

態度四:經常對孩子讓步

家長總是禁不起孩子的要求,或是受不了寶寶哭鬧,使得教養的主導權經常在孩子手上,父母無法堅定自己的立場而妥協、讓步,不但會使孩子缺乏紀律的訓練,也未培養「為他人著想」的美德,並使孩子的「自我主義」更加強烈。

過度寵愛,對孩子有害無益!

「草莓族」一詞形容現代孩子抗壓性不足,像草莓般一壓就爛;過度受寵、受保護的孩子也是一樣,在長輩溺愛下成長的孩子,人格與行為上都可能會有所偏差,無法成長為成熟穩重的個體:

1.自我中心主義者:可能會有霸道、不合群的行為產生,凡事都只考慮到自己,對於他人則缺乏尊重,在群體中有控制慾望,對反對其意見者有敵意。

2.自制力差:難以自我約束,做事衝動,不愛遵守群體中的規範,在情緒上的管理也不佳,容易遷怒於他人。

3.無責任感:由於從前天塌下來有父母扛,因此從未學習「一人做事一人當」,面臨問題時容易放棄、逃避,沒有承擔責任的肩膀。

4.抗壓性低:溫室的花朵,難以承受風吹雨打!過度被保護的孩子缺乏挑戰的勇氣,也由於沒有處理事情的經驗與能力,面對環境的應變力極差,一旦受到挫折,或者事情的演變超出他的想像,便容易懷疑、放棄自我。

叮嚀

當今日講求「愛的教育」,所有的藤條都被收起;當少子化風潮和雙薪家庭的興起,每個父母都能給孩子最好的;但對孩子來說,什麼才是最好的呢?不管是金錢還是物質上的富裕,都比不上孩子身心健全來的重要!因此孩子的教養不該只是集三千寵愛於寶寶一身;給孩子一條魚,不如教他們如何捕魚!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育兒錦囊~不要、不要、我不要!-1  父母親月刊
 
◎洪敏琬


「不要」!-「又來了」!媽媽實在是又好氣又好笑,起床到現在,已經聽小寶說了好幾次不要了。實際上,也不只是今天,這一陣子小寶簡直成了「我不要」寶寶,問他什麼,十之八九都回答「不要」,從吃什麼到穿哪件衣服,甚至坐哪個椅子、看哪本書,「不要」好像成了唯一標準答案。


心情好時還能認他否定,爸爸有時聽煩了,好幾次都要上演全武行,都被媽媽勸了下來。固然媽媽自己還去安撫爸爸:︰「小寶只是說著好玩,一下子就過去了」。卻不免心裡也嘀咕︰「不是到青少年時才會有反叛期嗎?怎麼現在才豆點兒大就開始唱反調了?」尤其前一陣子過年時帶小寶回娘家住了兩天,外婆到後來忍不住唸了一句︰「這孩子怎麼這麼拗!」還好是自己的媽。


可是下禮拜換成公婆要來住,小寶若還是開口閉口的「我不要」,可就一點都不好玩了。「鈴…」電話鈴聲打斷了媽媽的思緒,話筒那端傳來爸爸的聲音︰「我看晚上不用煮了,我們帶小寶出去逛逛吧?」「我不要!」媽媽脫口而出,之後不禁自己也愣了一下︰怎麼我也變成「我不要」媽媽了?


寶寶兩歲左右,爸爸媽媽會發現,有一陣子「不要!」簡直成了他的口頭禪,要他往東他偏往西正是最貼切的形容詞。這對父母親而言往往是莫大的震撼,才開始覺得「教」比「養 」重要時,孩子竟然一開始就「不受教」,而且這麼小就這麼叛逆,這還得了?碰上傳統「養子不教父之過」的觀念作祟時,難免會演出「大的叫,小的跳」的家庭鬧劇。為什麼這麼小的小人會凡事都否定你呢?他的「不要」是真不要還是假不要?要怎樣才能教出聽話的乖小孩呢?

 

 育兒錦囊~不要、不要、我不要!-2


除非是具有危險性,會危及自己或他人的事物或行為,否則請爸爸媽媽儘可能的容忍,或甚至進一步的接受寶寶的「不要!」-要他穿這件衣服他偏選那件、叫他坐下他偏站起來、找他看書他卻跑去看電視…,這些時候的「不要!」其實無傷大雅,有時候大人自己也會這樣,就讓寶寶過過「不要!」的癮罷!但是拿著尖的東西請他放下、搶別人的玩具請他歸還、過馬路時要牽他的手等這些時候,對於寶寶的「不要!」就要堅定的回答「不可以!」,因為這些時候允許他的「不要!」不是容忍,而是縱容了,並且縱容的結果可能危及寶寶自己或他人。因此劃定明確的戰場,不必斤斤計較於寶寶的每一個「不要!」,否則在疲於奔命之餘,恐怕是爸爸媽媽也要大叫「不要!」了。

其次,爸爸媽媽應該讓寶寶知道,他的「不要!」並不能放諸四海皆準,而是有限度的。換言之,設定明確的尺度標準是必要的,而且必須是時時一致的,不可以朝令夕改,或因人而異,當然也不可以屈服於寶寶的一哭二鬧三撒尿。因此生病吃藥時的「不要!」就沒有通融的餘地,吃東西前該洗手也不能接受他的「不要!」,一次兩次也許寶寶還會不死心的跟你奮戰,但是在爸爸媽媽的堅持之下,他終究會認清「不要!」的限度,同時認知一定的「規矩」。當然這並不是要爸爸媽媽施以軍事統治來讓寶寶「懂規矩」、「當好孩子」,或是相反,為了減少他的「不要!」兒刻意去討好他。尤其現在孩子生得少,各個都被捧在手掌心裡,如何讓孩子「知道分寸」,同時能夠面對不如己意的事情,就得靠睿智的爸爸媽媽來引導了。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立與手足友伴的良好關係  嬰兒與母親雜誌社
 

「良朋益友」陪伴我們走過人生的低潮,也分享我們的歡樂與成就,是人世間非常珍貴的感情。面對這種感情的培養,從精神分析論的觀點來看,其關鍵性時刻乃在嬰幼兒時期。至於要如何培養孩子與手足、友伴間建立良好的關係呢?以下就提出一些方法。

精神分析觀點-事實給予滿足

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佛洛依德認為人性本惡,因此從此一學說的觀點,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很困難的。但佛洛依德既然是一位精神科醫生,必也提出了解藥,方法如下:

一、建全人格發展:

在嬰幼兒期,一方面滿足嬰兒的口慾,讓其無匱乏。二方面在肛門期大小便的訓練過程,不要過於嚴格或是放任。

二、人格結構的平衡:

嬰兒出生之後,其人格結構主要是本我的層面,充滿了動物性,大人適時給予滿足,必能讓其感受快樂人生的樂趣。

行為學派觀點-營造有利的成長環境

行為學派心理學家華生認為,行為的產生是環境刺激所引起的,因此,要培養嬰幼兒良好的人際關係,就必須要從生活環境以及管教方式著手,說明如下:

一、設計有利的成長環境:

一般而言,幼兒自一歲以後慢慢進入平行遊戲期,如果能有友伴一起玩耍,可讓孩子知道主體與客體的存在。

二、資源的提供:

資源提供的不當最容易引起幼兒間的紛爭,例如:玩具、食物、衣服等,因此,父母親要給孩子提供這些資源時,就必須考慮能不能「擺平」。

三、避免妒忌心的產生:

父母親對嬰兒或年紀較小的孩子,付出更多的關照是理所當然的事。因此,父母親一方面要避免這一種情景讓幼兒看到,二方面在照顧嬰兒的同時,順便關照大的孩子。

四、善用行為原理:

當幼兒與手足、友伴玩耍時,若能一起分享玩具和睦相處時,則給予鼓勵。如與手足或友伴玩耍而產生紛爭或攻擊行為時,則給予適當的處罰,但仍應多鼓勵、少責罰。

社會學習論觀點-營造觀察與模仿情境

社會學習論學者班都拉認為,行為的學習是透過觀察與模仿而來的,因此,欲培養嬰幼兒與手足、友伴之間的良好互動關係,就必須營造一個觀察與模仿的好情境,說明如下:

一、觀察:

父母關係與家中其他成員的互動關係,是嬰幼兒觀察、學習的對象,父母應儘量避免不愉快事件的發生,營造小孩間和樂相處的氣氛,給嬰幼兒有一個好榜樣。

二、模仿:

在教育上可以用角色扮演(扮家家酒)的方式來進行,在遊戲中,設計因彼此尊重、分享與和諧關係所帶來的愉快感覺。

培養良好的手足及友伴關係絕對有其必要性,期盼父母親能靈活運用這些方法,必有利於子女的社會行為發展,間接的,必有利於整個人生的全程發展。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兒與母親 育兒生活 8月號 NO.231

採訪撰文/陳姵樺
諮詢/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系主任 涂妙如

育兒提醒您,溝通是從日常的小事中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經驗,並沒有所謂的速成溝通法,要讓親子關係朝正向與緊密的方向前進,家長需要付出更多心力。


      媽咪可能也有在賣場遇見過~躺在地板上大叫大哭、無理取鬧的孩子,多數的家長遇到這種狀況都希望讓孩子趕緊停止哭鬧,以免成為人群的焦點。

      生氣是人類原始的基本情緒之一,寶寶約從6個月大開始就會陸續出現各種情緒反應,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階段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質與需求,家長們要先了解這些成長階段,才能找出與孩子的最佳溝通方式。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兒與母親 育兒生活 8月號 NO.231

採訪撰文/陳俐君
諮詢/張老師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楊文麗

「溺愛,讓孩子無法無天!」一句告誡,由慈濟證嚴法師口中堅定道出,平緩語氣背後,卻如同正中要害般,赤裸裸地掀開早已扭曲不堪的家庭教養危機。
在少子化的現代社會,孩子個個是父母捧在手心中的寶。「愛,就是給他最好的!」難道是最正確的親情表現嗎?過度寵愛、凡事代勞,是否因此養出「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過寵兒」?專家提醒,明定家規不妥協,適時學說Yes & No,孩子才懂知福惜福,為自己負責喔!

在承受多次人工受孕失敗後,在父母引頸期盼下,如小公主般的娃娃終於誕生。掌上明珠,得來不易,娃娃一出生後,爸比媽咪迫不及待想給孩子滿滿的愛。看到娃娃因夏天悶熱不舒服而大哭,冷氣立刻24小時強力放送;半夜一聽到娃娃哭聲,立刻以跑白米速度,迅速抱起孩子安撫。

也許發現凡是用「哭」來表達需求很有用,娃娃學會了以「哭」來表達想法。開心也哭,不開心也哭;父母在甘願為兒奴的親情天性背後,不禁開始思索,如此寵愛娃娃,是否曲解了「愛的真諦」?

有求必應,潛藏危機
      爸比媽咪們是否有過以下經驗:帶寶寶逛街經過玩具店,看見喜歡的玩具,孩子總是大聲哭著要買;害怕接觸陌生環境,出門上學不是要媽媽連拖帶拉,就是乾脆坐在門口耍賴,說什麼也不去上學。

      面對這樣的「僵持」,爸比媽咪們該怎麼解決?是強硬拒絕?還是心軟遷就?隨著小寶貝的認知、理解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建立,若被孩子抓準了父母「有求必應」的個性,張老師基金會諮商心理師楊文麗指出,常此以往,恐將不利孩子人格發展。

過度自我中心
      楊文麗心理師表示,從國內外幾項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長期習慣父母經常「有求必應」的孩子,有較高比例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特質。

      她近一步解釋,在家長「有求必應」的教養模式下,孩子很容易錯將「服務」這項極具互動性的原始精神,只吸收到單向的「被服務是理所當然」的概念。由於孩子只吸收到以「自我」為出發點的服務特性,容易養成小孩過度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特質。

自我控制力差
      父母親過份溺愛,凡事代勞,除了養成孩子凡事以自我需求、喜好為中心的「目中無人」個性;還會因缺乏與他人互助的觀念,養成專斷、跋扈,無法接受別人說不以及限制的的人格特質。凡事總以「我想要」、「我說了算」等自私心態面對,長期下來,因為不習慣遷就環境、隱忍現實,對自我的態度、行為控制力多較差。

情緒不穩
    正因為從小對「自我控制」的能力不佳,對於即將步入校園團體生活的學齡前幼童來說,很容易因為太過「自我」,常遭同儕排擠或拒絕,這樣的負面互動回饋,會使一向在家受寵的孩子顯得不知所措、惱羞成怒,甚至出現強烈情緒反彈等情緒不穩現象。而由於家庭教育傳遞錯誤認知,造成孩子認知不和諧,老是覺得全天下的人都跟自己唱反調而心情不佳、情緒不定,若無即時導正錯誤觀念,很容易進一步引發孩子的社交能力危機。

社交差,學習少
      「錯誤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付出慘痛代價!」楊文麗心理師指出,在少子化的現代社會,家長因寵兒寵出「小霸王」的現實案例不勝枚舉,「從小紮根錯誤,孩子性格很容易就此扭曲了!」

      凡事以自我需求為中心的「過寵兒」,會因出現愛操控他人、跋扈、耍賴等個性,與之相處的同儕會因地位不平等而產生拒絕、遠離,甚至排擠的現象。當孩子被身邊的同學、朋友一個個拒絕,這對孩子的人際互動與學習機會,絕對會帶來負面影響。

認知形塑
教養:大小有別
教育小小孩‧先培養「做」的習慣

      楊文麗心理師指出,對於0~1歲小Baby來說,確保日常生活規律、健康成長,建立基本信任關係等,是父母親育兒的首要任務。而等到孩子約1~3歲大時,此時的行動力與理解力雖然還不甚靈活,但已經有能力透過行為結果意識、理解「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觀念。她建議,父母此時可開始為孩子制定明確生活規範(也就是「家規」),讓孩子即早辨識是非對錯,建立行為準則。

      楊文麗心理師提醒,這時期的孩子,還無法充分理解所謂「模糊」地帶,家長在教養孩子時,應著重具體、黑白分明式的規矩,讓孩子有所依歸。

訓練大小孩‧學習「負責任」
    約3~6歲的大小孩,多半已經具備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也對於簡單的人際互動與是非對錯,有基本的認識與想法。面對這個年紀的孩子,家長教養應評估小孩的個別狀況予以進階教育;楊文麗心理師提到,對大孩子來說,學習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才能避免日後出現自私、推諉的行為。
    「小至自己收好玩具,大到完成爸媽老師交待的事項,都是負責任的表現。」楊文麗心理師認為,當孩子能夠理解,爸比媽咪的愛,不是無條件付出;適時「放手」讓自己學習為自己負責,也是父母的另一種愛。

結語
  極具效果的家庭教育,必須立基於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楊文麗心理師師強調,爸比媽咪們面對孩子無理取鬧的態度,千萬不可有「他還小,長大就會好」的錯誤迷思。想不養出「過寵兒」之前,得先重新檢視自己是否已有「為人父母」的正確認知,不放大自己對孩子的罪惡感;勿以為替孩子做得多,就是愛孩子;不說一套做一套;也勿用威脅利誘形式養大孩子胃口,訓練孩子學習付出、對自我負責,以導向人格發展的正軌喔!

(詳文請見2009年八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音樂」猶如一個會說故事的旋律,讓聆聽者在腦海中產生很多畫面與故事情結。這一篇寫得相當好,值得參考

媽咪寶貝 9月號 NO.111

採訪撰文/黃于珊
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幼兒音樂律動專家 洪家茵

  存在主義大師尼采曾說:「音樂可以提昇生命」。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也說:「音符、聲調和旋律的譜能夠提升人文修養」。而坊間也流傳「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基於此,相信許許多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爸比、媽咪們都躍躍欲試,希望自己的小寶貝能接觸音樂擁有好氣質,並且促進律動協調性的發展與提升他們對音樂欣賞的能力,因此,本期IQ寶貝單元,特別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幼兒音樂律動專家 洪家茵,為爸比、媽咪們捎來正確引導孩子接觸音樂的訊息。

 音樂學習2階段

  首先,爸比、媽咪們是否對寶貝的音樂學習階段有所了解呢?以下依年齡劃分成2階段為爸比媽咪們作解說。
 
胎兒時期~2歲是奠定期
    寶貝接觸音樂的第1個先決能力是聽覺,而嬰幼兒的聽覺從胎兒時期開始,儘管隔著媽咪的肚皮,寶貝在母體內對外界的聲響就已經有了反應(例如:當寶貝聽到太用力的關門聲,會皺眉頭或摀住耳朵;而優美的旋律則讓他平靜!)所以,當寶貝還在媽咪肚子裡時,就已經開始建立對聲響和音樂接受的能力。
 
待小寶貝出生後,外界的聲音對他們來說更清晰、更直接,刺激也更多元化。此時,如果爸比、媽咪們提供給寶貝的聲音是好的學習,那麼寶貝也會從中慢慢奠定欣賞音樂的品味,往正向發展。
 
3~6歲是黃金關鍵期
    此階段,寶貝的聽力已經漸趨成熟而敏銳,他們可以辨別出不同的音樂性。建議爸比、媽咪們可以多提供不同類型的優質音樂,並塑造多元的音樂環境,讓寶貝常接觸、多探索,不僅可以使他們對音樂產生興趣,也能夠培養他們日後對於音樂的感受性及鑑賞力,換句話說,透過成人有計畫的引導與陪伴,他們不但能透過不同的音樂風格逐漸發展出屬於他們特有的音樂偏好,同時,也能對其他音樂類型有高度的包容性。並由音樂的培養類化到性格的發展,使寶貝更open- minded
 
打破7「迷思」
 
X黃金關鍵期再開始  O把握每一刻
  既然胎兒時期,小寶貝就可以透過母體接收聲音,出生後一直到2歲更是奠定期,所以在他們3歲前,爸比媽咪就應該提供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建議家長可以事先安排(例如:可以在家中播放好音樂或是在環境中安排優質的聲音),以幫助小寶貝漸進地接收不同的音樂,並獲得多元的發展。
 
X學音樂要有天份 O環境更重要
  環境對小寶貝的影響力,遠大於遺傳因子。嬰幼兒除了會從環境中的多元聲音刺激分辨出他們喜歡的聲音外,也能從日常環境中的營造,漸漸對音樂產生興趣,所以,如果有優質、平穩的音樂環境來輔助他們,即使小寶貝們本身沒有音樂天分,也是可以對音樂有賞析力及感受力。畢竟,我們要培養一位欣賞音樂的小寶貝,而不是要強求他們成為音樂家。
 
X古典音樂才好 O有畫面就是好音樂
  「好音樂」猶如一個會說故事的旋律,讓聆聽者在腦海中產生很多畫面與故事情結,它並非一定是古典音樂,即使沒有任何歌詞,但聆聽時腦海自然而然就會呈現出某些畫面,並依每個人的生活經驗、環境、教育背景與感受力呈現出不同的畫面,但一首好音樂,它蘊涵的情緒、畫面或戲劇,甚至是文學性,也會同時被引領出來。相同的,許多經典卡通(例如:華德迪士尼的幻想曲)、優質的童謠(例如:紅龜粿台語兒歌系列),甚至是有聲繪本(例如:窗口邊的豆豆有聲音樂CD)都具有相當豐富的音樂性,當寶貝們經常接觸此類音樂影片時,他們的情緒會更穩定,想像力及創造力也較容易被激發出來,且能很清楚的感受到音樂的張力,而在聆聽的過程中,他們會很快樂,而經常性的保持情緒愉悅,將使他們的IQ(智力商數)、EQ(情緒智商)、CQ(創意智商)往正向發展。
 
X音樂學習只有音樂? O音樂學習是多元融合
「文學」、「戲劇」、「體能」、「律動」、「節奏性」全部都與「音樂」的學習密不可分!也就是說,音樂學習通常並非只有音樂(例如:同一首主角為猴子的歌謠,我們可以跟寶貝說剛剛唸的是調皮的猴子,現在我們要唸的是動作好慢的懶猴,那我們來慢慢唸好嗎?又像是開車經過路上,看到水泥車在轉動,我們可以問問寶貝,當看到水泥車在轉動時,有沒有想到哪一種聲音像是水泥車在轉動的感覺,請寶貝作聯想)。
 
X強求學習音樂 O重視寶貝的音樂興趣
  現在坊間有很多音樂課程,爸比、媽咪們可以帶36歲的寶貝去參加,但提醒爸比媽咪,不要為了滿足自己年輕時無法完成的夢想,而強迫小寶貝一起去上音樂課,尤其在這個階段,幼兒的認知發展,都仍在逐步成熟中,對於音符抽象符號、小肌肉的協調性,以及對各種樂器和聲音的辨識等,都是孩子需要透過較長的時間去學習,才能逐步展現的成果。
 
    因此,千萬不要強求寶貝的學習要立竿見影,對於36歲的小寶貝而言,爸比、媽咪們可以先幫助他們喜歡音樂為主要目標,等到小寶貝漸漸地喜歡音樂後,再讓他們初步的接觸樂器,最後,等小寶貝的小肌肉達到完全的發展後,再開始真正的學習樂器的演奏,而且,每個幼兒的發展有其個別差異,爸比、媽咪們要有耐心的協助他們,及陪伴成長,才是培養小寶貝學習音樂,增加興趣最好方法。
 
X學音樂要有目的 O多元學習why not
  建議爸比、媽咪們以「我要陪寶貝玩音樂」、「我希望我的寶貝可以接觸不同的東西」、「我希望他的生命學習多元化」等開放態度取代,「他一定要通過各項樂器練習的鑑定測驗」、「他的學習必須立竿見影」。那麼,寶貝在未來將有更多揮灑的空間。
 
X夠專業才能教音樂 O親子輕鬆玩音樂最好
  親子間如果可以多多利用音樂遊戲作互動,將增進彼此的親密關係,幫助寶貝的心理情緒,發展成安全依附類型。其實,爸比、媽咪們可以從跟寶貝說音樂故事、陪伴他們聆聽優質的音樂或從事簡單的肢體互動的音樂遊戲等著手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離焦慮是幼兒時期常見的心理危機之一,當寶寶與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分開時,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表現,如果處理不當,對寶寶日後的人際互動與生活適應則可能造成影響,因此,父母親應掌握正確態度與方法,陪伴寶寶一起走過分離焦慮。

 

文╱台安敦南心智發展中心技術長暨臨床心理師陳玉馨 執行╱吳佩儒

 

PART 1徵兆篇

 

何謂分離焦慮?


所謂「分離焦慮」,我們不難就字面上的意義去了解,其指的就是當孩子離開父母親或親密的照顧者時,所出現的負向情緒表現。依據一般的發展時序來看,寶寶出生時仍沒有主體感覺,「自己」只是這個環境中的一部分,不論被誰抱著、照顧著似乎差異不大;然而到了6~8個月大的階段,寶寶開始體驗環境與主體的差異性,注意到與他人之間的連結,並能感受來自於媽媽或照顧者的愛、關懷與注意,這個時候寶寶對於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會感到不安、擔心、無助,這種對分離的焦慮感受,大部分會持續到2歲半至4歲之間而慢慢淡去。極少數孩子的分離焦慮歷程比較短暫,這多半與環境刺激的特殊性有關,例如家裡是做自營生意;不過,也有部分孩子曾在分離過程中經驗創痛感受,導致分離焦慮持續的時間特別久,甚至演展成個人對環境、未來的不安全感受。

 

常見的徵狀表現


當看到6~8個月大的寶寶,在與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分開時(例如:爸爸媽媽離開寶寶身邊、離開房間,或是晚上睡覺時間寶寶得一個人睡在娃娃床上),會開始出現緊張不安或沮喪、悶悶的情緒,或是特別黏人、特別愛哭,甚至特別固執,希望照顧者能留在身邊的行為表現,這都是出現了分離焦慮的訊息。一般來說,隨著寶寶年齡的不同,其分離焦慮的徵狀表現也會略有不同。

 

 Focus 1歲至1歲半是高峰期


寶寶的分離焦慮通常在1歲至1歲半之間會有較嚴重、明顯的表現,這與寶寶的表達能力增強以及探索範圍增加、分離機會增加有關。不過,隨著寶寶對父母的存在有安全感,對環境與自我狀態的掌握也愈來愈有信心,其對於分離的焦慮狀態就會逐漸改善。對對對!米米小姐最近超~級嚴重!

 

PART 2因應篇

 

妥善處理建立良好經驗


分離經驗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有的孩子都必須學習接受與因應分離所帶來的焦慮感受。不過,當寶寶在面對人生階段中第一場幼兒期的分離焦慮歷程時,如果可以順利地度過,那麼面對往後人生中所出現的大大小小分離或許就會容易許多,因此,父母們應該同步配合,協助正在面對或即將面對分離焦慮狀態的寶寶。

 

因應分離焦慮11Tips


適當的準備及因應,有助於降低分離焦慮的發生機率,或是改善寶寶的分離焦慮反應,建議父母可從下列幾點著手:


Tip 1確信分離環境的安全性
父母如果要安排寶寶獨睡,必須先確認睡眠的環境是否安全、安適;若是要將寶寶托給保母或托育中心來照顧,也應該先確認替代性照顧者不要超過2人以上且能常陪伴在寶寶身旁,而托育環境的安全更是重要。

Tip 2讓寶寶覺得安心才離開
在必須和寶寶分離的情況下,最好給寶寶一點時間,建議父母親可先陪伴寶寶,直到他比較放鬆後才離開。當然,如果能預先讓寶寶有心理準備是更好的,即使他才7、8個月大,語文理解或表達的能力都尚未完整發展,但是「預告」與「預先陪伴熟習新事物」的習慣,能讓寶寶在適應未來生活歷程時更為順利。

 Tip 3記得說再見
父母親要記得在分開時與寶寶說再見,這對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承諾,也是對你產生信心的基石。即使已經處在焦慮的分離情緒中,也要記得跟寶寶說再見,因為這是你和寶寶之間建立信心的好機會,千萬不要偷偷地或強硬地與寶寶分開

Tip 4找到對的臨時照顧者
如果父母親要外出一段時間,務必要將寶寶托育給自己與寶寶都信任、熟悉的臨時照顧者,這對於減輕分離焦慮非常重要。

Tip 5讓寶寶帶著喜歡、信任的玩具
有些寶寶獨愛他自己的熊熊玩偶,有些寶寶則是獨愛自己的小被子,因此,在寶寶與父母親短暫分離的過程中,不妨讓寶寶帶著這些能為他帶來安定、信任感的物品或玩具,可讓寶寶舒服許多。

 Tip 6讓寶寶帶著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東西
如果要與寶寶暫時分離,可讓他帶著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幾樣東西在身上,如鑰匙、梳子、包包,讓寶寶對父母親的存在感與回來的承諾更加有信心。

 Tip 7預告回來的時間
父母親應該將自己的時間安排說給寶寶聽,讓寶寶了解父母親還會再回到他的身邊。

 Tip 8盡可能按照承諾進行
父母親要盡可能遵守自己對寶寶的承諾,即使真的無法按照承諾進行,也應該讓臨時照顧者了解自己的狀況,再由臨時照顧者將訊息轉達給寶寶。

Tip 9閱讀
 平時可和寶寶一起閱讀與分離焦慮有關的故事,讓寶寶在閱讀聆聽過程中增進對你的信心,也增加對於分離焦慮的了解與處理概念。

Tip 10玩躲貓貓遊戲
對於年齡較大、已學步行走的寶寶,父母親可和他們玩躲貓貓或藏東西的遊戲,有助於讓寶寶體會到東西不見了還可以找到,或是終究能夠再回來。

Tip 11玩鬧鐘遊戲
 運用遊戲讓寶寶適應分離,是一種不錯的方式。父母親可以用鬧鐘計時,從1分鐘開始,慢慢拉長與寶寶分開的時間,藉由玩這種遊戲的過程,寶寶會逐漸能適應分離的情境。

 

建立良好的親子依附關係


父母親與寶寶的依附關係,決定著寶寶對自己的信心與對環境的安全感,所以不論在概念上或實際臨床經驗上,都會建議父母親要避免長期托兒(例如週末、假日才把寶寶接回家裏),或是選擇過於複雜、有許多照顧者的嬰兒托育中心。在現代社會中,雙薪家庭的比率相當高,將寶寶托育的情形也無可避免,不過,雙薪家庭若能選擇白天托育、晚上接回家由自己親自照顧的模式,則父母親對於寶寶發展情形、情緒狀態、行為反應的了解與掌握,將會是比較良好的狀況,且在親子關係上也比較能延續與建立穩定的信任基礎。此外,若父母親每天可撥出半小時的時間,專心經營親子互動,增加與孩子相處的機會,使孩子體認父母無條件與持續性的關愛,如此也有助於減少寶寶的分離焦慮。


Focus 陌生人焦慮VS. 分離焦慮


3、4個月大的寶寶能夠區別陌生人與熟悉照顧者之間的差異,進而在面對陌生人時產生退縮、懼怕的反應,此謂「陌生人焦慮」。等寶寶稍大一點(約6~8個月大),每當離開主要照顧者所出現的負向情緒與特殊行為反應,則視之「分離焦慮」。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當媽咪可以不用那麼累,只要不要「一直干預孩子」。我常在想,很多訓練是因為當老杯老木的太計較孩子的學習,所以才要特別去「教」孩子。相信很多媽咪們可能會有這個經驗,當推著娃娃車「會車」時,若迎面而來的小娃娃跟自己的寶寶年齡相近,聊天的內容不外乎是:你家那隻多大?現在會爬了嗎?會走了嗎?長幾顆牙?會說話了嗎?…如果年齡相近的,體重、身高、各方面的發展比對方優的,不免會安慰對方:啊~這本來就不用急啊,慢慢來! 但是"勝"的光環還是洋溢在臉上,然候喜滋滋的離開。但如果是"敗"方,明明心裡也知道急不得,卻還是一回到家就上網看書查資料,看怎樣可以加快速度,於是常常提前給孩子學習,卻往往沒有成果。

也許米米是天使,也許是媽咪一點也不急,米米很多的學習或成長都是自然而然的。記得坐月子時,初為新手媽媽的我,還不知道如何調整米米的睡眠坐息,深怕她夜半哭聲吵到公婆一家八口。所以試了小姑的方式,直接塞奶嘴,哇!原來奶嘴這麼好用哦!但是奶嘴也沒辦法一直吸附在小寶寶嘴上,掉了再撿,媽咪也沒輕鬆到哪去。後來拜讀了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在米米二個月時,就可以一覺到天亮,不過還是得吸奶嘴。上網查了各種戒奶嘴的方式,打算等她大一些再來戒奶嘴…沒想到,當她四個月時,發現手的滋味遠勝於奶嘴後,奶嘴就變成安撫的玩具。那時想好的「奶嘴變天使」的故事也就派不上用場了。從此媽咪再也不用撿奶嘴、洗奶嘴了。

「手」可以隨身攜帶,只要常常洗手、擦手,應該沒什麼問題吧!其實不是這樣的…公婆一直啐啐唸,怎麼可以吃手呢?他們帶大的其中一個孩子,就吃到手指變型。所以看到米米吃手,他們就打手。這卻跟我的想法不一樣,我看到的書、查到的資料都是說,儘量滿足吃手的需求,只要注意衛生就好。打預防針時,醫生也說,現在禁止孩子吃,很有可能未來會出現補償性的行為…講這麼學術,意思就是讓他吃吧!還好米米是媽媽一個人帶,反正只有回公婆家會被唸,臉皮厚一點就好了,在家時就勤勞點,幫她洗手。後來米米慢慢長大後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玩具在等著她,手也就輪為睡前輔助的工具了。有半年的時間,米米像被制約了一樣,晚上10點一到,奶喝完,音樂一放,大姆指插進去就睡了。米米媽確定她睡了就離開米米小姐的房間了。從放音樂到入睡從沒超過15分鐘,隔天再睡到九點半、十點半起床。「手」有什麼不好?經過觀察我發現愈打她的手,她愈覺得好玩,也許她認為這是一種互動吧,所以打手手,只會讓她更愛吸。「手」真的很好用,若一直禁止下去,會不會造成孩子偷偷吸呢?我想應該會吧!

「手」是如何戒掉的呢?…這個就完全不在米媽的腳本裡。某一日,米米媽帶她去板橋某個公園玩,那時心裡想起有個朋友是老板橋,他曾經告訴我,別帶孩子去,也最好別經過,那邊很陰…總之,有兇殺案發生過就是了。我那時心裡只是想帶米米玩溜滑梯,讓她開心開心,老板橋的話,我就假裝忘了,反正是日正當中,應該不會有事…結果,米米還是中標了。那天晚上,她非要我抱著她,一放下來就哭,第一次,我抱這麼久,從此也開始了陪睡的過程。以前米米可以自已睡一間,現在她嬰兒床旁多了一張單人床,米爸米媽只好分床睡了。就這樣,我帶著米米四處拜拜、收驚…最近,終於好一些了,睡前不再哭哭鬧鬧,米爸抱個5分鐘就可以睡著。就在這一段過程,我們發現,因為沒辦法自已睡著,米米也戒掉吃「手」的習慣了。啊!~~那安呢,完全不照劇本走,米媽從百歲媽咪破功,現在變親密育兒派了,不過,抱抱睡著還挺有幸福感的呢。反正不管百歲也好、親密也好,我相信孔夫子講的,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氣質,不同期間也有不同需求,不會有一個方式是絕對完美套用於所有孩子身上的。

至於學吃飯,米米現在一歲三個月,六個牙,可以獨自乖乖的坐在費雪的餐椅上用餐。說到這個餐椅,米媽個人認為超好用,不過要趁早讓bobo習慣。米米滿五個月時開始接觸副食品,七個月大時就買了費雪餐椅,讓她坐習慣。滿一歲後,米米媽在餵食的時候會多給米米一支湯匙,好讓她學習怎麼挖。至少讓她八分飽後,接下來的就靠她自已慢慢喬了。說真的,剛開始時很辛苦,因為除了掉滿地之外,米米也吃得滿臉滿頭都是,往往擦完地板之後還要幫米米洗澡。某一天,米爸在家時,就說,「朱小姐,妳要不要晚點訓練她啊…,這樣很辛苦耶」,我知道米爸是心疼我,我告訴他,不要把這個過程當訓練,她是邊玩邊學習,放手讓她去吧…。比較難過的是,有一次去公婆家時,因為米米習慣自已拿湯匙吃,也不讓大人餵,還是掉滿地,婆婆也許是開玩笑,用台語說了一句"假會",聽起來雖然不舒服,但這些我都沒放心上,還是讓米米盡情享受著學習吃飯的成就感,只要她推進一口,我就會說好棒,地上的再撿起來就是了。接著,約莫兩個禮拜後,米米還會把掉在餐盤上的飯菜撿起來放回碗裡,再重新用湯匙舀起來,成功送進嘴巴後,她自已還會拍拍手,真可愛!最近,發現她進步神速,掉出來的飯菜大大減少(今天只掉兩口),而且吃飯的時間也愈來愈短了,當然米米媽處理雜務的時間也相對變短了(米媽因為自己一個人帶,沒辦法跟米米一起用餐,只有晚上米爸回來時,才會製造全家一起用餐的環境)。帶米米出去吃飯,除了費雪的餐椅讓旁人嘖嘖稱奇外,還有米米吃飯的樣子直讓人稱許,這讓米米媽深深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只要不干預、適時的示範,痛苦的時間會比預期短。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和寶寶一同玩故事(1)
採訪/陳逸馨
諮詢/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 林慧芬
             故事屋創辦人 張大光
演出/媽咪:江明娟 寶寶:簡妘如
攝影/彭鏡蓉

愛聽故事的寶寶,長大也喜歡閱讀!然而,何時才適合和寶寶說故事呢?說故事有什麼原則及技巧?如何選擇適合0~1歲寶寶的童書?您是否犯了親子共讀的禁忌呢?種種疑問,本篇文章將詳細為爸比媽咪解答。
 
為0~1歲的寶寶講個故事吧!感覺還懵懵懂懂的小嬰孩,真的聽得懂故事嗎?在出生的第一年裡,是寶寶成長最快速的時期,這時候如果爸媽可以掌握寶寶的各階段發展,然後針對成長特質在生活中融入閱讀的學習方式,對寶寶未來的發展,不論是語言能力、專注力等等,都是好處多多。
 
嬰幼兒的視聽觸覺發展
剛出生的寶寶,在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皆已發展得差不多了,只有視覺的發展較慢。而一歲前的嬰幼兒特質是,他們會嘗試透過眼、耳、手、口等感官,以遊戲的方式來認識周遭事物、探索世界,所以此階段的嬰幼兒對聲光效果的敏感度較高,但其耐心和注意力卻有限。所以在為您家寶寶選擇童書前,可以考慮顏色豐富度高、圖形簡單的圖書,這些特點足以刺激他的視覺與聽覺發展,並訓練其注意力。
 
Check1聽覺發展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林慧芬表示,寶寶在胎兒期就對聲音有辨別的敏感度。研究顯示,媽咪在懷孕時常和寶寶說故事,可讓寶寶熟悉媽咪的聲音,待寶寶出生後,讓他聽三個不同媽咪唸故事,結果寶寶會對自己媽咪的聲音有所反應。
 
所以寶寶的聽覺在一開始就發展好了,爸比媽咪平時可以多和寶寶說說話,從小開始提供寶寶各項聽覺刺激,亦可唸些押韻的兒歌、童謠給他聽,等寶寶大一點後,再配合其認知發展,將聲音與意義連結在一起。
 
Check2視覺發展
2個月以下的寶寶,其視覺狀況大約僅能看見20公分的距離,且僅感覺得到東西的輪廓;4到6個月的寶寶,視力約有0.1,較能穩定地注視物品;約莫7個月大,寶寶的眼睛便能慢慢地調整焦距;而一歲的幼兒,視力已有0.2~0.3,能清楚看到圖畫書上的具體物象,這時建議家長可給寶寶一些描繪身旁熟悉事物的圖畫書,如:人物、小動物、建築物等。
 
Check3觸覺發展
寶寶的觸覺是很敏銳的,不過因為他的精細動作尚未發展完全,故拿到東西後就喜歡往嘴裡放,所以為小寶寶選擇的讀物材質,必須是能把玩的玩具書。當寶寶10~12個月大時,家長可讓他觸摸各種材質的故事書,像是:砂紙、毛毛書、布書等,提供其不同的觸覺刺激,增加寶寶觸覺區辨的能力。
 
★說故事前概念糾正
故事屋創辦人張大光建議,爸比媽咪在說故事的時候,應掌握下列兩大原則:
多和寶寶聊天
一歲前的寶寶,不建議媽咪一本正經「唸書」給他聽,因為寶寶並不瞭解你在說什麼,還可能會爬來爬去,甚至剛學會走的幼兒,還會四處走動,因此建議媽咪多和孩子聊天。在講話、遊戲的過程中,便可幫助寶寶發展語言能力。
 
不要對寶寶有過多的期待
寶寶通常不會給予家長所期待看到的反應或回饋,如果期待太高,爸比媽咪相對地會感到更大的失望與挫折。聊天的目的在於提供寶寶各項刺激,而不是期望寶寶一定要學到什麼。
 
掌握3技巧 輕鬆玩故事
重複敘述
家長可透過重複的字句讓寶寶習慣。張大光舉例說明,爸比媽咪可和寶寶說:「這是蘋果,紅色的蘋果;這是香蕉,黃色的香蕉。」不斷重複說明的過程,寶寶是會聽進去的,也許一段時間後,某天寶寶看到蘋果時就會指著它說:「蘋果,紅色的。」不過家長要有耐心,一開始可能會覺得自己在對牛彈琴,寶寶根本聽不懂,且更難在你希望的時刻說出正確的名字,但久了之後是可以看到成效的。
 
不要一直換書
爸比媽咪不難發現,寶寶可能會特別喜歡某一本書,對其他的書卻興趣缺缺,這時家長可不要為重複述說同一本書而感到厭煩,因為有時候寶寶就是對某一本書特別有安全感、特別熟悉,所以媽咪在說故事的過程中,寶寶是有成就感的,因為他知道書的內容在說什麼,這種學習是很重要的。
 
有了這樣的好印象,寶寶可能會更喜歡聽故事,也較易去接受新事物;相反地,父母若刻意去換一本新的書,家長容易產生「寶寶好像不喜歡聽新的故事」的感覺,其實並非如此,大部份只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罷了。
 
適時教導孩子認知
或許爸比媽咪會認為,一直講重複的故事很無聊,事實上家長只要學著觸類旁通,將同樣的故事融入一些相關知識,就會使故事的述說很不一樣。張大光說明,當寶寶一歲半以後,比較具有邏輯性的思考能力,這時家長就可在講故事的同時,教導孩子認知。接續上面的例子,當孩子已認識蘋果與香蕉時,媽咪可和他說:「紅色的蘋果,蘋果很硬喔!但是紅色的蘋果有另一個好朋友,它是黃色的香蕉,可是我告訴你,黃色的香蕉是軟的。」並讓寶寶摸摸蘋果與香蕉,瞭解軟、硬的觸感有何不同。
 
選好「書」 不馬虎~
一歲以前的寶寶,適合材質安全、色彩亮麗的讀物,包括:玩具書、洞洞書、厚紙板書、塑膠書、洗澡書等;除此之外,媽咪在為寶寶選擇讀物的過程,務必把握以下3個重點喔!
 
Tips1外觀
應選擇印刷清楚、平裝亮面加厚的書,不容易被寶寶的口水破壞;小而輕巧的書,方便寶寶拿取及翻閱;柔軟的布書及撕不破的書,爸比媽咪容易清洗。林慧芬舉例說明,像是黑、白;紅、綠,這樣的對比色彩,都較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Tips2內容
文字大小適中及清楚,文字流暢、圖文契合;圖案簡單清晰、顏色豐富,易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內容材質操作方式多樣化(如:可以說也可以玩),能翻一翻、轉一轉、拉一拉、推一推,寶寶會比較喜歡;文字具流暢的音樂性(由爸比媽咪朗讀給寶寶聽)、語句重複、文字押韻;情節簡單、節奏感強、接近孩子的日常生活經驗。
 
比方說,上誼所出的『老鼠偷吃我的糖』一書,內容提到:「先生先生我要告個狀,告什麼狀?告老鼠偷吃我的糖。老鼠呢?老鼠被花貓吃掉了,花貓呢?花貓跑到樹上了……」這樣的讀物內容是有押韻的,且情節簡單又有重複,小朋友對韻腳是很敏感的,他們會覺得很有意思,也能朗朗上口。甚至對比較大的孩子來說,還能與家長互動,推測接下來故事會怎麼發展喔!
 
Tips3安全性
裝訂牢固、耐清洗可常保衛生;書中儘量不要有小配件,以免寶寶拆下來放到嘴裡啃咬,如果有的話,配件不能太小,且必須是穩固不會脫落的;裁切邊以圓弧書角為佳,材質硬一點,寶寶不容易放入口中;選擇安全材質,泡棉或塑膠類玩具書可清洗的較佳。
 
★親子共讀樂趣多
親子共讀是一種深入瞭解孩子的方式,此外,它還具有許多優點唷!
‧親子感情交流
‧知識的傳遞
‧幫助寶寶的語言發展
‧發揮想像力及創造力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親子共讀常犯的錯誤
大人未以身作則NG!
寶寶喜歡模仿大人的言行舉止,因此良好的示範是很重要的。倘若家長本身就不喜歡看書,便不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喜歡看。或者,當媽咪在要求孩子看書的同時,自己卻跑到房間看電視,寶寶當然也會想要跟著看。林慧芬表示,看電視是被動的學習,而閱讀是主動的思考,爸比媽咪最好不要讓寶寶養成看電視的習慣,否則寶寶的思考能力也會受到限制。
 
強迫學習NG!
說故事的過程應該是很輕鬆、有趣的,如果爸比媽咪強迫寶寶背下來,或要從中學到什麼道理,這對寶寶來說,就會變成一種壓力。假如發現寶寶對閱讀不感興趣時,千萬不要勉強他,可找其他時間再做嘗試。
 
環境吵雜NG!
有時寶寶注意力差,無法好好靜下來聽你說故事,並不代表他討厭聽故事,很有可能是因為環境過於吵雜,寶寶被外在環境所影響,所以建議在進行共讀時,要保持環境安靜,寶寶才不易分心。
 
身心疲累NG!
當寶寶想睡時,並不適合講故事給他聽,由於此時他的專注力不夠,卻又想打起精神聽爸比媽咪說故事時,精神會變得有些躁動,因為他會想透過一直動來保持清醒,結果可能因為睡前過於激動、入睡後卻頻說夢話。張大光說,這時建議家長不妨拍拍他,安撫寶寶入睡。
*和寶寶一同玩故事(2)
書名
出版社
書名
出版社
推薦榜首: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
上誼
巧連智
日商貝樂思
黑看白,白看黑
信誼
好餓的毛毛蟲
上誼
0歲BOOK套書
風車
小寶寶翻翻書
上誼
小金魚逃走了
上誼
抱抱
信誼
寶寶波浪翻翻書
幼福出版社
寶寶大書
幼福
親子共讀常見Q&A
Q1:一歲內的寶寶,真的聽得懂故事嗎?
一歲前的嬰幼兒,認知、理解能力還不足,但是他們對聲音是很敏感的,他們會聽說話的節奏,因此爸比媽咪可別因為擔心寶寶聽不懂,就不跟他說故事喔!
 
Q2:需建立固定的親子共讀時間嗎?
無論時間長短,只要父母親願意撥點時間與孩子玩遊戲、說故事,都是很好的互動方式。提醒爸比媽咪,不要把說故事當成是件壓力,說故事的重點不在多,而是故事的品質,張大光建議家長一天固定講一則故事給寶寶聽,除非爸比媽咪覺得自己精神很好,那多講一、兩個故事也無妨。
 
Q3:沒時間陪寶寶,可放光碟給他看嗎?
如果時間許可,建議家長儘量與寶寶面對面說故事。林慧芬說,國外的研究發現,欲教導7、8個月大的外國寶寶分辨中文裡「ㄑ」及「ㄒ」的音,讓三組寶寶在連續12週、每週1次,透過「真人互動教學」、「讓寶寶自己看教學光碟片」及「讓寶寶聽教學錄音帶」3種方式,結果僅藉由真人教學互動的寶寶,在聽到這兩個音時,腦波呈現特別的反應,故家長親自與寶寶互動,學習效果最好,且寶寶可以看到家長臉部的表情,有情感交流的作用。
 
Q4:媽咪擔心自己不會說故事怎麼辦?
許多媽咪會很排斥說故事,覺得自己的肢體不活潑、講話不會抑揚頓挫,擔心寶寶不喜歡聽自己說故事,其實媽咪們無需煩惱,只要自然地陪著孩子,並照著自己的說話方式去講故事就好,寶寶一定會喜歡的。媽咪和寶寶互動時的情感交流,是無法被取代的。張大光表示,媽咪在講故事時,不需要特別誇張的動作,更不需讓講故事成為自己的負擔。
 
Q5:我的孩子為何不喜歡聽故事?
孩子都是喜歡聽故事的,因此一旦孩子表現出他不喜歡聽故事時,媽咪就得好好想想,自己說故事時是否過於有目的性。舉例來說,很多媽咪會在說完故事時反問孩子:「剛剛我說了什麼?」小朋友一定講不出來。家長要問問題可以,但要很精確的,與故事情節有關,如:「剛剛巫婆送給他什麼?」或「你覺得巫婆為什麼要送他東西?」
 
Q6:可以讓寶寶自己翻書嗎?
林慧芬說,假如寶寶想自己翻書,媽咪也不需打斷他,不過建議媽咪在一旁帶領他,可以讓他更專注;而在與寶寶說話、互動的過程中,更可刺激他的聽覺與視覺發展。
 
專家童書選讀建議
市面上的童書琳琅滿目,且價格不便宜,想省荷包的家長,不妨把握原則自己製作,或是帶著小朋友到大自然中尋找題材。另外,近期教育部出版了一本「閱讀從0歲開始」手冊,提供爸比媽咪實用的引導技巧,來從小培養幼兒閱讀習慣。家長可在全國各鄉鎮市區公所、衛生所自由索閱,而戶政事務所也會贈送給辦理新生兒登記的父母。民眾亦可至教育部全國幼教資訊(http://www.ece.moe.edu.tw)教養資源區,線上瀏覽或下載參閱。
 
林慧芬則提供父母一些參考讀物,爸比媽咪亦可前往圖書館借閱:
兒歌類
‧牛來了/【上誼】
‧兩隻老虎歡樂歌謠/【風車出版社】
 
玩具書
‧立體書-貓頭鷹飛/【三之三】
‧晶彩洞洞書/【台灣麥克】
 
指物命名書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上誼】
‧快樂寶寶成長系列/【台灣麥克】
 

MamiHome
讀者童書選讀建議
‧媽咪:黃慧中


推薦1:Discovery Farm/【Lamaze】

推薦2:Good Puppy/【Lamaze】

理由:這兩本書用各種不同材質拼湊而成,可以刺激孩子的觸覺,還可以學習英文。
 
‧媽咪:呂子慧


推薦:Baby′s  Book黑白遊戲/【風車圖書出版】

理由:出生前幾月的寶寶對黑白顏色較為敏銳,這本書可以使孩子的感官智能獲得充分的刺激與發展,未來在情緒和學習方面都比較不會有障礙。
 
‧媽咪:李松蓮

推薦:好餓的毛毛蟲/【上誼】

理由:此書可以讓寶寶認識數量、食物,以及毛毛蟲長成蝴蝶的過程。
 
‧媽咪:周政瑩


推薦:好玩的海灘/【上人文化】


理由:故事內容簡單、顏色豐富,每一頁都可以讓寶寶或爸媽動手操作,讓故事內容更活潑生動,寶寶看了會覺得很有趣!
 
‧媽咪:劉素真

推薦1:動物遊戲書/【上羊文化有限公司】

理由:書中的動物圖畫是採可以重複黏貼的設計,所以每隻動物都可以拿起來,爸媽還可以教導寶寶每隻動物的對應位置,譬如:河馬應該在河岸邊、猴子擺在樹上。

推薦2:Babys Book潛能發展系列/【幼福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理由:全套共有8冊,分別是水果、動物、注音、英文、形狀、鳥類、魚類、昆蟲、交通等。書的設計類似字卡,有正確的圖樣及國字寫法,讓孩子自然學會生活中的事物。
 
BabyHome會員媽媽童書選讀建議
本刊在3月份針對爸媽是否有為家中孩子選擇童書,進行了一份調查。在1000份有效問卷名單中,有將近六成(59.40%)的媽媽,會幫家中一歲前的寶寶購買童書,可見得從小培養閱讀習慣,對於大部分的媽媽來說,是她們相當認可的教養方式。
 
除此之外,參與這次調查的BabyHome網站會員媽媽,也提供了她們最推薦給1歲前寶寶閱讀的童書,以下有詳細的資料,讀者可以參考比較看看喔!
 
★BabyHome會員最推薦之童書(10人以上推薦)
 
★BabyHome會員較推薦之童書(10人以下推薦)
書名
出版社
書名
出版社
藍氣球
台英社
我從哪裡來
漢湘
我想念你--系列套書
天下
蟲蟲總動員
上人
斑馬花花
大好書屋
睡覺時間到囉
三之三
我的妹妹不可愛
大穎
小太陽
信誼
親子動物ABC
大童文化
跟自己說晚安
奧林
童韻認知小書
風車圖書出版
動物寶寶有聲書
上人
我愛玩
信誼
觸摸書
台灣麥克
大象艾瑪
和英
蝴蝶風箏
風車
阿福去散步
上誼
小鼠波波
青林
躲貓貓
上誼
三隻小豬
遠流
小羊羅素睡不著
天下
numbers
baby Einstein
非非生氣了
三之三
黑白布書
費雪
第一個發現
理科出版社
我愛你
維京國際
小波系列
信誼
小雞查理
台灣麥克
我不想長大
格林
顛倒看世界<我是誰>
小魯
象爺爺做早操
巧育文化
My First 多元智慧寶盒
閣林
 
喬比
理科出版社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三之三
識字圖卡
世一
動物(聽聽看 甚麼聲音)
球球館
 
小小孩看圖說話
幼福
小象散步
天下
伊比呀呀
小太陽
我爸爸
格林
可以給我一顆糖果嗎
世一
長頸鹿的新衣
大好書屋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響孩子專注力的3大環節

【文/學前教育雜誌編輯部】

許多爸媽關心幼兒專注力,但對於影響孩子專心度的原因,卻不見得認真思考過。在焦急地尋找提升孩子專注力的秘方時,請爸媽暫時停下腳步,先了解影響專注力的三大環節吧!

環節一、孩子本身的條件

◎專注力隨年紀和興趣增加
學齡前的孩子,專注力仍在發展階段,容易分心是很正常的。有人會用時間長度來說明專注力的發展歷程,但以時間長度只能作為基本參考,因為判斷孩子是否專心是不能脫離情境的,當孩子面對沒有興趣或做不到的事,自然容易分心。

◎氣質不同,注意力有差別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先天氣質,如果你的孩子剛好是屬於注意力分散度高、對外在的刺激很敏感、活動量大,或是比較不堅持的,自然比較容易被歸類為不專心的孩子。但氣質沒有好壞,只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特質,就可以找到讓孩子專心的方式。

◎男生、女生,專心表現大不同
男孩之所以顯得比女孩容易分心,一方面是因為男女孩在大腦發展的順序上不同,注意力及讀寫表現所需的能力,女孩要比男孩發展的快一些;另一方面,男孩的聽力比女孩差一點,又比較好動,如果爸媽或老師的音量太小,小男孩聽不到,自然就分心了。

◎生理與心理發展影響專心程度
如果孩子視力或聽覺有問題、手眼協調力不夠、感冒生病了、有過敏症狀,都會影響孩子的專心程度。另外,越小的孩子越不能壓抑生理需求,例如:累了、餓了、想睡覺了,自然就不容易集中精神。而情緒差時也會影響注意力。

環節二、環境中的不利因素

◎生活步調太快,讓孩子靜不下心
對越小的孩子來說,規律、節奏穩定的生活作息是非常重要的,但現在生活的步調實在太快了,爸爸媽媽每天對孩子有說不完的「快一點!」,容易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並處於分心、不專注的狀態。

◎家庭環境中充滿干擾的元素
對小小孩來說,環境中的干擾特別容易讓他分心。例如:一次給孩子玩太多種玩具,他樣樣都想玩,專注的時間自然就不長;孩子遊戲的空間或房間,如果有電視或電話的干擾,也會打斷孩子的遊戲歷程。

◎太少「動」,精力無法發洩
對於學齡前的幼兒來說,運動與探索遊戲不僅是很重要的學習方式,同時也能讓幼兒消耗過多的精力。所以你會發現,每天都出去玩的孩子,遇上下雨不能出門時,他在家裡就會坐不住,顯得不耐煩。

環節三、父母的教養偏差

◎期望過高、要求不當
當爸媽對孩子的期待過高,就容易覺得孩子達不到學習的成效,而歸咎於孩子不夠專心。例如:讓孩子學太多才藝、學習超齡的東西,孩子也會因為跟不上而不專心。

◎干擾過多或限制過多
當小小孩在玩玩具或看書時,有時爸媽急著想指導所謂「正確」的做法,而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也打斷了興致,孩子就因此分心了。有些爸媽限制孩子只能在特定時間做特定的事,結果孩子沒有主控權,反而更不容易集中精神。

◎缺少管教,孩子無法學會自我控制
太寵孩子也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表現。因為認同、理解規範、並且能遵守時,可以增進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專注力也會跟著提升。如果爸媽平時不建立規範,像是讓他一邊吃飯一邊玩,孩子自然不容易專心。


提升專注力的居家訓練遊戲(上)

文/柯雅齡

  普通班的老師在班級上常常會遇到有一些孩子就是一刻不得閒,經常手腳動個不停,坐不住,到處走動,不然就是嘴巴動個不停,常常會被周遭的環境干擾,沒辦法專心進行一個活動、完成一個作品;老師一開口,他也急著開口插話,對於老師的交代,總是有聽沒有到;衝動性高、持續度不夠,做事情都是做一半,無法輪流等待。當老師敏銳的察覺不對勁,將這樣的狀況告訴家人,但對於一個專注力不足,活動量高的孩子,家長在家中又該如何協助孩子呢?
 
  父母發現孩子狀況後,帶孩子去兒童心智科就診是有必要的,藉此了解孩子的可能狀況及診斷(在摒除視聽覺、認知、感覺統合、教養態度所造成的問題外,可能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注意力不足……),醫師也會針對孩子的狀況,轉介給治療師、心理師進行評估及相關治療課程。此外,父母在家中也可以漸進運用一些策略及活動來協助孩子,加強孩子的專注力及提升學習成效。當然,這些活動對於一般不大專心的孩子(不一定要有診斷),也會有一定的成效的,家長不妨試試。
 
●拍掌遊戲:雙掌互拍,剛開始媽媽將雙手固定放在胸前的位置,讓孩子以雙手與媽媽的手互拍,媽媽再上下左右移動雙手的位置,讓孩子也要專注的進行拍掌活動。
 
●操作性活動:只要是操作性活動就需要專心,像是夾豆子遊戲、滴管遊戲,但要進行活動前,還需要幫孩子考慮到坐姿及環境的安排,讓孩子在較安靜的環境中,一次進行一件事情,且儘量避免太多聲音、視覺的干擾。市面上一些簡單的童玩,像是小的彈珠檯也可以加以利用,孩子必須專心才能將小彈珠滑近固定的位置,或是以競賽的方式進行,看誰進行得比較快,或是比較準確。
 
●迷宮遊戲:一般給孩子玩的迷宮都是運筆的迷宮遊戲,父母也可以跟孩子玩用眼睛走迷宮遊戲。剛開始用一種顏色以橫向方式畫出不規則線條,畫出至少零點五公分寬的線條,讓孩子跟著單一顏色做出追視;為確認孩子是否真正做出追視的動作,不妨在透明的壓克力板上,畫出線條,直立起來,父母就可以觀察出孩子眼睛追視的狀況。
 
●鏡子遊戲:跟孩子一起玩動作模仿,想像自己是一面鏡子,跟著父母的動作進行,剛開始給孩子的動作要簡單一些,速度也儘量放慢,等孩子熟悉後,可以互換角色,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聽音遊戲:聽聲音辨別位置,在孩子的右後方、左後方敲樂器,讓孩子分辨聲音的來源。還有一種拍節奏模仿,父母拍兩下,孩子就需要跟著拍兩下,接著再做不同的節奏變化,孩子也要跟著做出不同節奏的變化,讓孩子學習專心的聽,聽完之後做出正確的動作。或是跟孩子玩信誼出版社的教具「耳聰目明」,孩子一邊聽錄音帶中的聲音,一邊挑出正確的聲音圖卡;信誼還有一套教具「誰是誰」,以敘述性指令,讓孩子找到該圖卡,例如:「小白兔、穿著紅色衣服、跳繩」。
 
●傾聽遊戲:先跟孩子玩「請你跟我這樣做」,做單一指令的進行,之後可以進行兩個連續指令或是三個指令,像是「幫媽媽拿○○、○○、○○三樣東西過來。」「先去○○,再去○○,最後再去○○」(動作指令),孩子要做出正確的動作,就需要專注後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確的動作。剛開始如果孩子無法進行,可以讓孩子先練習複述一次,一邊做的時候也可以一邊念出剛剛的指令,做自我提醒的訓練。
 
●猜領袖:全家一起玩猜領袖的遊戲,在團體中有一個人帶動不同動作,讓另一個不知情的人藉由每次的動作轉換中去思考,在團體中究竟哪一位才是領袖。這一部分不管是當任何一個角色,都需要在相當專注及夠敏感的情況下,才可以做出跟隨或正確判斷。
 
●謎底就在圖書中:跟孩子說故事後,可以問問孩子故事的人物?主要情節?內容重點?如果孩子還是不清楚故事內容,讓孩子嘗試自己一邊看書一邊說故事,請他反問家人問題。這一部分主要是做閱讀理解的訓練,讓孩子學習專心聽故事、看故事中,還需要理解其中的內容。
 
●傳話遊戲:回到家中可以問問孩子,學校老師有沒有交代哪些活動?學校老師有重要事情一定會有聯絡單,或是其他的聯絡方式,讓孩子嘗試講出來,或要孩子將母親交代的事情到學校跟老師說,讓他練習長時間的記憶;在聽的過程中孩子需要一定的專注力,才會記得住,這是孩子必須養成的責任和習慣。在這部分,親師溝通相當重要,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引導。在家中也可以先練習,像是去書房跟爸爸說一件媽媽交代的事情,從近距離短時間的練習,到遠距離長時間的傳話。
 
●走直線、平衡木:讓孩子先練習走直線,在直線中練習專注,等孩子熟悉後,再練習手拿著物品走直線(固體→液體),還可以腳尖接著腳跟,再到平衡木上行走,接著讓雙手舉直,或是雙手拿著物品行走。在動態活動中,丟接球也是專注力的一部分,不專心就接不到,或是被球丟到。
 
●益智遊戲:象棋、撲克牌(排順序、撿紅點、心臟病)、跳棋、孔明棋,這些活動都需要高度的專注力,以及足夠的認知,才能有勝算的機會。認知還不錯且活動量高的孩子,對於競賽性的活動,都會相當有興趣,且樂此不疲。

●電腦軟體遊戲:現在市面上有相當多的電腦互動軟體,只要經過挑選,有很多可以給孩子運用的,而孩子為了要操作滑鼠,還要做很專心的點選。不過不是要孩子整天困在電腦前,而是在父母親的陪伴下,並搭配學習單進行,尤其不可將電腦軟體當成大人打發孩子的工具。

眼到、手到、心到才能專注學習

  基本上,所有的學習活動都需要一定的專注能力,才能做到有品質的學習。所謂的專心,不僅是孩子固定坐在位置上罷了,還需要兩眼的注視、耳朵要有聽到,還要能理解、內化,才有達到學習的功效,也就是至少要能在過程中眼到、手到、心到。在以上的活動中,介紹不同的視覺專注、聽覺辨識、動作模仿、理解等活動,其實只要掌握這個要素,每個活動都是專注力訓練的活動。
 
  建議家長,在家人與老師合作下,確實溝通以了解孩子的活動量及不專心的狀況,並做出一簡單的觀察紀錄,協助醫師對孩子的狀況做出判定,醫師在更明確的了解評估後,也可能就直接建議利用藥物治療來協助孩子的學習。
 
下一次,我們將再介紹在活動之外的相關策略建議(生態環境改變、明確的指令、正向的鼓勵、培養興趣找到孩子優勢能力、自我訓練方式……)。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常對孩子說"不可以"的爸媽,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正面的方法,

mm…學起來!

明確的規矩可讓孩子有適當的行為,且有助解決問題

瓊安‧萊絲&麗莎‧霍娃◎著

為家人訂定規矩時,應該考量本身的教養型態與自己家裡的需要,你可以制定非常明確的規矩,也可以制定概括性的原則。明確的規矩,如「跟別人要求某樣東西時一定要說『請』,接受別人的東西時一定要說『謝謝』。」,清楚告訴孩子你所期待的行為。不管規矩被確實遵守,或破壞都可明顯看出;規矩教導孩子在家裡、在學校或朋友家裡某件重要的事情,不管有多累、不管你的心情怎麼樣,規矩都是一樣的。
 
然而明確的規矩有時反倒是種限制,例如:無法教導孩子概括性的良好舉止;概括性規矩(「有禮貌」或甚至「尊重別人」)的彈性較大,可是你需要時間跟孩子解釋守規矩的意義。儘管有些人認為概括性規矩太籠統,幼小的孩子無法了解其真正的意義,許多好的幼稚園老師把概括性規矩視為結合所有「規矩」的機會,引導孩子體會人生真正的道理。
 
你怎麼知道家人需要哪種規矩呢?這得依據你企圖解決什麼樣的問題,以及你是什麼樣的父母,甚或你打算怎麼樣執行規矩而定。
 
如果你正在處理某項行為問題,最好是針對那個問題來擬定規矩。例如,在萊絲老師的幼稚園教室裡,她清楚知道一天當中什麼問題和活動會引起最大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她設計出下面這些班規:
• 遵守第一次傳達給他們的指示。
• 在大聲講話之前先舉手。
• 尊重周遭的私人空間。
• 東西使用完畢後,應該放回原處。
 
萊絲老師的規矩很明確,卻適合她在教室裡可能面對的各種情況,顯然當一個規定被破壞時,她很容易就可以指出規定是什麼,犯規的孩子又該如何調整他的行為。萊絲老師訂定的規矩也包含每天會遭遇到的問題,並教導學生們成功達成事情,以及在教室裡生活所需要的技巧。(當有學生抗議某個煩人的孩子不能當朋友時,她就必須將原本第三條規矩調整為:尊重朋友的私人空間。)
 
你可以考慮訂立一些用來規範進餐的規矩,教導兄弟姊妹之間如何不用推擠或打人的方式解決爭執,或幫助孩子平靜地渡過洗澡時間和睡覺時間。注意,你也可以在這些時段藉由建立清楚的固定作息或步驟,處理吃飯時間和就寢時間的問題,然而,即使適當地培養出固定作息,用規矩形式的提醒,對於問題的解決也會有所幫助。儘管幼稚園老師蘭迪.海特幾乎以步驟取代了所有的規矩,他仍然會有這條規矩:「走路時不准摸東西、交談。」來提醒學生在走廊上行走應表現出的適當行為。
 
在馬里蘭州,曾經贏得教師獎的達拉.費德曼(Dara Feldman)雖然著重在更遠大的人生啟發上,還是希望她的教室能保持秩序,所以用引導的原則處理她在加勒特公園(Garrett Park)的幼稚園班級。費德曼老師於二○○五年榮獲國家迪士尼教師獎,她擬定一份教室公約讓學生帶回家給家長簽名。這份合約上面寫著:「我們將口不出惡言、不使用暴力,我們將以溫和的態度對待他人及物品,我們將熱心學習、永遠盡最大的努力。」
 
這種方法非常好,不僅提出問題範圍,也讓費德曼老師針對幼稚園常見的問題給與特定的規矩,她的學生們幫忙寫下班級公約,同時他們也會逐一討論每條規矩的意義,而且畫出圖案說明那些規矩,當事情不對時,她也會溫和地加以提醒。
 
這個原則在家裡也很重要,你需要跟孩子說明這些規矩,解釋清楚為什麼擬定的規矩非常重要。在寶琳.傑洛克絲的教室裡,她允許學生幫忙制定規則,一起腦力激盪想出點子,並且縮減數量到最重要的三、四條規矩。
 
「我們不斷討論定這些規矩的理由:保持每個人的安全,確定每個人都受到尊重對待。」她解釋道。
 
如果選擇建立概括性的準則,你必須是態度前後一致且提供指示的人。確定孩子知道他被賦予什麼樣的期待,不要每天為了配合你的需要而改變定義,因而誤用了規矩。要知道,在傳達你的意思時可能得花更多時間,所以應該溫和地指正,清楚地解釋他的行為是怎麼破壞規矩。
 
幼稚園老師在擬定班規時,會考量的其他幾個問題包括:
 
1.規矩應該言明什麼是可行或不可行嗎?
老師一般都同意,你所訂的規矩應該陳述你希望發生什麼事,而不是說明你想要避免的行為,因此你不需要訂立這樣的規矩:「玩具不要留在地上。」應該這樣說:「遊戲結束的時候應該把玩具收好。」基於幾個理由應該這樣做,其中最主要是因為幼小的孩子從「不應該做」進入「應該做」有段艱困的時期。他們可能了解你不希望玩具留在地板上,可是那不見得能幫助他們了解該做什麼。
 
然而,有幾個規矩就是很難用正面的說法,特別是在規矩必須清楚明白,才能達到最有效率的時候。如果我想要訂一個可以防止小孩在家裡奔跑的規矩,可能只會是這樣:「不准在家裡面跑。」好老師可能會質疑,我應該將這個規矩修飾得更正面些—如果不跑的話,孩子可以做什麼?或許可以這樣:「在家裡面只能走路。」可是這並非我要的意思,我不介意在家裡偶爾跳一跳、翻滾或爬一爬,我只是不希望跑來跑去而已,或許可以像這樣:「在家裡面走動要注意規矩。」但是對我而言,這個說法有點混淆,而且沒有說出我的意思。肯德基州派翠絲.麥克葛雷聰明地用這句話來處理:「限制速度:走路。」或許我可以借用這句。
 
但是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你發現需要「不應該」的規矩也沒關係,總比你沒把意思說出來要好些,最重要的事情是,你的規矩應該清楚明瞭。請記住,即使規矩本身是可能訂為「不准…」,在你矯正時應該清楚指示你希望孩子怎麼做,例如:「慢一點!在走廊走路腳步請放慢。」
 
2.規則應該寫在紙上貼起來嗎
大多數幼稚園老師會將班規貼在教室某個地方,如此在需要的時候整天都可以按班規行事,孩子們對於要進行的事情也有個清楚可見的提示可依循
 
許多父母不願意把規矩貼在家裡,我當然能了解這一點,可是有一天我和朋友去探訪一處休閒城鎮後,我的想法改變了。我們經過一家簡餐店,前門貼著一張告示:「洗手間僅供顧客使用。」於是我了解到,公告規則確實能發揮作用。
 
如果你正在處理某項特定行為,覺得孩子需要看得見的提示,那麼你可以選擇把規則貼起來;除了選擇把規則貼在冰箱或牆壁上,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發製作一種「規則書」,為每項規則配上插圖,然後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在需要的時候作為依據。





新手父母出版
《幼教老師的教養魔法》

(資料來源:新手父母出版 提供)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來行事曆這麼好用,都沒想到,學起來!

有效利用行事曆,教導孩子數字與日期的基本概念

瓊安‧萊絲&麗莎‧霍娃◎著

除了日常的時間表,還有一項能夠幫助追蹤記錄下星期和下個月將要來臨的事情,那就是行事曆。如果能把行事曆擺在家庭中讓每個人都容易接近的地方,將會有最大的效果,這樣即使是幼小的孩子都能看見未來有什麼事情。
 
僅只是在接下來的當日事件上畫張圖或貼個貼紙,也能提示孩子那天的事件。「距離我的生日還有幾天?」或「你看行事曆上的阿嬤的圖畫。」
 
好的幼稚園老師很喜歡在教室使用行事曆 ,因為它們對於重要的數學和閱讀的學習前技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引。
 
在夏威夷,寶琳.傑洛克絲(Pauline Jacroux)使用巨幅的牆壁行事曆,每一邊有三個方塊。在每天的行事曆時間,「行事曆監視器」會指著當天的日期:「今天是二○○八年九月一日星期一。」
 
在這個行事曆的一邊,第一欄供孩子畫圖以記錄天氣,像是晴天或雨天。在第二欄,她根據一名拿著風向袋踏出教室外面的同學的報告,記錄當天是否為多風的天氣。第三欄,她根據教室門外的溫度計來記錄那天的溫度。
 
在行事曆的另一邊,其中一欄是用來記錄學校的重要日子,例如像建校一百週年紀念日的慶祝活動。接下來這一欄對於潔洛克絲老師的夏威夷教室是很獨特的—用來記錄孩子們是否看見一種叫做黃金佩萊瑟(Golden Plether)的鳥;這種鳥在每年三月遷移到阿拉斯加之前,會在八月飛來他們的教室外面落腳。底下這一欄則是用來記錄月亮的盈虧。
 
你家裡的行事曆可以詳細也可以簡單,但是藉著使用行事曆,你是在教導孩子數字、星期幾,以及今天、明天和昨天的概念,同時你也在教計算,而且幫助他認識字母和文字,此外,你也教導孩子下面這些基本知識:
• 測量,如果你比較時間的元素。(「蘇珊的生日和莎莉的生日之間相距幾天?」)
• 解決問題和分類,如果你試著推測出某個月的天氣可能怎麼樣。
• 畫圖表,如果你使用像陽光、雨點或下雪來記錄每天的天氣。
 
製作時間表的錦囊妙計(一)
卡片紙夾
年齡:三~五歲
材料:索引卡、小衣夾、24吋的寬絲帶、馬克筆
準備: 和孩子一起在索引卡上面將當天的每個重要事件都畫出來,再用衣夾將卡片繫在長長的絲帶上。將絲帶掛在牆壁或門上面,好讓孩子摸得到這些卡片。
做法: 當孩子完成一項活動,他可以取下相對應的那張索引卡。卡片可以放進附近的盒子、籃子或信封,等改天再拿出來使用。每天晚上使用適合第二天活動的卡片取代原有的。
 
製作時間表的錦囊妙計(二)
筆記本時間表
年齡:四~六歲
材料:紙張、馬克筆、三孔文件夾、紙張保護套
準備:和孩子一起將當天每個重要的事件個別畫在一張紙上,再將這些紙放進保護套中。
做法:挑出能表現當天的適當活動的紙張,按照次序整理後,放在三孔文件夾,孩子一整天就可以參考筆記本上的活動,你也可以很容易就能更換每天的時間表。
 
製作時間表的錦囊妙計(三)
時間紙板遊戲
年齡:四~六歲
材料:紙張、馬克筆、跳棋棋子或作為遊戲代幣的硬幣
準備:和孩子畫出簡單遊戲板格子路徑,沿著路徑將孩子從早上、下午或晚上必須做的事情畫出簡單的圖案。
做法:每次孩子完成計畫表上的活動就可以移動遊戲代幣,直到他抵達道路的盡頭「獲勝」為止。





新手父母出版
《幼教老師的教養魔法》

(資料來源:新手父母出版 提供)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啟蒙
  
Not only imitates!
  善用模仿力‧教出聰明兒
採訪撰文/陳俐君
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李儒卿

爸比媽咪在舉高雙手拍拍時,有沒有發現,還在襁褓中的小寶貝,也會跟著小手揮揮?別以為眼花,孩子正在模仿你喔!
模仿,是一項從寶寶出生就已具備的能力,隨著年(月)齡漸長,仿傚行為會逐漸明顯。但是,模仿不只是模仿,家長應仔細觀察、正確引導,利用模仿行為為孩子建立認知,學習啟蒙,也能垂手可得喔!

快滿1歲的揚揚,在歷經七坐、八爬等肢體成長階段後,活動空間變大,對花花世界的好奇心也與日俱增。
有一天,爸爸微笑地看著孩子,一句:「來!叫爸~爸~。」揚揚突然像開竅般,學習父親臉上堆滿笑容,不標準的回應:「巴~巴!」,把初為人父的新手爸爸逗得好樂。
  「跟阿姨說拜拜!」帶著約6個月大娃娃拜訪朋友的媽咪,離去前,抓起娃娃的幼嫩小手猛揮,要孩子學習道別。還不會開口說話的娃娃,似懂非懂的舉起手揮動,「哇!娃娃也會跟媽媽一樣說拜拜耶,好棒喔!」

Cognition:認識模仿力
「模仿,是人類互動的基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儒卿指出,所謂「模仿」行為的產生,基本上須與「思考」能力進行連結。她表示,從寶寶出生之後,原則上就已具備模仿的能力;而由於一般人定義的模仿,多是強調「動作」,因此,寶寶「模仿動作」的出現,約要至9個月大後,具意義的模仿式互動才會明顯。

反應出現→順性發展
仔細觀察0~2個月大的寶寶,當爸比媽咪對孩子微笑、眨眼時,寶寶會透過近距離固視觀察,對於外在刺激產生注意力,甚至隨著父母做出相同表情。由於這時寶寶的模仿動作,無法確定是透過思考過程再表達出來,因此爸比媽咪這時候只需順著孩子的身心發展給予刺激,不必過度反應。

動作頻繁→辨別差異
互動具體→思考後「模仿」


Cause:模仿力探索
   別小看孩子的模仿行為!李儒卿醫師表示,看似一樣畫葫蘆的幼兒模仿行為,其實是孩子型塑社會關係的重要元素。在體會模仿對孩子所帶來的好處之前,先來探索一下寶貝愛模仿背後的原因吧!

有樂趣
手叉腰,腳踩踏,地板出現蹦蹦聲好新奇!

   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爸比與媽咪若重複示範有趣動作讓孩子學習,並適度予以正面回饋以誘發仿傚,寶寶很可能會因為動作新鮮、好玩、有樂趣,在感官吸引下,跟著重複相同動作;而當寶寶熟悉之後,家長若再丟出新刺激,就能透過模仿,建構孩子一連串的意義學習。

要生存
辨差異

First:引導互動
對新生寶寶來說,最初顯現的模仿行為,常被視為是「親子交流」的一種表現。對於行動、認知理解能力還未成熟的小寶貝來說,爸比媽咪是最親近的人,也是最主要模仿對象,家長可適時引導寶貝與其互動,除了學習,更能交流感情。
你可以這麼做…
  寶寶:哇!有飛機飛飛,在頭頂上面
  家長:是阿!頭頂的上面是天空,飛機會在天空飛高高,你看,飛得好高喔!

Second:經驗感受
對大一點的小朋友而言,已較能接收、思考更為抽象的互動內容。父母在觀察孩子的模仿行為之餘,應從旁給予提醒與教育,讓孩子透過所經驗的內容進行思考,以找出更豐富、合理的經驗感受。
你可以這麼做…
  寶寶:那個小朋友好像不開心,所以一直哭哭。
  家長:那你知道他哭哭的原因是什麼嗎?我覺得,光是哭哭好像不能解決問題耶!不然我們一起去問他為什麼哭哭,然後幫助他不哭好嗎?

Third:傾聽想法
透過互動過程所形塑的模仿,絕對不是要孩子矇著頭照單全收,指導者可先站在孩子的立場著想,並試著了解他的想法,在從中給予些許建議,以激發孩子從制式的內容中,找出舉一反三的可能。
你可以這麼做…
  寶寶:紅色是屬於太陽公公的顏色。
  家長:紅色除了可以代表太陽公公,還可以代表其他東西嗎?我們要不要一起想一想,也許,紅色可以代表可愛的小花?或是甜甜的蘋果呢?



(詳文請見2009年七月號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irischu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